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发展科技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专家认为,银行机构要持续深入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新路径,破解科创型企业融资难点和堵点,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
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推动科技与金融实现有机结合、双向奔赴,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银行机构来说尤为重要。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金融团队主管李佩珈表示,加快发展科技金融,是银行机构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有力行动,也是激发创新活力、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业内看来,当前,我国科技金融快速发展,初步建成包括创业投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银行信贷等在内的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但在一些领域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要构建符合科技金融发展的机制,应更加重视发挥好银行在直接融资中的作用,提高银行投行化服务能力。
近年来,银行机构通过积极探索设立科技子行、试点投贷联动等方式支持创新型企业,但受资本充足率限制、资产质量考核等要求,银行对股权性资本投资参与度较低,投贷联动试点效果不尽如人意。李佩珈认为,银行业加快科技金融体制改革,要从源头引导金融活水投早、投小,诸如为科创企业上市融资提供咨询顾问服务、打造投贷联动新模式,形成信贷资金与股权资本融合的新局面。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今年4月份,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科技部等部门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其中1000亿元额度专门用于支持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贷款,激励金融机构以更大力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把科技金融放在五篇大文章的首要位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写入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的内容,各方要加快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金融机构要抓住政策“红利”,尽快提高服务能力,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进而推动我国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打破融资痛点难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个别银行机构不愿将资金投放到科创企业,有些即便投放了信贷资源,也非常谨慎,担心出风险。在银行信贷服务科创企业时,此类现象时有发生。
究其原因,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认为,科创企业一般存在轻资产、缺抵质押物、投资风险高等特点,银行出于风险考虑通常较为谨慎。此外,科创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信用记录,导致银行机构难以准确评估其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这种信息不对称又进一步增加了融资难度。
破解授信难是疏通信贷活水润泽科创企业的重要前提。专家认为,银行要对一些薄弱环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需多措并举打破融资痛点。实践中,“银税互动”有助于帮助科技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在河北张家口市,银行机构与税务部门持续深化“银税互动”惠企助企机制,推动纳税信用“贷”动科创企业发展,助力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资金周转不畅等难题。斯必高空气冷却技术(张家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占勇表示,“我们公司通过‘银税互动’先后获得银行机构1000万元贷款,不仅缓解了公司的融资难题,还为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供保障”。
“从科创企业融资路径看,银行机构要疏通银企信息梗阻,加快构建多元化信用评价体系,从信贷业务中创新发展思路,打破银企信息壁垒。”叶银丹认为,应持续拓宽和利用多种渠道,不断提升风险评估和信贷决策的精准度,实现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
此外,银行机构还需创新金融产品,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与其相匹配的融资服务。位于江西省全南县的江西华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光学玻璃防护屏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董事长吴春文表示,从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到产品生产的过程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当地通过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为企业引入财政贴息政策,银行向企业发放了“赣建科创贷”等专属融资产品,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
兴业研究公司金融监管高级研究员陈昊表示,接下来,商业银行要结合科创企业融资特点,打破银企壁垒,着力提升面向科技型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贷款能力,开发新型科创贷款产品,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完善综合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不应局限于信贷资源支撑,还要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途径,丰富服务举措,真正打通资金循环的“任督二脉”,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近日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会议提到,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聚焦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畅通“资金—资本—资产”循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
李佩珈认为,畅通“资金—资本—资产”循环,一方面要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防范金融泛化,对产融结合行为要强化政策约束和引导。另一方面要加快长期资本培育,引导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并引导其增加长期投资。从银行视角来看,加快科技金融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信贷资金对科技企业的适配性,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包含撮合、投行、信贷等在内的全生命周期、全流程链条、全场景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对于当前不少初创期科创企业在资本方面希望获得金融服务的情况,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近日表示,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金融监管总局积极支持相关银行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开展业务合作,充分发挥好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两种机制、两类优势,积极探索多样化的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鼓励银行与创业投资基金等加强对接,规范发展“贷款+外部直投”业务,促进企业“资金—资本—资产”三资良性循环。
业内专家认为,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也有利于支持科技企业发展。董希淼表示,为全面有效满足科技创新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应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推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进一步加大支持和服务力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比例。(经济日报 记者 王宝会)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茶和天下”·雅集助力中外交往,茶香氤氲大洋彼岸
- 广西苍梧一店面发生火灾致5人死亡
- 以军称开始在黎南部新区域展开行动
- 在卢森堡感受“春晚”
- 无锡博物院办金丝发罩特展 展现明代金银首饰之美
- 以现实主义笔触写新时代西藏故事 《日光之城》创作座谈会举办
- 中国驻南非大使:第十五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意义重大
- 中国自主研制首台船舶甲醇燃料供给系统问世
- 漫步京城会馆戏园
- 健康食品新风口:下一站,益生菌
- 8小时超长话剧《静静的顿河》在沪开演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深圳的生动实践交流研讨会举行
- 山西穿越汾河冰面遇险人员均被找到 两人不幸遇难
- 南非警方针对非法采矿活动展开打击行动 共计逮捕79人
- 电网“黑科技”“解锁”无人机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 德国中小企业总部集聚区落户湖南湘江新区
- 今年内近1300款游戏获批 数量已超去年
- 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银行结汇16829亿元人民币
- 王毅会见韩国外长朴振
- 第34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在“关公故里”山西运城开幕
- 热门推荐
-
- 《人机新纪元:共生共荣》展览在渝开幕 人机协作赋能艺术新潮表达
- 黑龙江黑河:2米长毒蛇闯入居民楼被民警用铁锹制伏
-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以国际化表达讲好申遗故事
- 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到任拜会日本自民党前干事长二阶俊博
- 23位主播加起来超2吨 大码主播凭胖赚钱
- 三甲院长被查!今年来超70名院长书记落马
- 湖北省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 超600家企业汇聚北京 让供应链成为共赢链
- 广西“真金白银”助东盟留学生逐梦中国
- 京东云技术驱动,助力京东11.11“又便宜又好”
- 英国潮牌Superdry深陷困境,因为“天太热”?
- 【文化中国行】古老文明扬中外 匠心妙手焕光彩
- 山东深挖“土特产”资源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 五峰传承,见证顶峰冰雪时刻 迪桑特于长城举办“迎峰而上”发布会
- 【透视】英媒:钱凯港开港造福秘鲁,将彻底改变南美洲海上贸易
- 在内蒙古无障碍影院 视障者通过“读”电影感受光明
- 德军将向加沙地带空投援助物资
- 国家统计局: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558.2亿元
- 海南打造共建“一带一路”上的“自贸港合作走廊”
- 中国工信部:传统产业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