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一渠通南北 清流润万家
向北京输水达10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1600万
南水北调:一渠通南北 清流润万家
央视网消息:2024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10周年。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了解到,截至6月12日下午3时20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向北京输水达到1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600万。
最新数据显示,6月12日下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全面通水以来,累计向北京市调水量达100亿立方米。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从1.0提升至1.3,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及以上。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韦耀国:北京城区供水七成以上为南水北调水,北京市年人均水资源量由10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左右,极大缓解了首都水资源紧缺形势,有力提升了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也为城市副中心、大兴国际机场等重点区域,提供了水源支撑。
目前,北京市已逐步构建起与首都定位相适应的水资源保障体系。近日,位于北京昌平地区第一个以南水北调为水源的水厂——昌平新城地表水厂完成调试运行。正式通水后,覆盖范围将达60万人。至此,北京接纳南水的水厂已达15座。
北京丰台河西第三水厂用水居民 李书英:我们原来(烧)水的时候,用那水壶(烧)开了(水)以后还得沉淀,沉淀十几分钟以后再灌暖壶,但是暖壶里水碱也特别多,现在通过南水北调,水质比原来好多了,水碱比原来大大减少。
目前,北京市的最大供水能力,基本稳定在平均需水量的1.3倍左右,对南水的日处理能力达到470万立方米。基于充足的南水保障,北京市在制水和配水环节下足功夫,让更多市民喝上了安全高品质的市政自来水。
不仅如此,南水也为城市发展注入“生命水脉”。北京连续多年地下水位明显回升,多条河流重现生机。
北京市水文总站地下水监测评价科科长 赵洪岩: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从1999年到2007年,北京市经历了一个长达九年的持续干旱期。这期间北京市地下水水位呈一个逐年下降的态势,南水北调水进京以后,我们是加大了地下水的压采力度,适时进行生态补水,让地下水得到了比较大的涵养,特别是从2015年以后,地下水埋深从25.75米,已经回升到了2023年的14.74米。
“南水”的到来,也助力了北京水生态的改善。通过多水源跨流域生态补水,北京五大河流时隔26年,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连续3年贯通入海,有水河长较十年前,增加了464公里。
北京市水资源调度管理事务中心调度管理科科长 李述:我们按照优水优用、分质利用的原则,按照节、喝、存、补的这个顺序使用原则,优先用足用好南水北调水源,将原来挤占河流的生态水量归还给了河道当中,河湖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也有了一个极大的丰富和改善。
南水北调:一渠通南北 清流润万家
一泓碧波三千里,川流不息,润泽沿岸民生。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的战略性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其中,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这条输水生命线。
中线工程:输水干线总长1432公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横跨湖北和河南两省的丹江口水库调水,输水干线总长1432公里。自2014年12月12日,渠首开闸放水以来,汩汩丹江水一路北上,15天后注入北京团城湖,为京津冀豫沿线26座城市输水近650亿立方米,相当于4400多个西湖,直接受益人口超1亿人。
黄河水和长江水在郑州“相遇”
来自丹江口水库的长江水自渠首出,一路自流向北,黄河成为阻碍南水北去的天然屏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穿黄工程”由此诞生。“穿黄”顾名思义就是“穿越黄河”,黄河河床下复杂的地质条件,注定了穿黄隧道不同于一般的交通隧道,也造就了隧道非同寻常的构造。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者在郑州花园口西黄河河床底部40米深处开凿两条隧道,穿黄隧道为双线有压输水隧道,单个洞长4250米,内径7米,这样的内径可以满足洞内跑汽车。有了“穿黄工程”,北上的长江水通过两条穿黄隧道与黄河立体交叉相遇,平时,黄河水在上面流,南水北调的长江水在河底隧道中流过,两者上下而过,犹如一条巨龙在黄河之下隐去了身影。
南来的江水如何“喝”“存”“补”?
南水北调极大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紧缺形势。目前,南水已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0%以上。
在储存南水方面,北京市利用南水北调配套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反向输水,累计向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大宁调蓄水库、十三陵水库等存蓄水量约8亿立方米。另一方面,北京还对有条件的地下水源地开展了试验性补水,水位回升明显。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三部门:扩大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
- 特朗普:马斯克和拉马斯瓦米将共同领导“政府效率部”
- 织线成网,西部陆海新通道带来“西”引力
- 海口首条直飞新西兰国际航线计划12月8日开通
- 无花果真的没有花吗?(把自然讲给你听)
- 冯远征:和杜甫一起经历诗之旅程
- 新疆铁路客发量首次突破4500万人次
- 4月8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46元/公斤
- 俄官员:瓦格纳撤出特别军事行动区 不会引发新一轮动员
- 近期小龙虾需求降低 价格指数小幅回落
- 山西晋中一男子盗窃金店 10个小时后落网
- “大师对话”迎十周年庆 原创主题歌《我们一起飞》首发
- 宁夏计划推进210个水利项目 总投资235亿元
- 长江引航员新生代:把“中国制造”新名片引向世界
- “中国荔乡”广东茂名今年荔枝产量小幅下降
- 高校博物馆值得被更多“看见”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彭泽:探索强村富民新模式 激发共建共富新动能
- 中外出版专家齐聚北京,共谋高质量出版与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
- “研学游”成贵州施秉冬季旅游“新热点”
- 在就业帮扶上下功夫
- 热门推荐
-
- 男子跟同事掰手腕致手臂骨折 医生:别跟人“拼”力
- 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在法国梅斯揭幕
- 新编京剧《齐白石》亮相北京城市副中心
- 新疆电网前11月售电量突破1600亿 已超去年全年
- 王建业:前列腺增生早期表现须重视
- 青海“柴达木粮仓”都兰实现农业丰收 农民增收
- 亚美尼亚总理称亚方暂停参与集安组织
- 对任性游客,要用好“终身禁入”这张红牌
- 近400件展品凝练常沙娜从艺八十年艺术与设计成就
- 读懂职业病目录谨慎扩围的深意
- 菲律宾南部山体滑坡事故已致71人死亡
- 第二届链博会闭幕 建好“共赢链”是众望所归
- 江西发布雷电橙色预警、暴雨橙色预警
- 三亚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航空口岸恢复运营
- 千年《玛纳斯》焕新演绎“飞入寻常百姓家”
- 楼市新政后,买房热情重新被点燃
- 中新健康|双胎孕妈妈遇到“无心胎” 上海专家宫内急救助正常胎儿发育
- 全球平均气温连续两天破纪录!7月4日成“史上最热一天”
- 多种呼吸道疾病共同流行 专家呼吁“一老一小”积极接种疫苗
- 北京疾控:流感疫情呈现降势 近一周乙流病毒为主要流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