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合龙段钢桁梁吊装完成
中新网南京5月29日电(记者 朱晓颖)29日下午,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最后一节钢桁梁——合龙段钢桁梁吊装到位。至此,历时近16个月的连续施工,这座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的钢桁梁吊装全部完成,拉开了主桥合龙的序幕,预计6月上旬完成合龙,实现全桥贯通。
常泰长江大桥地处长江扬中河段,连接常州、泰州,位于泰州长江大桥与江阴长江大桥之间,是长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普通公路三种方式于一体的过江通道。大桥全长10.03公里,其中公铁合建段长5299.2米,由一座主跨1208米的钢桁梁斜拉桥、两座主跨388米的钢桁拱桥和一座3段124米的连续钢桁梁桥组成,创下了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拱桥、最大连续长度钢桁梁的纪录。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常泰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现场指挥长李镇介绍,常泰长江大桥采用上下双层布置,上层为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上下游侧分别设置为双向城际铁路和四车道普通公路。主桥采用了大节段钢桁梁整体制造架设工艺。全桥共有91个吊装节段,平均重量为1500吨,最重的达到1865.5吨。连接主塔和钢桁梁的双索面斜拉索,单根钢丝直径为7毫米,斜拉索单根最长634米、最重超过100吨。
中交二航局常泰长江大桥项目部工段长赖鑫介绍,当天吊装的合龙段钢桁梁长14米,宽35米,重约800吨。大节段钢桁梁吊装施工过程中,采用了1台2500吨的大型浮吊和4台各约1800吨的双主桁架梁桥面起重机。这4台桥面吊机起重重量为中国最大,保证了吊装的安全性和精准度。现场应用了新型斜拉索塔端挂设和梁端连续牵引安装设备与工艺,采用了全过程几何控制法及高精度监测技术,建立了基于BIM的斜拉桥施工数字孪生平台,搭建了云端无线采集系统,全方位对施工控制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预警,确保大节段钢桁梁吊装施工过程处于稳定可控状态,成桥结构状态达到设计预期。
“依托常泰长江大桥,我们建成了中国首条钢桁梁数字化智能制造示范线。通过应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及智能化制造设备,在企业经营、管理、生产等各环节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与桥梁产业的深度融合,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0%、综合运营成本降低15%。”中铁宝桥(扬州)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常泰长江大桥项目经理马增岗表示。
常泰长江大桥于2019年10月全面开工建设,将于2025年上半年建成。作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要项目,常泰长江大桥的建成对完善长三角交通网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建立林地保护利用体系 进一步优化林地格局
- 部分场地1万元改造、数天可收回:揭秘被短剧激活的存量资产
- 《承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9月1日起施行
- 中国三部门公布房地产税收优惠政策
- 上海专家团队成功探索药物减重控制膝骨关节炎发病率
- “第二十条”已被唤醒!最高法点名这些案件
- 教育、产业与共同富裕:“东迁西归”能成为新的“版本答案”吗?
- 流感感染率在儿童中最高 专家建议尽快接种流感疫苗
- 诺奖得主斯宾塞:中国将再次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来源
- 柬埔寨新一届国会诞生 125名议员宣誓就职
- 12月3日央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513亿元逆回购操作
- 北京建成100家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 安踏集团联合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发布“优秀运动员终身保障公益项目”
- 马来西亚青少年访赣:览城市风光 品赣鄱文化
- 非遗“圈粉”Z世代,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 何立峰同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通电话
- 湖北加速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 朝中社:面对美国挑衅,朝鲜一天超80万人踊跃报名参军或复队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外媒关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合作共建 惠及全球
- “未来”当选“中日韩精神——2025年度汉字”
- 热门推荐
-
- 中考试卷出现彩礼题算不算“超标命题”
- 尚无研究表明太阳耀斑地磁暴影响人体
- 辽宁沈抚示范区奏响春日项目建设“奋进曲”
- 上海医学生清明致敬“大体老师”
- 玻利维亚前外长一家的中国功夫缘
- 抗击艾滋需要全社会合力 基因编辑或重塑抗艾未来
- 国家发改委: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 一架小型飞机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坠毁致5人遇难
- 意大利专家帕兰提: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为解决全球安全挑战提供新途径
- 跨学科交流跨地域考察 中国科学院空天院青促会举办年度活动
- 走进“湘中煤海”斗笠山:屋场焕新颜 厂房似公园
- 中医里的“湿气”指的是什么?
- 拿什么拯救现代人的慢性失眠?
- 追忆宁德市道德模范黄宗识:多做善事,不留遗憾
- “跑腿经济”要跑出质量和信用
- 郑州至菲律宾马尼拉货运航线开通
- “海陆空”基建并进 广西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行质效提升
- 两岸家庭浙江象山欢度母亲节 感受家门口的温暖与热闹
- “火车拉来的城市”山西阳泉如何打造对外开放门户?
- 日本转嫁核污染风险违反国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