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赋予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意义重大而深远。
建设教育强国,要保证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事关民生福祉,入园、入学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有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当前,群众关心的“有园上”“有学上”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对“入好园”“入好学”“就好业”的愿望更强了。同时,随着城镇化发展、人口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群众对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等贯穿全生命周期教育服务的期盼也更强烈。面对这些新期盼、新特点、新挑战,须坚持系统观念,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用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655万人,毛入学率达到59.6%。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于教育强国建设,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艰巨而持久的任务。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加大了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2022年本科招生中,相关专业和学科的招生规模已经过半。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快速扩大,2022年博士生的在校生规模已经达到55.6万人,是2012年的2倍。我国还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为国家创新发展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从2009年开始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依托77所高水平大学累计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共吸引3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
历史表明,教育是实现国强民富最深刻、最持久和最磅礴的力量,强国崛起无一不体现出教育兴国、科技立国、人才强国的基本逻辑,无一不是把教育视为国家的“战略投资”和持久繁荣的根基。要充分认识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特别是数字技术加速演进背景下,教育改革发展内外部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提出的迫切需求;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国家重大战略和科技、产业、经济布局对教育、科技、人才提出的全新需求,激发建设教育强国的不竭动力。 (作者:金观平 来源:经济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海三江源腹地种赤松茸、养马鹿 多举措促进乡村振兴
- 美国“人鱼姑娘”再度来华:开放心态体验不同文化
- 作家止庵:爱书人不会因看了短视频而不读书
- 中国暑期旅游升温玩出“新花样”
- 香港6月份进出口货值均同比下降
- 泰国推出雨季旅游促销活动刺激消费
- 2022年山西生态环境“成绩单”出炉 多项指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
- 2023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亿元 同比增长6%
- 开学消费热的冷思考
- 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再添无颌鱼类新科
- 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举办“中国文化日”活动
- 中国贸促会:5月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环比上升54%
- 赣州、吉安联动建江西南部重要增长极 取得阶段性进展成效
- 品读百岁戴泽如画人生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
- 中新健康 | 糖尿病患者治疗后血糖不达标如何破? 专家提出复方制剂路径
- 新疆兵团第十四师224团举办枣花文化旅游节
- 让节日民俗“响”起来“亮”起来
- 韩媒:韩国执政党总部遭炸弹威胁 有关部门正在搜查
- 赏石雕 游山水:近百名香港青年走进侨乡青田
- 热门推荐
-
- 北京门头沟举办专场招聘会 600余个岗位送进安置点
- 全国科普日:宁夏将5000余项科普活动送到市民身边
- (寻味中华|文博)赏女子发髻之美,品初唐风尚
- IMF原副总裁朱民:2024年世界经济将是“平庸之年”
- 大型沉浸式戏剧庄园《新世界》开启2023年演出
- 以军:已包围汗尤尼斯,将继续向哈马斯据点推进
- 中国最后使鹿部落的新生
- 安徽启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 光明说经济丨中国外贸顶住压力走出上扬曲线
- 文博会二十年:蝶变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 家电售后安装市场乱象:说好的“免费”,怎么花了1000多?
- 以全新方式呈演世界经典轻歌剧作品 “邂逅”音乐会登台
- 财政部拟第二次续发行2024年记账式附息(十一期)国债(10年期)
- 日本气象厅将海啸警报替换为海啸注意信息
- 工信部部长四个关键字概括我国新型工业化
- 广州铁路:部分铁路线路临时封锁或限速运行
- 探索高寒区丰产增收 山西一项旱作农业新技术晋冀蒙示范种植
- 手机等数码产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出台 怎么补?补多少?一文了解
- 北京发布雷电黄色预警,并有7级大风,伴有小冰雹
- 开启终身学习全球合作新篇章 2024数字化终身学习国际会议在沪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