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行时)从全球最大碳市场起步走稳看中国“双碳”答卷
中新社北京7月10日电 题:从全球最大碳市场起步走稳看中国“双碳”答卷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运行以来,促进企业减排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作用逐步显现,尤其是今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碳配额交易价格涨势超出预期并持续高位。中国碳市场正以强大的市场力量推动中国向实现“双碳”目标更进一步。
2011年10月,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7省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2013年起,7个地方试点碳市场陆续上线交易,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奠定了基础。
2020年,中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2021年以来,中国积极落实《巴黎协定》,进一步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中国建立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制定中长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战略,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编制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科学家徐华清表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研究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强度降幅,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不仅体现了雄心力度,还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是落实中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核心政策工具。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目前全国碳市场已经顺利完成两个履约周期,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约51亿吨,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今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正式启动。5月1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说,现在国家有两个市场互补衔接、互联互通,一个是强制性的碳市场,一个是自愿性的减排市场,标志着中国碳市场的体系基本构成。
“碳市场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目前已经建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框架。”陆新明说,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建立“一网、两机构、三平台”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包括全国碳市场信息网,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管理平台,碳排放权核算和管理能力显著提高。
陆新明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能源需求仍将刚性增长,利用市场手段推动企业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和较低的成本实现减排,是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方式,也是各国普遍采用的降碳政策工具。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副主任马爱民表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需要采取法律、经济、技术、市场等多方面有效的措施,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作出努力。中国已经完成“双碳”目标的顶层设计,相关部门制定了在相关重要领域的行动计划,各省区市也发布了行动方案,为落实“双碳”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重点行业,这八个行业占到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75%左右。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亟待将更多符合条件的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
今年上半年,生态环境部先后发布铝冶炼行业、水泥熟料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指南的征求意见稿,此举被理解为碳市场扩容的强烈信号。
“应在2030年前完成碳市场扩容目标”,马爱民表示,建设更加有效的碳市场要求扩大市场的覆盖范围,适当收紧配额分配,进一步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增加交易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作用。(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夏至已至,针灸如何祛湿健脾?
- 佛山综合保税区正式获批
- 天津博物馆“千古丹青——馆藏古代绘画精品展”调陈上新
- 甬舟铁路建设一线: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掘进不停歇
- 漓江上扒龙船:千年习俗走龙亲祈丰年
- 中新健康丨中医院推拿科夜门诊“走俏” 理性按需就诊很关键
- 银川铁路部门清明假期运送旅客逾30万人次 高铁成首选出行方式
- 湖湘万年古稻改写历史
- 巴西多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 两代秦绣传承人:在守护与传承中让古老技艺绽放新光彩
- 台湾花莲县发生5.9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浙江文化观察:龙泉青瓷何以频频登上国际赛场?
- 道路因雪崩阻断,喀纳斯景区1月20日前暂停开放
- 新航一客机因遭遇严重气流颠簸紧急降落 机上死亡人数升至2人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会见日本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
- 广州地铁与越南胡志明市城铁签订合作备忘录
- 美国前总统卡特去世 享年100岁
- 广西金融“活水”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 尺素金声丨食品安全零容忍!道德底线、法律红线不容突破
- 国家自然博物馆正式揭牌 将成北京南中轴线标志性建筑
- 热门推荐
-
- 日本京阿尼纵火案被告青叶真司就死刑判决结果提出上诉
- 员工离职后网络虚拟账号归谁引争议
- 话剧《钱学森》“赴”港 上海交大师生演绎“两弹一星”精神
- “‘一带一路’就是希望之路”
- 快递新规施行满月 快递业发展现状如何?专家详解
- (上海自贸区十年)上海自贸区探索进出口举措 业界: 为国际贸易提供极大便利
- (新春走基层)四川绵竹:千人巡游让清代名画《迎春图》“动”起来
- 长沙“计算湘军”剑指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 降雨没有预报的大?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回应
- 因会见以色列外长 利比亚外长被停职调查
-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中东地区有关各方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 河北雄安新区发布5项智能城市建设成果
- 毁灭性打击!加沙北部最后一个主要医疗设施遭纵火袭击
- 打造“东纺西移”升级版 广西贵港培育纺织服装千亿元产业集群
- 内蒙古包头发生一起刑事案件 警方悬赏5万缉凶
- 湘商回归外资加码 “投资湖南”火热开局
- 以高官:以军在加沙地带作战已“基本结束”
- 西安“的哥”护航学子“赴考路” 考生:考上理想大学回馈社会
- 宁夏智慧恒温节水光伏小屋受沙特青睐
- 又到一年花开季 赏花经济竞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