小账本里看发展 从一度“绿电”看经济发展“密码”
沿澜沧江云南段溯游而上,一座座水电站拦河而立,两岸风机高耸,光伏板映日生辉,这里是澜沧江水风光多能互补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累计发电量超1.3万亿千瓦时。
翻过海拔4300米的黑土山垭口,来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高原峡谷间的黄河干流在此“沉静”,玛尔挡水电站建设者正向2024年底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冲刺……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1.34亿千瓦,同比增长24%,占全国新增电力装机的88%;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5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5.1%。
一度“绿电”如何产生并消费?背后的经济“密码”是什么?答案就在百姓“钱袋子”、产业竞争力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里。
稳增收:“绿电”鼓起村民“钱袋子”
盛夏时节,走进河南省兰考县付楼村小学的教室,扑面而来的凉风让人倍感舒爽。
“以前,每到夏天,我们每次开俩班的空调,学生们轮着用,一个月电费都要3000多元。”该校校长赵越胜告诉记者,如今,学校屋顶安装了光伏板,自发自用,让师生实现了“空调自由”。哪怕6间教室同时开着空调,电费基本上也忽略不计。
“安装屋顶户用光伏的每户村民每年可享受1600元收入。”该村党支部书记赵六红说,村小学、村超市、村里育苗基地每年也分别节省电费2万元、1.2万元和1万元。
不仅如此,村里白鹭塘四周,搭建一圈光伏长廊,发出的绿电驱动污水处理器,村里的生活污水汇流成清澈的湖水;光储充车棚配有5台充电桩,其中1台支持V2G技术,除给车充电外,在村里用电高峰期,变身“充电宝”,为村里供电……自兰考县被确定为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以来,付楼村变化不少,成为远近闻名的零碳村。
“我们在付楼村打造了全国首个集风、光、储、充、放为一体的村级综合智慧零碳电厂项目。”国家电投中国电能兰考项目负责人王震介绍,分布式户用光伏已建成29户、总装机586千瓦,预计前20年每年能为群众增加收入32260元,20年后所有电站收益将归属付楼村群众,每年可增收20万元以上。
如今的兰考,“绿意”盎然。每一度“绿电”,都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绿色”密码。
助转型:“绿电”提升产业竞争力
“当前,公司客户对绿色用能的要求愈发严格,如果没有绿电绿证消费的相关证明,我们需要付出更大代价才能拿到订单。”华生电机(广东)相关负责人说。
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电子身份证”,1个绿证单位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完善绿证制度相关政策的出台,绿证应用场景不断扩展,绿证交易市场活跃度提升。
在深圳,市发改委授权深圳市供电局成立深圳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绿电绿证相关政策研究、咨询。截至目前,深圳企业参与绿证交易的价格下降至10至20元/张,交易量持续上涨。
在贵州,当地电力交易中心按月披露绿色电力供需资源信息,实现供需信息透明和对称,2024年参与绿电交易用户达67家,规模进一步扩大。
“我们行业要求实现绿电使用率100%。今年公司采购绿电1.5亿千瓦时。随着生产规模扩大,未来对绿电需求将会更大。”中伟兴阳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盖纯雷说。
昆明电力交易中心策划部副经理丁文娇表示,通过绿电交易,用户不仅可以获得清洁可靠的电能供应,还可以享有绿电带来的环境权益和绿色属性,争取碳关税减免的同时提升产品竞争力。
“我们将继续引导大型国有企业、跨国企业、外向型企业通过购买和使用绿证实现绿色电力消费,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副主任陈静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促发展:“绿电”推动向“新”而行
走进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一排排蓝色光伏板向阳而立,如同一片蓝色“海洋”。它们与40公里外的龙羊峡水电站,组成了装机规模85万千瓦的龙羊峡水光互补电站。
2020年7月,世界上首条主要输送风电、光伏新能源的青豫特高压工程带电投运,来自青海的每一度“绿电”输送至中原大地。如今,该工程已累计送电超500亿千瓦时,外送范围拓展至14个省份。
依托“绿电”优势,当前,青海省正在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崛起。西宁市南川工业园,不足6公里的大街成为 “光伏一条街”。生产多晶硅的上游企业顺着大街,便可把产品送到下游客户,形成经济发展“新势力”。
“青海‘绿电’具有经济优势,公司优先使用当地水电、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降低了用电成本,生产的系列高端碳纤维可以更好地满足新能源领域对国产碳纤维的应用需求。”中国建材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总经理连峰说。
在江苏如东,这个曾经以化工、食品、农业、纺织为主的县城,在引入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企业群进驻后,形成集制造、施工、运维、检测为一体的海上风电设备制造全产业链,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10年来,如东县经济总量翻了近3番,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当前,多地依托“绿电”优势,推动经济向“新”而行,提升高质量发展“含绿量”。(人民网记者 杜燕飞)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7部门联合启动春耕备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
- “失语者”可用意念发声 AI+脑机接口再迎技术突破
- 清华北大排名上升!“美国和英国正在失去优势”
- 前11月新疆外贸总值突破4000亿元 同比增逾两成
- 聚焦中小企业ESG建设 上海浦东助推加快形成产业“绿链”
- 台风“派比安”影响减弱 广西终止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 一根笔头三代人:乡野之间“画”传承
- “双城记”迈向“同城化” 陕西西咸新区多举措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
- 浙江海岛观察:“老龄”如何变“乐龄”?
- 中秋假期安徽黄山秋高气爽 旅游形势平稳有序
- “超级流量”折射超大市场 从“中国第一展”里看信心
- 重庆开展春耕保电服务 帮助农户解决用电难题
- 从“千镇一面”到“千镇千面” 浙江古镇何以各美其美?
- 国家医保局:加快推进基层服务网络建设 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
- 北京市消协发布春节网络消费提示:杜绝私下交易 依法维权
- 法国骚乱的“表面之下”
- 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复排《御碑亭》精彩上演
- 第十九届北京新春音乐会开幕
- “新能源汽车城”竞赛背后的民企力量
- 与罕见病患儿做同学:不让他感到与别人不同
- 热门推荐
-
- 国货美妆小镇崛起 何以“内外兼修”再辟新局?
- 中国国家林草局发表对美国内政部有关穿山甲贸易问题的认定的声明
- 广西友谊关鲜果飘香 越南荔枝抢“鲜”通关
- 民族管弦乐《格桑花儿向阳开》在拉萨开演 以音乐盛会促文旅融合发展
- 今起中东部有大范围降水过程 强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
- 当代中国书画作品研究展在江苏无锡开幕
- 发哥这次演父亲 为儿子不做赌神
- 消博会人气火热 中国消费持续恢复
- 《电影创作》那些年的人与事
- (经济观察)中国多方支持元宇宙产业发展
- 激发青少年戏剧潜能 “叔同美育”研学活动在天津启动
- 打击整治体育领域“饭圈”乱象,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 【侨一瞧】坦桑尼亚外长驳斥“债务陷阱论” 成功偿还中国贷款可以展现我们的国力增长
- 北京少年交响乐团成立首秀 搭建高质量赏、学、练、演平台
- 中疾控:目前我国新冠病毒感染处于较低流行水平
- 汇丰完成对花旗中国内地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的收购
- 墨西哥锡那罗亚州发生枪战致19人死亡
- 楼市“小阳春”会出现吗
- 江苏扬州非遗大师精品展开展 152件珍品集中亮相
- 蔡国庆:赤子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