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当上“蚕娘”
阅读提示
在现代蚕桑产业仙龙基地,家蚕的“粮食”不再是桑叶,而是经过科学配比而成的颗粒、糕状“营养餐”。昔日一个普通的山村不但成为全国现代蚕业农场的样板,更探索出了桑蚕产业发展的“新丝路”。
在干净整洁的蚕房里,胖乎乎的蚕宝宝被置于饲养盘中,食物从传统的桑叶变成了“营养餐”,“蚕娘”也变成了各种智能化设备……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重庆永川区仙龙镇的现代蚕桑产业仙龙基地,在这里,传统蚕桑产业正“破茧重生”。
该基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扎根农村且科技含量十足的养蚕基地,智能化养蚕在这里变成了现实:1平方米的空间可以养1万头蚕,4000平方米蚕房满负荷生产后,年产茧40吨,且只需要10个左右的技术工人操控设备就能完成生产任务,还不受季节、天气的影响实现全年无间断养蚕,现代化的蚕房让传统桑蚕业走出了“新丝路”。
通过无人设备投喂
过去,农家妇女采桑养蚕,被称为“蚕娘”。在永川区现代蚕桑产业仙龙基地,除了管理岗位和设备操控岗位由具体工人负责,“蚕娘”的工作几乎都交给了机器人。
据了解,该基地是永川区与西南大学开展校地合作打造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点,包含3000平方米的家蚕智能养殖基地、700余亩新型桑园、300平方米蚕基药业实验基地和50亩科普示范基地,是一个集转化、生产、教育、科普、观光旅游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智慧蚕桑产业园。
“传统的农户养蚕模式,一张蚕需要50多个蚕簸,农户投放桑叶需要弯腰上万次,将蚕簸端进端出,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费时费力。”该基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往,养蚕是个不折不扣的体力活,而基地采用现代科技实现了工厂化养蚕,让蚕农告别了苦与累。
该工作人员说,养殖基地分为小蚕共育室、大蚕饲养室、饲料加工室等多个专用房间。每个房间均实行机械化、智能化作业,工人只需轻松操控仪器就能达到高产质优的效果。
在这里,蚕宝宝生活的房间要求是无菌环境。
记者来到蚕宝宝居住的“公寓楼”,隔着透明的玻璃可以看到,堆垛整齐的塑料筐整齐排列在蚕房内,室内还配备了空调和通风设备,可以把温度、湿度设置在适合家蚕生长的恒温范围内。
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副教授沈关望说,这里的蚕房被打造成10万级无菌恒温恒压控湿空间,到了喂食时间,自动导引运输小车便将一摞摞放置蚕宝宝的饲养盘运送到自动投喂系统,再通过无人设备投喂,每台无人投喂机可同时投喂2万只蚕。
蚕宝宝吃上“营养餐”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蚕桑产业至今仍是一些地区富民强区的支柱产业。在现代蚕桑产业仙龙基地,家蚕的“粮食”不再是桑叶,而是经过科学配比而成的颗粒、糕状“营养餐”。
据介绍,这种颗粒、糕状饲料是由桑叶粉、玉米、豆粕等原料按比例加工制造,同时添加其他营养物质,再经机器碾压成型,营养成分更高,家蚕也更喜欢吃。
“这就是蚕宝宝的‘营养餐’。”该基地的一名负责人指着外表如“泥土”一样的饲料说,基地的饲料加工房内分门别类装着豆粕、玉米、干桑叶等原料,经过机器加工后,用管道连通到自动投喂系统,整个饲料加工过程已经实现了自动化。
在原料生产环节,该基地建立了新型桑园,桑园内种植了专用桑树品种,每年可收割多茬,同时研发了专门的拖拉机收割桑叶,不再经由工人一片片采摘,桑枝、桑叶经过机器粉碎碾压后最终变成了“营养餐”的原料。
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常规的采叶喂蚕,桑枝多被浪费了。如今,有了智能化、机械化的加持,桑枝在被粉碎后也能得到合理利用。
“跟传统家蚕养殖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我们是用人工饲料养蚕,这样可以实现高密度养殖。”沈关望表示,现在用人工饲料养殖可以把饲养盘垒成多层,场地利用率可提高4到5倍,恒温恒湿的厂房每年可以养蚕20批次,也就是说同样一个厂房每平方米的利用率提高了20倍左右。
传统桑蚕业走出“新丝路”
如今,随着现代蚕桑产业仙龙基地的投产,数百亩的桑田延绵,养蚕工厂拔地而起。昔日一个普通的山村不但成为全国现代蚕业农场的样板,更探索出了桑蚕产业发展的“新丝路”。
记者了解到,该基地已构建了从饲料到养蚕,再到蚕茧的利用和深加工完整的桑蚕产业链,涉及农业、工业、美妆、医药等多个领域。相关数据显示,5年内,该基地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
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夏庆友表示,目前,基地主要生产的药用僵蚕是100多种药物的原材料,年产量达100吨,产值近2000万元。基地同时生产出了功能性蚕丝骨钉、骨修复蚕丝支架、蚕丝功能性敷料、蚕丝功能蛋白等高附加值生物医药制品,传统栽桑养蚕产业正阔步迈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
此外,该基地还开发了世界首个天然蚕丝丝胶粉生产工艺,并在重庆永川高新区软件园建立世界上首个天然蚕丝丝胶粉的生产线,生产产品为国内外一线美容化妆品牌提供原材料。
重庆永川区新城建设党工委委员、区新城建管委副主任汪丹表示,目前永川区蚕桑产业完成了600亩的草本桑园建设,实现了全机械化采收。同时,通过建设蚕桑科普基地,吸引了大批来参观、学习、旅游的人群,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和经济发展,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提升。
今年3月28日,重庆市举行了茧丝绸行业协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提出在2025年底前发展40万亩规模化、标准化、优质高产桑园。该基地下一步也将拓展2万亩蚕桑基地,1个蚕桑饲料加工基地,1个科普实训教育基地,引领全国蚕桑产业向现代化转型升级。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经典民族歌曲音乐会《这是我们美好家园》精彩展播
- 六个核桃·新疆阿克苏温宿核桃丰收节开幕 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 “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取得显著社会效益
- 世园会、汤尤杯开幕在即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迎来入境高峰
- 韩媒:韩国医生辞职潮持续 医疗服务出现空缺引发担忧
- 丰富应用场景 自动驾驶奔向“车路云”协同
- 每日优鲜爆雷一年之后:高管失联 豪掷“救命钱”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集中打击乌关键能源设施 乌再曝高层人事变动
- “鉴往知来”系列图书(第一辑)首发 “新读”红色经典
- 俄央行行长:俄对外币现金提取限制在3月9日后仍将继续
- 奉节脐橙进入产季尾期 本期产地价格保持相对平稳
- 遭马斯克起诉后,OpenAI公布电子邮件反驳
- 2024上海国际公益广告大赛启动全球作品征集
- 我国首个区块链技术领域国家标准发布
- 罗技全球首席商务官刘坤:加大在华投资对公司全球业务发展大有裨益
- 7月30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42个点
- 新疆首座多站融合数智化变电站在伊犁那拉提投运
- 中铁上海工程局北沿江高铁项目部开展关爱女职工系列活动
- 【国际】马来西亚国家银行:预计今年GDP增4%到5%
- 世界银行批准7.5亿美元贷款 助推菲律宾数字化转型
- 热门推荐
-
- 国内首个卡拉瓦乔主题展在沪开幕 多幅意大利国宝级画作首次在华展出
- 多个车企“围剿”小米SU7:不退的5000元定金我们补
- 美国和英国军队对也门首都萨那发动新一轮空袭
- 造谣“新能源车彻底进不了海南了”,一男子被行政拘留
- 上厕所太频繁辞退理由还能再奇葩点吗
- (新春走基层)春运候车室中体验年味
- 美国旧金山犯罪猖獗 一个月仅3%的餐厅未遭破坏
- “东亚文化之都”城市文化交流暨“湖州印象”冯学敏摄影展在北九州市开幕
- 站在2亿用户新起点 招商银行App12.0焕新发布
- 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以旧换新“绿意”浓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 | 推动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共融”与“共荣”
- 星空联盟首个亚洲品牌专属休息区在广州白云机场揭幕
- 外媒:委内瑞拉宣布将召回驻七国外交人员
- 英媒:特朗普团队有“三种方案解决俄乌冲突”,包括冻结当前战线、设立非军事区、建立“自治区”
- (走进中国乡村)阿尔巴斯白绒山羊“闯世界”
- 中国铁路南宁局加开30趟夜间高速动车组列车
- “元宇宙第一岛”亮相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文博会
- 四川文旅市场快速回暖 景区迎客忙
- 探讨新理念新方法 阅读课堂示范交流会在京举办
- 重庆渝中持续整治旅游乱象 违规“旅拍”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