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让黑土地持续多产粮
中新网长春6月21日电(谭伟旗)“围绕多种粮、种好粮,建良田,这两年投入近90亿元,对2500万亩黑土地开展保护,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46万亩,今年还要再建设300万亩以上。”长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子联21日如是说。
当天,在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上,王子联介绍了加快农业强市建设情况。
长春市农安县,春耕设备在农田中驰骋。(资料图) 刘栋 摄
长春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去年粮食产量达到254.91亿斤,比上年增产6.43亿斤,亩产1071斤、单产居全国粮食主产区第1位。
目前,长春市正加快推动现代农业“生产、产业、经营”三大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四良一智”,全市近60%的永久基本农田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力争3年内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王子联介绍,长春市全面推广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等增产增效技术,努力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同时,加大智能农机装备推广,打造农业数智化场景,到“十四五”末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96%。
“现在全市近三分之二农户已经加入到规模经营,我们要持续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力争‘十四五’末土地流转、托管面积达到粮食面积的80%以上。”王子联说,通过以上措施,到“十四五”末长春市粮食产量争取达到270亿斤。
作为农业大市,长春市还在引导支持县域建设一批契合自身发展定位的产业项目,大力培育肉牛、生猪、肉鸡、梅花鹿、玉米深加工、优质大米等产业集群以及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富民产业。王子联表示,力争到2028年,当地6个县市区GDP突破280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25%,每个县市区综合实力都进入全省县域第一方阵。(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联邦调查局确认特朗普枪击事件嫌疑人身份
- 大熊猫“福宝”安抵成都 连夜赴四川卧龙
- 如期 预期 周期:三个词看中国经济
- 俄乌局势进展:美军高官称乌反攻或30天后结束 俄将有条件重返黑海运粮协议
- 广西贵港:农光互补 “借绿生金”成就生态富民
- 南宁一对婆媳接力当“红娘” 推出年轻人乐于接受的相亲方式
- 海南自贸港吸引力走强 “外资入琼”热度高
- 第18届亚洲品牌盛典将在香港举行
- 北京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
- 欧盟“空中走廊”新增六架航班向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 自嘲式简历走红的背后
-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举办“2023年迎中秋庆国庆旅韩华侨华人联欢会”
- 【经济观察】餐饮行业发展呈现哪些新趋势?
- 当相声遇上“歪果仁” 中外演员共同寻找“幽默密码”
- 投洽会观察:金砖合作弥合数字鸿沟
- 《浙江儒学通史》丛书发布 首次以通史形式梳理浙江儒学
- 500余家体育用品企业参展山东“体博会”
- 《新疆是个好地方》文艺演出亮相土耳其
- (经济观察)福建全面提升“海丝”核心区建设能级
- 贵州推出中秋国庆假期“村BA”“村超”精品旅游线路
- 热门推荐
-
- (乡村行·看振兴)当智能科技遇上温室大棚 新疆泽普反季节西瓜“甜蜜上市”
-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大漠沙如金 碧波水连天
- 春日绽放歌会在穗唱响
- 《承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9月1日起施行
- 建设银行信用卡斩获“最具消保影响力信用卡品牌奖”
- 高考志愿填报正当时 考生和家长应考虑哪些因素?
- “数”说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货运量持续攀升 外贸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
- 菲律宾失业率创年内新高 失业人口增至238万
- 河南大部旱情缓解 解除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 德国汽车专家:中国坚定扩大对外开放引人注目 对德国经济而言中国重要性不可替代
- (身边的变化)“国家林草乡土专家”任二换:让戈壁荒漠变成绿水青山
- 上博展陈中国古代雕塑通史 曾流失海外文物首亮相
- 南非第二季度失业率达33.5%
- 夯实交通业基础研究“地基”
- “来上海看美展” 2021年上海美术馆全年接待观众621万人次
- 首批沪新ETF在上海和新加坡同步上市 沪新ETF互通正式启动
- 药物性肝损伤正成为健康“隐形杀手”
- 当传统节日遇见奥运文化 颐和园举办双奥文化推广活动
- 日本政治分析人士:美拉拢日韩鼓动对抗 危及世界和平稳定
- 国际热评:停止区别对待来自中国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