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电影市场回暖有望延续!清明档票房超去年同期
今年清明档票房超过去年,全国电影市场回暖趋势持续。
数据显示,2023年清明档(4月5日单日)总票房突破1.96亿元,超过去年清明档3天总票房。票房排名前三的影片分别是《铃芽之旅》《忠犬八公》以及《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其中,《铃芽之旅》票房突破6亿元,超越《你的名字》成为中国影史日本动画电影票房第一。
有业内人士表示,清明档票房水平反映了观众旺盛的观影需求,影片扎堆上映说明片方看中该档期的市场增量。4月、5月储备影片同样丰富,。
第一季度票房近160亿元,春节档影片贡献约七成
据国家电影专资办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全国电影票房大盘(含服务费)累计达到158.5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9.75亿元增长13.5%,但不及前年同期的181亿元。其中,1月累计票房100.9亿元,2月累计票房38.61亿元,3月累计票房19.07亿元。
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影日均票房达1.76亿元,与史上年度票房最高的2019年日均票房持平。以2019年一季度187亿元的票房表现为参照,今年一季度票房表现已恢复至疫情前的85%左右。
截至发稿,今年全国电影市场总票房165.5亿元,总出票3.55亿张,总场次3295.6万场。票房排名前五的影片分别为《满江红》(45.44亿元)、《流浪地球2》(40.26亿元)、《熊出没·伴我“熊芯”》(14.92亿元)、《无名》(9.3亿元)、《深海》(9.18亿元)。
受到春节档观影热潮的提振,年度票房大盘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就突破150亿元关口,较上年提前约两个月。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23年春节档(1月21日至1月27日)电影票房为67.58亿元。目前票房领跑的五部影片均在春节档期间上映,五部影片的票房收入共计119.1亿元,约占年度总票房的70%。其中,仅《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两部影片就贡献了今年51.8%的票房收入。
定档影片超百部,冷门档期呈现回暖趋势
根据市场规律,全年电影票房成绩主要依靠几个热门档期的表现。第一季度以春节档为主,第二季度以五一档为主,第三季度以暑期档为主,第四季度以国庆档为主。因此,处于春节档和五一档之间的3月至4月是业内公认的“冷门档期”。
今年有所不同的是,春节档的热度仍在影院持续,多部春节档电影延长上映时间。此前,春节档有6部影片延长上映至3月下旬。3月17日,《满江红》《流浪地球2》《熊出没:伴我“熊芯”》《深海》宣布密钥二次延期至4月15日。3月20日,《无名》宣布密钥二次延期至4月16日。密钥二次延期后,上述5部影片的上映时间将长达近三个月。
除了春节档电影之外,定档今年2月至4月上映的新片超过百部,数量创下近三年新高。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月共上映影片32部,3月共上映影片38部,目前定档4月的影片更是达到46部。
2月新片票房表现稍显疲软,《蚁人3:量子狂潮》《黑豹2》《毒舌律师》等进口影片的票房均未超过3亿元。3月票房最高的新片分别是日本动画《铃芽之旅》以及儒意影视(0136.HK)主控出品、大鹏指导的喜剧《保你平安》,目前票房均超过6亿元,分列年度票房排名第7、第8位。
4月清明档前后共有20部新片上映,档期竞争激烈。既有中国电影(600977.SH)、郭帆影业、猫眼娱乐(1896.HK)出品的《宇宙探索编辑部》,爱奇艺(IQ.O)影业、恒业影业出品的《忠犬八公》,阿里影业(1060.HK)、横店影视(603103.SH)出品的《龙马精神》等热门国产影片,又有《泰坦尼克号》《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经典进口影片重映。此外,亭东影业与阿里系合作的《长空之王》《人生路不熟》以及十余部五一档影片也正式定档四月底。
今年电影大盘票房有望突破500亿
“今年的春节档基本上为全年的电影的复苏和繁荣奠定了基础,我们预计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将会出现一个井喷式的报复性消费趋势。”艾媒咨询集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整个影视行业都在加班加点地为今年的几个重要档期做准备,竞争非常激烈。对企业而言,能够用好平时的周末再加上集中的节日档,对于全年的营收会是一个较好的多产品布局路线。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称,今年的影片不仅定档更均匀,而且提前的时间较长,对于市场是非常大的利好。其实平日档也是宝贵的市场资源,虽然没有春节档、国庆档那么大的爆发力,但平日档是非常适合走票房长线的。综合来看,保持每周末有新片上映的节奏,对市场持续、良性发展非常重要。
对于电影市场的复苏情况,猫眼研究院分析师刘振飞乐观认为,在持续的良性运作下,中国电影市场将迎来比过去三年更为显著的复苏。经过2020-2022年,中国电影市场观影人数和人均观影数量出现三成左右的下降。2023上半年,影片供给数量相比过去两年明显提升。全国影院有序平稳地经营也给市场提供了稳定的复苏条件。
首创证券研报指出,疫情对观影需求的抑制会在二、三季度逐步消退。展望2023年,国内电影市场有望迎来内容供给大年。五一档、暑期档将逐步摆脱疫情影响。在优质爆款内容供给以及热门档期的带动下,观影热情有望得到催化,观影需求有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行业有望步入正向循环,优质内容储备充足的龙头内容制作公司以及院线龙头有望持续受益。
据东亚前海证券预计,结合国内供给端优质内容充足,预计2023年将迎来票房回暖,且制作成本和制作周期预计将会缩短,常态化的创作有望恢复。预测2023年全年电影大盘票房营收为546亿元,收入恢复情况达到2019年平均票房水平的85.1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 秦艺逍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沙特和泰国担任第29届兰洽会主宾国
- (改革进行时)从文博热看文化传承发展开新局
- 成都:端午小长假不远行 10个游玩锦囊送给你
- 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招商会达成投资总额2439亿元
- 探访淄博“高新”企业:科技创新产品赋能千行百业
- 逾40位院士专家智聚广东清远 入百企进百校助发展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探访西藏边境学校:润物无声的民族团结情
- 江西首次运用无人机智能巡检为高速公路桥梁“把脉问诊”
- 第三十二届“时报金犊奖”全球校园创意分享会在内蒙古举办
- 深圳警方打造“无人机警务队”
- (神州写真)绍兴黄酒逐浪“新国潮”
- 开放警营 宣传反诈 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他们这样过
- 在闽创业台青:走融合路 成就共赢
- 新疆铁路今年开行客车化循环列车超3000列
- 专家:绝大多数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都是轻症
- 高新技术动能澎湃 中国经济“新”意十足
- 安徽变更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重庆年度火锅盛宴启幕 60000多款展品集中亮相
- 刘德华获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特别贡献奖 香港官员:实至名归
- 学分互认:突破高校“围墙” 共享优质资源
- 热门推荐
-
- 科普中国创作大会暨2022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年会西安开幕
- 吃柿子禁忌多:酒后不吃皮不吃,不与高蛋白食物同食
-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会见菲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森蒂诺
- 如何巩固经济向好势头?财政部称将重点从六方面持续发力
- 限制中国游客入境“没有必要”,值得警惕的是某些“政治病毒”
- 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 境内外嘉宾共论经济共享共赢
- 为2.5亿脱发患者“开方”,直面“秃”的烦恼
- 合肥今年将为老年人建“数据库”
- 2024年度第四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院线电影)公布
- 美式民主所谓“强大”只是幻象
- 辽宁省文旅产业振兴发展大会推介活动在沈阳举行
- 当硬核赛车与硬核喜剧合体——评电影《飞驰人生2》
- “AI厨师”掌勺饭店 推动中国餐饮行业变化发展
- 南凭高铁崇凭段站房建设启动 贯通运营后将提升中越互联互通水平
- 建设银行承销银行间市场首批“两新”债务融资工具
- 提升藏中电网电力保障 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投产发电
- 夏日美食点燃“夜经济” 城市“烟火气”中升腾勃勃生机
- 守护千万家庭记忆之光,爱康打通阿尔茨海默病“防诊治”全链路
- 全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累计超665万人
- 让人工智能大模型做K12学科试题,能赶上人类水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