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与意大利拉紧经贸合作纽带
中新社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与意大利进一步拉紧经贸合作纽带。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访华期间,中意两国确认将优先开展经贸投资、金融等领域合作。
在中国与意大利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之际,两国联合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意大利共和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年)》,同意在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中发掘双边贸易潜力,继续扩大双向投资规模。
中意贸易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意大利现为中国在欧盟内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意大利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据中方统计,今年上半年中意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1.6%,增速优于同期中欧贸易整体水平。其中,中国对意大利出口同比增长3.1%,自意大利进口同比下降0.9%。
此前,中国已明确提出有序扩大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分析人士认为,中意两国经济结构高度互补,意大利对华出口潜力巨大,特别是在食品和高端消费品等方面。随着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意贸易有望迎来更大发展,为两国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在备受关注的电动汽车领域,中意双方亦发出携手合作的积极信号。
梅洛尼此访期间,中国领导人明确表示,愿同意方探讨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梅洛尼也称,希望深化两国经贸投资、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
眼下,欧盟已对自华进口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反补贴税,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欧盟造成一定干扰。在此情况下,中意两国在电动汽车等领域合作,将有利于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更大范围内有效利用海外资源,减轻贸易壁垒影响。
对意大利而言,与中国深化电动汽车等领域合作同样大有裨益。意大利学者称,意大利正在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经济竞争力,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而中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技术。
从两国发表的行动计划以及访问期间高层声音观之,中意经贸合作未来还有更多新的可能性。如双方表示愿充分挖掘投资组合合作潜力,鼓励在贸易、服务业等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推动在环保政策、清洁能源原材料和技术、能源效率等领域开展合作。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孙彦红说,虽然地缘政治因素上升,以及中欧关系的泛安全化、泛政治化给中意经贸合作带来不确定性,但两国务实合作空间仍然十分广阔,加强经贸往来将使中意两国经济和民众切实受益。(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半年A股IPO盘点 44只新股登场“硬科技”仍是主力军
- 秸秆变身记
- 稳定信心 中国不断改善税收营商环境
- 两岸研学体验营在厦门开营
- 社保缴满15年就够了吗
- 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森林火险黄色预警
- 翟善清: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调结构提质效持续发力
- (新春走基层)新疆兵团牧场:盘活民俗文化 助力经济发展
- “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如何在乡村建“馆”?
- 悉尼东伍德新华书店: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坚守
- 广西财政下达8.84亿元支持打造优质高效医疗卫生体系
- 高通公司支持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发展智慧农业和民生助老项目
- 西藏白朗:藏族大学生返乡创业做“新农人”逐梦高原
- 以军空袭黎巴嫩首都南郊 黎巴嫩真主党高级指挥官身亡
- 扶贫题材农村剧受关注
- 斩断工伤骗保的“灰色链条”
- 恶劣天气导致马来西亚北部水灾 数千公顷农田被淹
- 中国烹饪协会:前三季度餐饮消费持续恢复
- 牵手浪漫到和顺:“牛郎织女文化之乡”以爱为媒促农文旅融合
- 山西太原:春节假期南北方反向旅游突出
- 热门推荐
-
- @所有人,“双11”“买买买”网购如何避坑?法官这样建议→
- 中国新能源车企集体“出海”
- “智慧大脑”助力改造、”城中村”成”城中景” ……这些老城区不一样了
- 中老铁路运营两周年,发送旅客2420万人次及货物2910万吨
- 重阳节的九个小知识:为何又叫登高节?
- 故宫馆藏“返乡省亲”:黄花梨沉香书房展海口开展
- 高校尝试取消绩点,一小步背后是马拉松
- 1月份菲律宾政府偿还外债额大幅增长
- “以租代购”背后有猫腻:“低价租”下单后却成“高价买”
- 河北今年已承接京津农业产业转移项目249个 签约引资额达820亿元
- 杨靖宇和抗联精神在黑土地上传承不息
- 古韵新潮交织 南昌解锁假期湖畔游玩新体验
- 科技创新如何助推新疆新能源发展?
-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2023年结业典礼举行
- 以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为契机 天津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 2023年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总收入14126.08亿元
- 警惕互联网“熟人推荐”越界
- 慰安妇少女像在意大利揭幕 碑文提及追究日本责任
- 诚信是国货翻红的流量密码
- 哪些人群应定期做眼底检查?年轻人也会得青光眼吗?这些知识都与你的眼睛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