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码普及4年,解决了哪些问题?
临时看病、买药却忘记带医保卡,医院缴费慢、排队难,异地就医备案耗时耗力……就医用药中,不少人都曾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今,在医保码的普及下,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就医从刷卡到刷码
“医保码”是医保电子凭证的通俗名称,作为参保人身份识别的电子标识,是参保人享受医保政策待遇、办理医保业务的电子“身份证”。
不久前,国家医保局公布数据,医保码全国用户超10亿人。4年多前,这个数字还是1。
2019年11月24日,全国首个医保码在山东省济南市激活。4年多,医保码经历从1到超10亿的用户增长。如今,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支持医保码就医购药,接入定点医药机构超过80万家。目前医保码合作渠道包括支付宝、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渠道,以及定点医药机构渠道,总计达234个。
广东省医保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广东医保码激活人数超9139万人,同比增长超20%,线上使用医保码移动支付累积结算超4800万笔,医保码激活数量和交易支付笔数双双位居全国第一。
不依托实体证卡、支持群众跨区域跨渠道看病买药和办理医保业务,通过手机展示二维码或刷脸就能实现预约挂号、签到就诊、诊疗检查、医保结算、报告查询、药房取药等全流程事项,同时采用防截屏、消费密码验证或人脸识别功能等全流程监管方式——易用、实用和安全,让医保码得以快速普及、群众喜欢。
以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例,“医保码”在医院的使用范围覆盖门诊预约、取号就诊、缴费取药、自助开单、检查签到、报告查询、发票打印、出院结算等14个场景。“显著提升了患者就诊效率和医院运行效率,结算率不断提升。”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常务副院长裘云庆说。
“以一个普通参保人来说,就诊前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实现预约挂号,结算时使用医保码完成线上医保支付,可平均为每位就诊人节省43分钟。”腾讯健康医保服务总经理武靖介绍。
借力搭台,掌上医保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网上下单买药、医保线上支付、快递配送到家。广州医保参保人员张阿姨患有慢性心衰,需要长期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进行治疗。2023年,她就诊的医院开通了“双通道”服务,在医院有时缺少该药品的情况下,医保医师为她开具外购药品处方,并向广东省医保处方中心上传了电子处方。张阿姨通过医保码登录“粤医保”小程序的“凭处方购药”模块,自行选择广州“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在线购药,不但享受相同的医保报销待遇,药品还能寄送上门。
广州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州以医保码为身份识别,开拓了一些本地特色应用场景,包括“广州医保”公众号上门诊选点改点(含广州特色中医点)、广州长期护理保险评估业务申请及信息查询、医保电子处方线上流转等。
住院免押金、床旁就结算。不用来回排队缴费取药,就诊时银行先行垫付就诊费用,离开医院后再进行还款,同时支持使用医保个账进行自动还款。签约了信用付办理住院,可使用银行惠民就医额度缴纳押金,出院时可退回。“真的方便省心。”一名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孕妇,不久前深切感受到“一站式”就医服务的便捷。
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等地的一些医疗机构,依托医保码创新信用就医“无感支付”,参保人通过医保码办理线上签约,银行为参保人授信,个人支付部分在授信专项额度范围内由银行先行垫付、免除住院押金,参保人“先看病,后付费,一次性结算”,有效缩短就医时长、进一步提升就医体验。
持续发力,破解医保码普及障碍
“一老一小”数字鸿沟的破解与特定人群使用体验的提升,是医保码普及路上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医保码需通过智能设备来使用,对于老年人、低龄儿童及婴幼儿等群体,存在一定的普及困难。对此,从国家到各地推出一系列便民举措提高医保码普及性。
2023年5月,国家医保局在全国范围内上线“医保亲情账户”功能。浙江省医保局在支付宝端拓展了这一功能,通过全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打破数据壁垒,调用相关数据,参保人不需要提供亲属证明,系统就能直接判断家庭成员关系,从而实现医保电子凭证亲情账户快速绑定。支付宝、微信、各大银行等平台还针对老年群体进行应用的适老化改造,帮助老年人更轻松使用产品,上线无障碍版本,支持视障人士通过语音使用医保码等。
“将传统服务与智能方式有效融合,推出亲情账户、异地就医代他人备案等功能,并在医保经办机构增加了医保码线下激活的服务,助力特殊群体获取并享受掌上医保服务,提高医保便民服务的可及性。”国家医保局规财法规司副司长谢章澍介绍。
此外,尽管半数以上省份的医保码激活率超过75%,部分医药机构还存在医保码无法全流程使用的情况。在加强宣传引导、提升使用体验、推进零售药店的接入推广等方面,各地医保部门也在持续发力。
2023年底,广东省医保局印发《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加快移动支付应用推广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快推广全省定点医药机构接入医保移动支付服务,所有定点医药机构均可自愿申请接入医保移动支付,不设门槛。
半月谈记者:彭韵佳 邓瑞璇/编辑:孙好
原标题:《用户从1到超10亿,可为每位就诊人节省43分钟
医保码普及4年间》
(半月谈网)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证监会发文解释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相关条款
- 中国央行称明年适时降准降息,增强外汇市场韧性
- 湖南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浙江省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
- 联合国机构称加沙地带社会秩序开始崩溃 以色列称哈马斯扣押人质数上升
- 金正恩视察朝鲜金化郡地方工业工厂
- 吸烟增加抑郁和精神分裂症风险
- 中国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将于7月28日在宁夏银川举行
- “大时代的女儿”乐黛云:面对苦难,既不沉默也不沉浸
- 每天吃5-6克洋葱,肝癌风险或降低33%
- 兰州铁路局开行今年首趟跨境游旅游专列:探访丝路文化
- 老年大学开到家门口、义诊活动进社区 幸福感就这么来了
- 摸清碳汇资源家底 内蒙古林草碳汇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
- 上海: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 推动航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 省钱省力的“先检后医”模式能否推广?
- 福暖中国|西藏博物馆举办系列新年活动 让民众体验不同年俗文化
- 台风“卡努”向日本九州岛靠近 未来或影响韩国全境
- 桂林漓江源头瑶寨欢庆盘王节 特色文化引客来
- 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 通讯:60余名专家学者内蒙古“行走秦长城”见闻
- 热门推荐
-
- 中国中小企业景气回升向好 景气指数同比增长5.6%
- 阿联酋报告一例中东呼吸综合征重症病例
- 福州海警雨夜出动查获一起海上走私案抓获9人
- 2023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英国赛区举行
- 广西灌阳至平乐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桂北山区再添“交通大动脉”
- 湖南东安“公益课堂”点亮乡村儿童“艺术梦”
- 吵架猝死不赔?法院给出答案
- 长三角地区提级防台风应急响应 中秋假期部分列车停运
- 体育消费折射消费升级新活力 健身、体育用品及装备等融资数量位居前列
- 发现超188℃高温地热资源 我国最深地热科学探索井完工
- 法国西部发生5.3级地震
- 自带饭门外吃,学校到底怕什么
- 土耳其新任财长:土经济将回归“理性基础”
- 美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商务部:坚决反对
- 上半年湖南主要金融指标平稳增长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 蔡骏新作《一千万人的密室》推出:悬疑推理之现实主义
- 元旦假日旅游市场回暖,北京文旅经营场所喜提“开门红”
- 《核桃与脑健康科学》书籍发布,六个核桃助力“2024核桃与脑健康科学大会”召开
- 张卫:地方文艺院团借助直播复兴传统艺术
- 广州新春灯会亮灯 流光璀璨迎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