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合龙段钢桁梁吊装完成
中新网南京5月29日电(记者 朱晓颖)29日下午,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最后一节钢桁梁——合龙段钢桁梁吊装到位。至此,历时近16个月的连续施工,这座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的钢桁梁吊装全部完成,拉开了主桥合龙的序幕,预计6月上旬完成合龙,实现全桥贯通。
常泰长江大桥地处长江扬中河段,连接常州、泰州,位于泰州长江大桥与江阴长江大桥之间,是长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普通公路三种方式于一体的过江通道。大桥全长10.03公里,其中公铁合建段长5299.2米,由一座主跨1208米的钢桁梁斜拉桥、两座主跨388米的钢桁拱桥和一座3段124米的连续钢桁梁桥组成,创下了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拱桥、最大连续长度钢桁梁的纪录。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常泰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现场指挥长李镇介绍,常泰长江大桥采用上下双层布置,上层为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上下游侧分别设置为双向城际铁路和四车道普通公路。主桥采用了大节段钢桁梁整体制造架设工艺。全桥共有91个吊装节段,平均重量为1500吨,最重的达到1865.5吨。连接主塔和钢桁梁的双索面斜拉索,单根钢丝直径为7毫米,斜拉索单根最长634米、最重超过100吨。
中交二航局常泰长江大桥项目部工段长赖鑫介绍,当天吊装的合龙段钢桁梁长14米,宽35米,重约800吨。大节段钢桁梁吊装施工过程中,采用了1台2500吨的大型浮吊和4台各约1800吨的双主桁架梁桥面起重机。这4台桥面吊机起重重量为中国最大,保证了吊装的安全性和精准度。现场应用了新型斜拉索塔端挂设和梁端连续牵引安装设备与工艺,采用了全过程几何控制法及高精度监测技术,建立了基于BIM的斜拉桥施工数字孪生平台,搭建了云端无线采集系统,全方位对施工控制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预警,确保大节段钢桁梁吊装施工过程处于稳定可控状态,成桥结构状态达到设计预期。
“依托常泰长江大桥,我们建成了中国首条钢桁梁数字化智能制造示范线。通过应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及智能化制造设备,在企业经营、管理、生产等各环节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与桥梁产业的深度融合,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0%、综合运营成本降低15%。”中铁宝桥(扬州)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常泰长江大桥项目经理马增岗表示。
常泰长江大桥于2019年10月全面开工建设,将于2025年上半年建成。作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要项目,常泰长江大桥的建成对完善长三角交通网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洛亚蒂群岛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
- 乡约福建:东山莲雾飘香
- 【环时深度】作茧自缚——美国芬太尼危机的真相
- 加拿大将首次有印第安人出任省长
- 音乐剧《飞天》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发布
- 国宝级古生物化石亮相辽博 还原中生代生活场景
- 华为超充上珠峰 318川藏超充绿廊全线贯通开启绿色出行新篇章
- 黄柳霜:刻在美国硬币上的华裔面孔
- 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全面完工
- 粉丝制品当饭吃,到底有何危害?
- 云南警方“夏季行动”挽回经济损失7.9亿余元
- 新闻多一点|这个博物院里有最早的“中国”
- 儿童乳制品消费仍有巨大上升空间
- 加拿大多伦多今年以来劫车案数量已达去年同期两倍多
- 成都:全市范围内住房交易不再审核购房资格
- 哥伦比亚首都将限水以缓解干旱
- 【新春走基层】梦想发廊沪上十年 折射出城市的温暖与活力
- 布基纳法索北部袭击事件造成至少51名士兵死亡
- 上海开展多元模式涉外法律服务 助中国企业“走出去”
- 热门推荐
-
- 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发生4.9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调查指香港尖沙咀蝉联亚太区最昂贵购物地段
-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就优化再融资监管安排相关情况答记者问
- 传统戏曲与现代电影融合 晋剧电影《布衣于成龙》太原首映
- 政企学界共聚西安 “撬动”西部汽车产业发展新生态
- 广州民警曾宇恒:旺盛绚烂的生命之火 在暴雨和积水间熄灭
- 中国证监会加强融券业务监管 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
- 山西省阳泉市消防救援支队泉中路特勤站:用行动践行忠诚卫士誓言
- 气候投融资探路前行:试点成效显现 仍有瓶颈待突破
- 中国首位无氧登顶14座8000米级山峰女性抵家:会继续出发
- 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即将在天津举行
- “印记太原”文创大赛作品展:让民众面对面了解文创业态
- 湖南打造数字文旅新玩法 推出春游消费新场景
- 酒后骑电动车同样是“酒驾”
- 挪威长途巴士暴风雪中侧翻致3人遇难 5名中国游客受轻伤
- 失信者能“花钱修复”信用记录?不能,警惕欺诈
- 数字科技助“天下第一雄关”甘肃嘉峪关焕新
- 中外嘉宾“把脉开方”生命健康产业跨境合作
- 北京住房租赁处罚细则事关押金甲醛房等问题
- 9月1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1.9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