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茶”变种暗箭难防
为防范普通商品金融化风险,监管部门再提示。6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布关于规范茶叶市场价格行为的通告,再次提到严禁以“金融茶”“理财茶”等名义违法炒作销售茶叶。
监管为炒作“金融茶”行为再打预防针之时,读者李丽(化名)还在为家中囤积的近百斤茶叶而苦恼,一年以前,李丽的父亲参与到茶叶的相关交易中,斥资数万元购买了大量茶叶,期望能获得收益回报。“好几万元打了水漂,只剩下一堆来路不明的茶叶,近百斤茶叶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喝完。”回想起家人参与“炒茶”被骗的经历,李丽仍然有些愤愤不平。
20000元买50斤茶叶
“又看到监管部门提示‘炒茶’风险了,建议大家都转发到家庭群,尤其是推荐给爱喝茶的长辈看看,谨防遇到这类骗局。”注意到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通告后,李丽在个人朋友圈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李丽的父亲早前也曾遭遇“金融茶”套路。李丽告诉北京商报记者,2023年5月,在老家已经退休的父亲突然提出,让其出资20000元购买一款黑茶,并表示常使用该款茶叶泡茶喝能排除身体毒素,有利于消除其脸上冒出的痘痘,甚至还可以用来洗澡。
不明所以的李丽在电话中拒绝了父亲的提议,并多次提醒对方这一情况十分反常,涉及较大额度资金要谨慎参与。“当时我已经意识到不对劲了,反复询问了茶叶的单价以及品牌,父亲支支吾吾未能提供准确信息,购买20000元的茶叶也不符合其日常的消费水平。”李丽指出。
而在听到李丽的回答后,其父亲并未表现出强烈的购买意愿,这也让李丽放松了警惕。直至2023年7月,李丽接到家中亲戚电话,告诉李丽其父亲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接连游说亲朋好友购买黑茶及相关产品,还强调可以获得收益。在面向同龄人时,李丽父亲所述的茶叶产品功效又变成了可以“降血糖”“降血压”,预防各种老年疾病。
不仅如此,该位亲戚还提到,李丽父亲在日常沟通中表示,自己已经购买了大量茶叶,还使用李丽的名义认购了“户头”,这样后续就能获得两份收益。随后,李丽向父亲进行了进一步求证,得知父亲是在当地一家个人经营的茶叶门店参与的。
李丽称:“参与者必须一次性斥资20000元购买50斤茶叶,宣称是什么高山茶叶、独家发酵工艺,但看上去就是不知名的‘三无’产品。除了宣传茶叶的各种功效外,最吸引人的还是收益设定。在认购50斤茶叶后,每新推荐一个人购买就能获得10%的收益,即2000元,被推荐者再介绍其他人购买,还可以再获得3%的收益。在推荐达到一定的数量后,还可以将自己持有的茶叶寄放在门店进行转卖。”
正是这样的收益模式,让李丽父亲对此深信不疑,在家人的一众质疑声中坚持参与,累计投入40000元购买了近百斤茶叶。在使用李丽的“户头”时,李丽父亲获得了2000元的收益。同时,李丽父亲还劝说一位朋友进行购买,并记在了李丽名下,其本人共计获得2600元收益。
认为父亲遭遇了诈骗的李丽,匆匆赶回老家向该茶叶门店老板进行询问,得到的回复是这类收益模式只是门店的“拉新”活动,并不涉及多层拉下线的情况,茶叶也是真实交付的,并矢口否认开展过茶叶功效的宣传。加上父亲的阻拦,李丽只能无奈感叹,“我父亲在中老年活动中心听别人介绍的,来到现场发现参与购买的全是老年人,真是劝不动”。
而就在2023年“十一”前,茶叶店开始大门紧闭,老板借口返乡过节,随后在一夜间店中物品被搬空。李丽父亲这才意识到被骗,但也已经为时晚矣。时至今日,李丽父亲购买的近百斤茶叶仍然堆放在家中。
“我父亲自己也知道,仅从茶叶价值考虑是不值20000元的,最主要的还是希望能获得收益。出于愧疚,他向经由其推荐购买茶叶的朋友补偿了费用,扣除获得的收益累计投入近55000元。百斤茶叶也基本沦为鸡肋,一方面根本消耗不尽,另一方面也担心茶叶质量不好影响身体健康。”李丽无奈道。
炒作花样繁多
正是在父亲被卷入到前述茶叶相关骗局后,李丽才渐渐在网络上了解到“金融茶”“理财茶”的相关骗局。
在李丽看来,其父亲参与的这一交易活动本质上与“金融茶”如出一辙,只是在交易方式上进行了变种。例如真实提供茶叶产品,但产品价值远不如实际售价;在收益率的设置上,让参与者认为有利可图,但又无法在短期内追回投入成本,也不至于回报过高而引发消费者怀疑,拉长消费者参与的时间线便于“跑路”。
北京商报记者查询发现,将茶叶做成理财产品的“金融茶”交易模式,近几年来已经多次在市场上引发关注,也有多个类似案例走向崩盘、跑路的结局,造成大量消费者资金损失。
从交易类型来看,从源头茶叶厂商到中游的经销商、加盟商以及下游的消费者,环环相扣,紧密参与。先是包装高端茶叶,并大肆鼓吹所售茶叶的稀缺性和市场前景,强调茶叶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将茶叶包装成能带来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产品,并以“限量”“高收益”或“回购”等话术吸引消费者,最后卷款走人。
在炒作茶叶的过程中,有的操盘者甚至无需准备实体茶叶,仅凭一张“提货单”在消费者手中流转。同时,在各种交流群中人为制造茶叶市场火热、广受追捧且价格持续走高的假象,形成“击鼓传花”式的博弈赌局。
在2023年末,广州芳村茶叶市场“金融茶”崩盘事件引发热议。综合多方披露的信息,相关茶企发售数款茶叶产品,以高额回购收益吸引其他茶商囤货参与,在短短三个月内将每提茶叶的交易价格由3万元左右炒至最高7万余元。最后在高价发售一款新茶叶产品后,厂商突然停止了茶叶“接盘”动作,产品价格也在一夜之间从5万余元跌至2000余元。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指出,这类普通商品金融化炒作花样繁多,茶叶只是其中一种。相较于其他价值更明确的商品,茶叶这类产品价格差距大、实际价值很难估量,普通消费者更是难以分辨。从参与主体来看,有人抱有侥幸心理参与其中,也有用户被蒙蔽后上当受骗。
“在易上当的群体中,中老年人一方面是茶叶的消费主体,另一方面往往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并寻求资产的保值增值,‘金融茶’这种看似结合了传统文化(茶叶)与现代金融(投资回报)的新兴投资方式,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部分中老年人在获取和筛选信息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困难,更倾向于相信传统口碑和亲友推荐,在‘羊群效应’影响下,会进一步引发效仿投资。”王鹏补充道。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同样指出,参与这类“金融茶”活动的群体多为中老年人,主要是因为中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弱,对正规理财市场也缺乏相应的了解,故而被不法分子趁虚而入。
再提禁止茶叶“金融化”
在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布的通告中,明确提出茶叶市场相关经营者及行业协会不得对茶叶产地来源、品种等级、功能效果和收藏价值进行虚假宣传。不得通过组织虚假的茶叶交易和虚假的销售排名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不得宣传茶叶具有金融属性,将茶叶混淆为金融产品进行违法炒作销售。
通告要求,各茶叶相关经营者及行业协会要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加强价格自律,让茶叶价格回归价值本身。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从严查处违法违规炒作销售茶叶行为,对情节恶劣的典型案件,将依法从重处罚并公开曝光,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事实上,防范茶叶“金融化”,早前监管部门也已进行过多次风险提示,广东、云南、福建、洛阳等省市都曾强调“金融茶”风险。综合各地风险提示内容来看,金融茶炒买方式和价格泡沫次生风险极大,“金融茶”实际涉嫌诈骗或非法集资等行为,且在“操盘手”的运作下,投资人很难维护自身权益。
苏筱芮指出,综合广州本次提醒通告来看,金融茶在市场上仍有蔓延可能,这类风险打着高收益旗号,既对茶叶市场的正常销售经营造成扰乱,同时也对普通群众的家庭财产带来损伤。需要从源头厂商切入,严禁茶叶厂商在营销宣传中提及高收益等字眼,对承诺回购等的厂商进行严厉处罚。
王鹏则强调,“金融茶”市场中的欺诈行为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虚假宣传茶叶的产地、年份、品质等,以及夸大其投资回报。这些欺诈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而市场过热、投机氛围浓厚时,炒作行为极易形成巨大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市场可能迅速崩盘,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
北京商报记者 廖蒙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罕见病家庭:你我皆是彼此的星光
- 多国人士悼念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 目前海南铁路渡口积压汽车已基本疏运完毕
- 江西一“熊猫血”男童患溶血性贫血疾病 多方联合救治
- 海南15款移动应用程序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责令整改
- 从“轰然崛起”到“一哄而散”注定是网红景区的宿命?
- 《全球生命科学集群创新发展报告2024》:揭示背后创新驱动力
- 建设银行行长张毅:服务实体经济,打造高质量金融共给
- “千人宴”变花生毛豆宴是在自毁旅游招牌
- 网络中国节·端午丨当端午邂逅非遗 在花样碰撞中领略端午深厚文化内涵
- 北京发布2023年度优化首都税收营商环境改革备忘录
- 哈铁“五一”假期预计发送旅客301万人次
- 西南地区东部多阴雨 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 危险的网红景点:野景点成热门打卡地,事故频发,推荐平台该担责吗
- 俄媒:俄太平洋舰队接受突击检查 进入最高战备状态
- 这个周末一起看草原 哈铁草原旅游专列出发
- 古籍数字化是文化传承的当代使命
- 一年内二度访华,他曾用这句唐诗形容与中国关系
- 吉林年轻力量推动家乡非遗和冰雪“火起来”
- “小社区”里“大团结”,探访内蒙古多民族聚居社区
- 热门推荐
-
- 上海医院、高校、企业携手打造儿童影像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 两部门:提高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
- 北京:受灾情影响较大的缴存职工 可全额提取住房公积金余额
- 安徽休宁徽味粽子香飘全国
- 雨雪天气持续 山西运城发布暴雪和道路结冰双预警
- 抓住关键释放数字产业活力
- 上海普陀:“数智”引领绘就城市发展“新空间”
- 中国(赣州)跨境电商综试区陆港基地企业入驻集中签约暨揭牌仪式举行
- “双11”电商平台新风向:低价优质一个都不能少
- 楼市新政助力 5月广州一手住宅成交量环比上升
- “2023网络文学十大关键词”出炉 “考研”“种田”等热词上榜
- 青海年产饲草鲜草量达475万吨
- 弹窗广告为何“悄悄”变少了?
- 俄火车相撞事故受伤人数升至14人
- 跨境电商在山东“一路繁花” 开辟企业出海新航道
- 俄罗斯籍媒体人爱丽克斯:讲好中外友谊故事 共促文明美美与共
- 海南半年侦破农村地区赌博、开设赌场刑事案件101起
- 中新人物 | 战略家,棋手,好朋友
- “笨老头”的国货直播间,火了!
- 中国与老挝携手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边境区域联防林草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