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骥:科技和产业革命或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矛盾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夏宾)中新社国是直通车20日在京举行“能源中国——统筹转型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下的产业动能焕新”主题活动,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在活动上说,长时间以来,经济增长、能源安全和气候与环境保护一直是我们追求的政策目标,但在传统能源技术、治理体系内,这三个目标很难相向而行,并呈现出所谓的能源“不可能三角”矛盾。
面对这一矛盾该怎么办?邹骥表示,过去十多年间,以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技术、电网技术、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术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发展壮大为标志,能源科技产业革命已汹涌而至、方兴未艾,越来越展现出上述三个政策目标是可以协同实现的前景。
邹骥认为,中国宏观经济目前总体上处于增长动能转换的档口,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的显著要求,就是发展要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稳定的生态系统和优良的环境质量作出贡献。健全的生态系统和优良的生态环境质量正在成为国民财富中占比日益上升的自然资本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在增长过程中,正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他还提到,绿色低碳领域的投资潜力也在不断扩大。根据能源基金会及合作伙伴估计,在未来的30多年的时间,绿色低碳领域投资潜力可达到140万亿元到20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这一数字背后是实体经济中质量、需求、资源、技术、产业、盈利和收入来源等内容的实质性变化。
“未来30年,我们有理由认为绿色低碳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发展就可能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邹骥说。
在他看来,用电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还会持续以4%到6%的速率上涨,这一需求必须要满足,那就得有新增装机、新增发电,当下还不能完全用非化石能源。现在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正处于非常好的发展阶段。希望“风光”产业会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挑大梁”行业。
邹骥直言,新世纪新经济的大势已经形成,并在创新浪潮汹涌、技术持续进步、投资不断积累、观念不断更新的趋势下,不断得到强化。(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白宫回应韩国戒严:正密切关注
- 湖南蓝山发展特色产业 打造乡土特色品牌
- 海阔凭鱼跃 创新创业青年与上海“彼此成就”
- 非遗传承“破壁”二次元,海外玩家迷上中国文化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从一个棒球手套到一个运动用品产业:台商投资带来的集群效应
- 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启动
- 中医养生理念风行 中国枸杞全球受热捧
- “从未批准”的保健月饼怎能公开叫卖?
- 7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312元 下调21个基点
- 商务部:中国新能源产品受欢迎不是“补出来的”
- 中国A股房地产板块周五表现亮眼
- 国际锐评丨60年,中国一直在做这件事
- 管好用好水资源
- 古代欧洲人吃什么?最新研究称海藻和水生植物或是重要食物来源
- 注意了!春节期间这些时段、路段预计会堵车
- “6至10米狂浪”、停运停课,多地紧急通知!
- 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产值超万亿元
- 访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对中国市场、中国制造、中国创新充满信心
- 考后“心”锦囊 积极向未来——这份心理调适指南,送给高考后的你们
- 开售瞬间售罄!储蓄式国债销售火爆 专家解析→
- 热门推荐
-
- 报告:中国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增加 经营成果显著
- 黑龙江11名青年获评“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 | 广西:三产融合“润泽”乡村沃土 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
- 千年非遗莲花开 闲庭静听莲花落
- 逾百美商界领袖发出强烈警告:债务违约或造成灾难性后果
- 印尼启动免费营养餐计划
- 春节假期前三天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口岸日均8万人次出入境
- 美国“失踪”F35战机残骸被找到 飞行员此前已弹射逃离
- “白鹭杯”海峡工业设计大奖赛启幕 以设计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
- 琼州海峡首艘运输新能源汽车船舶试靠成功
- 终身教育供需两端的“双向奔赴”——合肥青年夜校观察
- 海南首宗“净矿+增减挂钩+全流程电子化”采矿权出让
- (两会速递)刘结一: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前景光明
- (文化新纪行)文物数字资源版权存争议 敦煌模式探新路
-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人工智能将瞄准“创造”
- 中国音乐学院制作歌剧《原野》首演 拓展高校歌剧创演空间
- (新春走基层)江西千年古村元宵“宫灯会”传续800余年:崇文重孝 凝聚乡邻
- “扮靓”江苏连岛 实现人海和谐
- 名家纷至 国家大剧院2023五月音乐节即将开幕
- 【天山脚下的“新”年味】社火闹元宵 天山南北贺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