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预期利率产品渐次退场,低利率时代银行如何“换挡”?
第一财经 作者:王方然
“我长期买的一款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了。想转投保险产品,客户经理提醒我得抓紧上车,月底利率还将下调。”广州投资者林易(化名)近期发现,在银行货架可选的中低风险产品中,预期利率3%以上的标的已经越来越稀缺。
与林易有类似感受的投资者不在少数。近期,因市场利率下行,多家银行提前终止旗下高收益理财产品。而与此同时,部分保险产品的利率可能即将从3%调档至2.75%。
收益率不断下行背后,是“资产荒”的进一步发酵,银行理财、保险的底层收益率承压。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低利率环境下,未来理财、保险产品的低利率趋势大概率还会持续,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做好投资者预期管理。
理财、保险高利率产品渐次退场
6月17日,中邮理财旗下的邮银财智·鸿运定制6号(盛鼎版)人民币理财产品(下称“鸿运6号”)拟提前终止。该产品2021年6月18日成立,原定产品到期日为2029年6月17日。
无独有偶,在6月11日,民生理财玉竹固收类两年封闭150号理财产品(下称“玉竹150号”)也提前一年多终止运营。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6月以来,已有超过20款理财产品提前终止运作。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5月31日,年内提前终止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共958款,同比增加117款,占比上升13.91个百分点。其中多数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较高,选择提前终止与市场利率波动有关或投资标的变化有关。
以鸿运6号为例,根据该产品资料,鸿运6号为净值型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4.32%(年化)。穿透后,产品100%投向债券。在提前终止公告中,中邮理财将原因归结为“当前市场利率大幅下行,影响产品未来运作。”在该产品一季度产品投资管理报告中也提及,在目前债券市场收益率极低的情况下,市场波动性可能加大,风险有所累积,预计二季度债券市场维持震荡走势,配置难度加大。
玉竹150号情况类似,该产品成立于2023年9月22日,产品规模5.06亿元,业绩比较基准最初为4.15%(年化)。民生理财称,提前终止是因该产品所投资的资产提前终止所致。2023年三季报、2023年年报以及2024年一季报显示,该产品主要投资于“T8715微粒贷信托投资理财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预期收益理财产品退场的同时,保险产品近期可能也将迎来利率“降档”。
记者从多位银行客户经理处获悉,继去年下半年从3.5%降档至3.0%以后,部分预定利率3.0%的保险产品也将下架,新推出的产品预定利率或仅为2.75%。
“估计有些产品月底会下架,目前建议客户趁还没下架,锁定一些产品。”广东某股份行网点业务主管告诉记者,去年沸沸扬扬说了几个月才下架,但这次可能会“悄无声息”地降。
事实上,在此次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风声渐起之前,多家险企公布的2023年现金红利实现率也有所下降。记者据Choice数据不完全统计,在近900款分红险产品中,有42%的产品分红实现率低于100%,而这一数据在2022年仅为10%。
低利率的“焦虑”
高预期利率产品渐次退场,反映出理财、保险产品的底层收益率逐渐走低。
“银行理财产品受宏观经济、市场波动等方面影响,业绩出现波动属于正常现象,尤其是近几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金融市场波动较大,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情况并不少见。”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部分理财产品业绩表现可能偏离预期收益较远,因此部分机构选择提前终止相关产品,这有助于减少潜在损失,以更好保护投资者权益。
以理财、保险常投向的债市为例,今年以来债市收益率下行趋势明显。以利率债为例,截至17日收盘,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2.274%,较年初下降57个基点;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52%,较年初下降33个基点。
“大量资金涌入债券市场,但是却没有足够多优质的债券投资品种供投资者选择,因此低风险、高收益的‘优质’资产持续缺失,理财保险产品的配置难度加大。”一名债市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尤其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过去一段时间出现持续下行,债券类资产收益水平下降,这使得以债券资产为主要资产配置的理财产品难以实现高收益回报。
另一方面,高息存款治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理财、保险产品的配置难度。以理财产品为例,理财底层配置的多个类型存款均受到手工补息禁令的影响。根据开源证券测算,2024年一季度末,全市场理财中存款约占1/4,规模约7万亿元,同业存款和协议存款占比或最大。其中,涉及“手工补息”存款约占12%,规模约3.5万亿元。“手工补息”取消后,现金管理类、开放式固收产品收益率或下降13BP、9BP。
一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高息存款治理下,部分理财、保险产品要保持预期收益率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同时由于规模不大或符合(提前终止)条件,因此选择提前终止。
从整体上看,底层收益率持续走低背后,市场利率处于下行区间。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艾亚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部分业绩基准较高的银行理财被终止,可能受到市场环境变化、产品实际业绩表现不及预期等影响,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利率中枢下移,银行为了缓解净息差持续收窄,压降这些高成本负债,保险机构也为了防范化解利差损风险,下调或关闭预定利率较高的保险产品。
做好投资者预期管理
理财、保险产品低利率趋势是否将持续?机构看法存在分歧。
周茂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近年来,受复杂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实体经济经营压力增大,利润增长整体放缓,市场利率下行与金融资产价格回落等,都导致部分理财产品收益水平较之前有所回落。他对国内金融资产估值修复前景保持乐观预期,主要是因为经济稳步修复,宏观政策有力支持,企业盈利趋势改善,国内金融资产估值低洼等。
艾亚文的观点则略有不同。他对记者表示,随着市场利率水平下行,机构为了降低负债成本,未来理财、保险产品低利率趋势大概率会持续。不过,不同机构可能差异化比较明显,在比较严峻的环境下,机构竞争也会更白热化,有望在优化产品体系、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上做足功夫,让投资者的投资体验感更好。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在研报中指出,2024年以来,银行理财降成本逐渐从预期走向现实。3月期间,随着债市下行动能明显减弱,长久期产品的滚动1个月年化收益率与其业绩基准下限出现倒挂现象,2.9%成为新的业绩界限。4月起,存款隐性降息持续推进,进一步将收益-成本压力拓展至短期理财产品端,从4月中旬至5月中旬新入资金的边际成本来看,在此期间新增理财加权平均业绩基准为2.65%。短期而言,做好投资者预期管理工作,仍然是理财行业的工作重心。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海内外客商聚“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寻商机
- “科学家创业”如何成功?资深学者:在商业化旅程中给予管理赋能
- 海南吊罗山调查队员雨林失联4天 消防联合多部门成功搜救
- 北京海淀已形成软件和信息服务等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 通车70年 川藏公路大桥飞架成通途
- 巴拿马运河游客首选打卡地
- 青海茫崖冷湖:从“石油小城”到“现代化特色小镇”
- 山西省人大代表苏跃亭:整合教育资源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 第三届国台小麦丰收节在河南中牟县举行
- 上半年实现“含金量比较高”的经济增速,动力何在?
- 降温12℃以上 我国大部将有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 山西一醋厂使用冰乙酸被罚 专家:食品添加剂冰乙酸不可用于食醋
- 山东烟台:从“广兴果园”到“水果之乡”
- 北京两区水毁河道、乡村公路恢复重建工程全面启动
- 国家能源局公布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典型执法案例
- 湖南娄底“90后”海归回乡当“新农人” 探索现代农业新模式
- “紫金健康”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京举行 聚焦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
- 中国知识产权两大盛会“设博会”“专交会”将分别在无锡大连举行
- “乐凯老胶卷”回归记
- 广东成国内创投集聚地 管理基金规模居全国前列
- 热门推荐
-
- 金观平:全链条全领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 青海首个市级饲草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在海西州成立
- “十四五”开局以来上海技术进出口合同金额年均增长5.8%
- 百位理发师“云复工” “二月二”直播教学“云剃头”
- 刺探中国:起底007老东家
- 古特雷斯发表声明谴责莫斯科音乐厅遭恐怖袭击
- 巴黎航展上的中国“重器”
- 赛事带动运动热潮 中国冰雪经济开启新发展模式
- 山东鲜花种植催生“美丽产业” 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
- 8月份北京CPI环比上涨0.1% 同比上涨0.3%
- “云中锦书:我和中国的故事”德国专场活动举办
- 百年来医学领域的里程碑:五款药物改善人类生活
- 糖尿病人每天饮用绿茶和咖啡可降低死亡风险
- “毕业生主动延毕” 呼唤高校多些改革创新
- 专用通道、网上申报、零延时……多项便捷通关政策助力口岸经济
- 创新律政动作片 甄子丹新作望重拾香港电影魅力
- “华龙一号”上下游5000余家企业共建中国核电产业链
- 年轻人选择长者食堂并不意外
- 陕西省水利厅启动全省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日媒:日本最大在野党提交对岸田内阁不信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