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品新风口:下一站,益生菌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繁莹
益生菌坚果、益生菌奶茶、益生菌跳跳糖、益生菌奶球……近日,不少新消费品牌相继推出益生菌新零食。益生菌正在以有趣、高颜值、食用方式友好的食品产品形态出现在我们各种生活场景中。年轻群体对健康的关注度逐年提高,益生菌食品成为香饽饽,有望成为下一个千亿级大健康市场风口。但产业极速发展的背后,亟须相关标准或法规对益生菌市场进行规范。
益生菌成食品领域关注热点
琳琅满目的益生菌食品让人眼花缭乱。近日,记者走访市场见到,不少食品都标榜添加益生菌。在良品铺子的“每日坚果”产品中,添加了BB-12等明星益生菌菌种,此前,良品铺子宣称是与“拥有世界上大型的菌种生产工厂”著称的丹麦食品巨头可汉森深度合作;在燕塘牛奶的老广州系列乳制品里添加了LABS复合益生菌群;主打健康轻食的每鲜说推出跳跳糖粉剂益生菌,吃益生菌就如同小时候吃跳跳糖一样;而WonderLab益生菌小蓝瓶更是凭高颜值外表而成为线下渠道里“抓眼球”的单品。
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的《益生菌食品》团体标准中指出,益生菌食品是指“添加了益生菌,并且在保质期内益生菌活菌数量符合一定要求的食品”。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益生菌市场价值约400亿欧元,中国益生菌市场平均年增速约为15%,预计2022年接近900亿元市场规模。市场调研机构ZION Market Research预计,到2025年,全球益生菌产业产值将超过77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将超过25%。
近年来,我国益生菌行业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消费需求持续扩大。如今大众对于有益生菌类食品的关注度高速增长,益生菌领域热度大增,益生菌也迎来了井喷式发展,有望成为下一个千亿级大健康市场风口。
购买无标注活菌数产品或缴“智商税”
“大部分标称含有益生菌的食品,能否实现益生菌的功能,还需要打一个问号。”广东省食品学会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汴生告诉记者,这其中关系到所用的菌种、菌株以及活菌量。目前国家批准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只有10种,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益生菌还限定了菌株。“用于普通发酵食品的(也即广义上对人有用的或有益的)菌种不限于这些,今后,被认可具有保健功能的菌种有可能继续增加。益生菌食品应该标明使用的菌种,甚至菌株。”
菌株、活菌数、冷藏,是液体中活性益生菌有效发挥的三个重要元素。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营养科医师曾婷举例子说,不是所有声称含“益生菌”的酸奶都有效,只有含活菌的低温酸奶才能获得益生菌的效果。一般来说,有活菌的乳制品保质期都在一个月内,而且只有低温储藏才能缓解益生菌的衰减过程。此外,活菌数需要达到一定量级才有效果。
是否含有活菌以及含有多少活菌也是消费者选购益生菌产品时应该注意的。“以干燥状态存在的益生菌产品可以不用冷藏,冷藏当然更好。”李汴生说,冻干粉是通过低温干燥的方式,益生菌处于休眠状态,但仍然是活的。“冻干粉可以作为添加成分,直接加入到食品中,应用非常方便。”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益生菌食品都未能明确在产品包装上列出活菌数。“普通食品的确没有强制要求必须标注,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没有标注具体活菌数的产品,可能就要缴‘智商税’了。”李汴生说,益生菌食品大都需要冷藏,这影响了贮运和食用上的方便性,因此人们也开发了灭活的产品,比如不需要冷藏保存的乳酸菌饮品。这类产品在发酵过程中使用了活性乳酸菌,后面通过灭菌来实现产品能常温保存。国际上普遍认可的益生菌产品是指活菌。虽然也有研究显示死菌也有一定的功能,但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
在益生菌领域沉浸多年的光明乳业,其有关负责人称,将产品中的活性菌清晰标示在包装上,有利于消费者辨识与选择。记者见到,光明JCAN健能系列益生菌产品的包装上对菌种及菌株号均做出标示,让产品中的活性菌有身份可查,在包装上也注明了活菌添加量。
高油高脂食物加益生菌,白搭!
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营养科医师曾婷提醒,“如果本身是高油高脂的食物,即便加再多的益生菌,那也对健康无益。”记者在喜茶小程序上见到,其经典产品“多肉葡萄”可选择加料“益生菌”,一份益生菌售价3元,比起桂花冻、胶原脆波波都要更贵。页面特别提醒其选用的是益生菌Ganeden BC30固体饮料,称“含活性微生物”。“多肉葡萄”茶饮中所含的芝士属于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另外奶茶中还有大量添加的糖。
实际上,市面上益生菌食品存在的问题不止这些。菌株缺乏有效的临床功能验证及功能验证而急于上市,某些益生菌产品缺乏对功能的客观描述、菌的活性在产销链中能否得到保证、用益生菌的增殖辅助物质“冒充”益生菌……这都是极速发展背后伴随的一系列问题,亟需相关标准或法规对市场进行规范。
2021年11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益生菌食品》团体标准明确“益生菌食品”使用的益生菌菌株应当满足的技术方面要求。技术标准的完善对于刺激企业加大自主益生菌研究和应用无疑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
建议:国内企业应研发适合国人的菌种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称,益生菌产业的核心是菌种。此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征求意见稿)。其中,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及亚种共计38个,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及亚种共计10个。在菌种研发和产业化方面,海外已经有很长时间的积累,甚至不乏超百年的老牌企业。市面上的知名菌种比如保加利亚乳杆菌,大多是国际公司沉淀下来的技术。相比之下,中国在益生菌产业介入时间较短,菌种研发和配套还属于起步发展阶段,还需研发沉淀和人才储备。相关行业研究指出,目前全球益生菌补充剂市场规模约为50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益生菌补充剂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10%。他建议,国内益生菌企业应加大科研投入,开发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菌种。益生菌的多元化和菌株的本土化,是我国亟须解决的产业技术发展瓶颈,需从技术、专利、品牌、储备等各方面进行完善。
“考虑到中国人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差异化对体内外菌群结构的影响,国人更需要符合自身体质的益生菌产品。”朱丹蓬认为,国内益生菌产业仍大有可为。据《中国益生菌消费认知状况报告(2020)》调研显示,46%的消费者认为中国研发的益生菌更适合国人体质。这将成为国产益生菌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支点。《益生菌食品》团体标准明确“益生菌食品”使用的益生菌菌株应当满足的技术方面要求。技术标准的完善对于刺激企业加大自主益生菌研究和应用无疑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
据悉,当前我国益生菌食品产业出现细分化趋势,针对减脂减重、情绪管理、口腔健康、呼吸道健康等特定功能化的产品不断上市,并受到消费者青睐。光明乳业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他们将在菌株研发上,依托现有菌种库,进一步突出中国特色菌株作用,深挖更适合于中国人群的益生菌,并针对人群细分领域,研发出更多的菌株及推出更多的益生菌产品。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15万人!俄罗斯春季征兵正式开始
- 中国推动与东盟共建人力资源合作“朋友圈”
- 梁宝俊出任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 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广东佛山今年以来重拳整治电信网络诈骗
- 叙利亚首都发生爆炸致6人死亡
- 中越北仑河公路二桥货运量快速增长
- 韩国舆论关注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 专家学者齐聚柴达木 共谋长江流域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之策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称生成式人工智能加剧性别偏见
- 东北三省一区签署检验检测区域合作备忘录
- 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1% 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 央行两次提“择机降准降息”意味着什么
- 财经调查丨机构“收钱收到手抽筋” 总台记者起底近视治愈骗局
- 广州地方金融组织批量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 熊出没请注意!野生黑熊一家“闪现”吉林延边
- 严守资源安全底线 山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管理有新规
- (寻味中华 | 文博)神秘中山国寻“龙”:英勇善战与文质彬彬融合
- 大芦线东延伸航道整治工程枢纽围堰正式合拢
- 生态美、百姓富 2024年河南林业工作这样干
- 热门推荐
-
- 冲上热搜!这些南京大屠杀照片首次曝光,网友:铁证如山
- 世界单体容量最大“盐光互补”电站并网发电
- 一潜艇在泰坦尼克号沉船处进行深海探险时失联
- 中新健康丨人参等三种原料纳入保健食品备案原料目录
- 金正恩指导超大型火箭炮射击训练
- 商务部:欧盟应立即停止违背WTO规则错误做法
- 行走赣鄱看非遗:大手小手共绘羽毛画 非遗创作年味浓
- 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重庆段开展高空走线验收工作
- 回忆杀来袭!蔡少芬、陶昕然、蓝盈莹十四年后重聚
- 老年人高发的肌少症怎么吃回来?
- 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被处分 公众为何不买账?
- 植树添绿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开展志愿服务
- 甘肃锚定“土特产”三字诀发展特色乡村产业
- 推出170余项试点新举措 北京提升服务业开放水平创新力度
- 友谊之花绽丝路
- “诗意端午” 国风新韵点燃“假日经济”
- 美疾控中心:耳念珠菌目前已遍布美国一半以上的州
- 雍禾植发×中国新闻网 抖音直播狂撒福利
- 货币政策重回“适度宽松”释放什么信号?专家解读
- 菲律宾6月份通胀率为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