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加快发展 科技赋能银发经济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称,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智慧养老模式正在为老人、机构提供实时、高效和低成本的服务。
当“老有所养”遇上“科技赋能”,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加快发展,吸引外媒广泛关注。
“科技产品正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伙伴”
“在中国,科技产品正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伙伴”, 法国《南方电讯报》近日报道称,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中国老年人。该报聚焦日前举办的2024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老博会”),报道称,展台上那些能够让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的发明令前来观展的退休老人惊叹不已。
在本届上海老博会上,从外骨骼机器人到老年人智能手机等,越来越多兼具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科技产品开始赋能养老产业,这一趋势吸引不少外媒的关注。多家外媒注意到,智能可穿戴设备、防跌倒监测系统、个人健康管理系统等面向个人的科技产品不断涌现,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体验智慧生活。
法新社报道称,在本届上海老博会上,区别于传统的养老模式,许多参展商展示了通过技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方案。例如,一家上海老年食堂运营商展示的餐盘实际是一个监测器:餐盘上嵌有芯片,可以识别上面的食物;结账时,收银处会读取芯片,并立即提供一份营养报告,其中包括食物的卡路里计数和主要营养成分,从而减轻服务人员和医疗保健工作者的工作量。此外,理疗机器人、自动爬楼机等各种智慧养老产品的展台前也围满了老年人。一名73岁的老人表示,自己已经掌握了许多新技术,包括使用智能手机,“如果老人能够使用智能技术,生活就更方便了”。
近年来,在中国,“人工智能+养老”技术创新越来越多,应用场景日益广泛。
英国《卫报》指出,科技是近年来中国养老照料的一大亮点。技术驱动的养老护理是现有护理保障资源的有益补充。
积极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
今年1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意见》提出了4个方面26项举措。对此,外媒认为,未来中国将着力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拉美社报道称,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接近3亿,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挑战。但中国已在人口老龄化中看到了发展银发经济的机遇。报道称,银发经济是旨在让老年人更能安享晚年并提供专业化服务、产品和环境的产业。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占GDP比重大约为6%。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约30万亿元人民币。
有分析认为,随着越来越多习惯数字化生活的人口步入老年阶段,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迎来广阔发展空间,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等将有机会推广应用于更多寻常百姓家,智慧经济将成为中国银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少外媒关注到,中国在努力满足老年人基础居家养老需求的同时,积极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埃菲社报道称,《意见》提出要强化老年用品创新,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抗衰老产业。
新加坡《联合早报》引述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负责人的话称,银发经济覆盖面广,但现阶段相关产业主要集中在餐饮、护理、保健等基础养老服务方面。而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旺盛和迫切,却尚未得到有效满足。针对这样一些产业短板弱项,《意见》结合供给端的发展基础,依据老龄群体和备老人群的需求特征,从老年人自身需要的老年用品、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康复辅助器具,到抗衰老、养老金融和老年旅游等高品质服务,再到全社会适老化改造,重点谋划了七大潜力产业。比如,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即主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保健康复、医疗卫生等方面需求,提供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
外资陆续加码中国养老市场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引发各行各业的变革,其中养老将是获得重大利好的行业之一。”美国《福布斯》杂志称,在人口老龄化已成全球性趋势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将人工智能融入到养老相关产业中。
如今,随着科技进步,养老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中国多措并举,推动“智享养老”。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去年印发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深化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其中,在养老服务领域,研制残障辅助、助浴、二便护理、康复训练、家务、情感陪护、娱乐休闲、安防监控等助老助残机器人产品。加快推动多模态量化评估、多信息融合情感识别、柔顺自适应人机交互、人工智能辅助等新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中的应用,积极推动外骨骼机器人、养老护理机器人等在养老服务场景的应用验证。
咨询公司埃森哲在研究报告《2024居家养老平台化生态赋能保险业新机遇》中指出,新一代银发人群代际特征明显,老龄化需求更加多元。其中,约一半60后是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升,对于数字化和新技术接纳程度高,且更在意生活品质,需求更加多元化。因此,如何在满足老龄群体基本的生存与安全需求之上,更好地帮助其实现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也成为实现“高质量养老”的刚需。
中国银发经济越来越“智慧”,良好发展势头吸引不少外资机构的目光。今年以来,一些外资机构陆续投资中国专业养老公司。例如,近期,德国安联集团旗下的资产管理机构安联投资入股一家中国新兴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对此,外媒认为,外资机构持续加码中国养老金融市场,表现出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潜力的看好。
俄罗斯《独立报》认为,中国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刊文称,中国人口问题是世界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政府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人口结构和消费趋势,将创造新一波投资机会。(本报记者 严瑜)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截至7月31日14时,北京公交集团受降雨天气影响线路共380条
- 全国百余戏曲艺术家齐聚山西长治 曲艺名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 美嫌犯数月前写信悬赏15万美元暗杀特朗普 法官拒绝保释申请
- 手术室里 九旬老战士享受“特殊”待遇
- 金伯利钻石“自然艺境”高级珠宝艺术品鉴晚宴在港举行
- 《图灵奖获奖科学家漫画系列》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
- 巴厘岛期待更多中国游客
- 彻查“北溪”事件,西方多国仍在躲闪!
- 廊坊经洽会:跨境电商为中国外贸发展注入新动能
- 湖南零陵脐橙丰收“橙”就兴村富民路
- 北方部分地区积极应对降雪天气
- 中国推动民营企业参股核电项目
- “六一”儿童节将至 :孩子礼物难选?沟通陪伴不可少
- 云南省搬迁安置数字管理平台交付 探索水利水电移民“云南模式”
- “新疆各民族和谐共处,生活幸福”——非洲阿拉伯国家青年政治家考察团一行参访新疆
- 美国俄亥俄州“毒火车”事发地附近居民被诊断患有支气管炎
- 长江读书节武汉启动 开展系列阅读推广活动
- 2023易车超级818汽车狂欢夜盛大举办,腾易协同释放强劲营销势能
- 冲动买买买 费钱还“鸡肋”
- 年纪轻轻,爱上了推拿?当年轻人“组团”去中医推拿科
- 热门推荐
-
- 学者:人工智能时代应培养高端人才
- 中国疾控中心:建议学生、教职员工不带病上岗上课
- 大连机场开通直飞东京羽田航线 对日航班量保持全国第三
- 全国专家学者南京“把脉”土壤污染防治
- 专家学者在深圳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金融创新发展新路径
- 财政部: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4%
- 前景黯淡!皮尤新民调:多数美国人预测到2050年美国经济将更加疲软,政治分歧加剧,国际影响力下降
- 从艺40载精品百余件 八十而立朱炳仁艺术展亮相国博
- 福建首个“出入境+边检”台胞台企服务站在南安成立
- 福建特产展销新疆昌吉州 两地企业达成合作协议1.85亿
- 越南央行宣布对两家表现不佳银行进行重组
- 专家: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 处暑:“残暑扫除空”的别样风光
- 美媒:以总理已批准对伊朗进行报复性打击的目标
- 票房哑火,爆款不足 开局遇冷的暑期档能否逆袭?
- @高校毕业生:一大批特色招聘专场来啦
- 新疆石河子粮食作物单产缘何越来越高?
- 长征故事|红军战略转移先遣队是哪支部队?
- 剪个头发,从头再来
- 韩国国会14日下午表决尹锡悦弹劾案 韩媒:通过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