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圈粉”Z世代,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地评线】徽评:非遗“圈粉”Z世代,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今天,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不只是非遗传承人坚守的一门传统手艺,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广受年轻一代追捧的时尚元素。这些天,人们借助端午假日,在沐浴传承千年的端午文化、感受来自历史长河的自然文化遗产中沁润心智、增强文化自信。
一个现象,清晰可见。在数字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目光,成为他们追逐的“国潮”新风尚。前日,有平台发布了《2024非遗数据报告》,报告显示,越来越多人传承和传播非遗,95后、00后成为生力军;最爱看国家级非遗相关内容的则是00后和60后。“年轻面孔”走进非遗,青睐传统文化,他们以崭新的视角和热情,为来自老祖宗的文化遗产和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西安00后皮影传承人借短视频,用皮影演绎迈克尔·杰克逊、擎天柱,让古老技艺频频打破次元壁;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95后郎佳子彧用面塑还原宫崎骏动画、冰墩墩,让年轻人感受非遗的潮酷;95后遂溪醒狮和狮头彩扎传承人记录舞狮日常,分享狮头彩扎制作,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传得更广……非遗视频和直播带动用户种草、打卡及消费,而Z世代作为这一风潮的引领者,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将非遗文化推向新的高度,使其成为新时代的“社交符号”。
非遗,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记忆。老墙、青砖、飘檐、瓦当、椽梁……漫步在文化底蕴浓厚的老街,品味一砖一石、一房一瓦、一街一巷,聆听光阴的故事,邂逅历史的变迁,这样的浪漫,沁人心脾。端午期间,邂逅非遗,“民俗小城游”成为热点。年轻人走进西安街头,独立背诵《长恨歌》全文,免费获得华清宫景区的参观门票;在北京,“长城脚下、古韵京西——门头沟城堡古村探访之旅”“古迹巡礼、沉浸夜游——延庆长城万象打卡之旅”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纷纷身临其境感受独特的历史魅力。我国遍布着1200余片历史文化街区,风格各异、仪态万千、吸引“青春心”。当“古老”与“年轻”碰撞出欣赏的“火花”,非遗魅力焕发新生,Z世代成为其热烈追捧的新力量,值得进一步培育放大。
文脉千年,物载华章。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若千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历史文化古迹、自然遗产地调研,强调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如潺潺流水,绵延不绝,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与灵魂。无论是京剧的唱腔、昆曲的婉约,还是剪纸的细腻、刺绣的精美,都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智慧和审美追求。然而,这些传统技艺和文化形式曾一度面临失传和遗忘的危机。如今,“国潮风”兴起,随着Z世代逐渐成为传承和传播非遗的生力军,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便得到了进一步释放,有助于推动非遗传承和创新 “回归千家万户,回馈百业千行”,从心底里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领略祖国文化之韵、自然之美。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直播展示、云上非遗、文创商品等,都很具有时代特征。打开社交平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参与到非遗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中来,不仅能让人们打破时空距离就可深入了解各地非遗技艺的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还能带动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喜爱非遗文化,这样的实践,值得鼓励。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如何在保持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实现与现代生活的有效融合?如何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和创新者?都提示着我们应该持续加强非遗文化的普及和教育,加强与非遗相关的产业合作和研发,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和创新者,塑造数字时代更多独具魅力的非遗场景,全方位推动非遗文化创新发展,走进千家万户,流淌在每一个人心田。(作者 周军)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西烈属千里来皖寻忠魂
- 2024年增城西站共开行国际班列391列 占广东四成以上
- 湖北名家在巴西圣保罗举办“诗画中国”水墨画展
- 走进民企丨快递行业飞速发展背后,快递小哥有何感受
- 电瓶车充电酿火灾 车主夫妇被判赔近百万
- 1.23亿人次!春运启动以来 文旅景点迎来显著客流增长
- 英国经济连续两个月萎缩
- 吉林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价值将获更好呈现
- 中国物理学会2023年秋季学术会议在宁夏开幕
- 散氧化铝运输新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年以来累计发运10000车
- 长三角铁路春运12天已累计发送旅客逾3000万人次
- 降雨云团已减弱,北京市解除暴雨橙色预警
- 西渝高铁槟郎特大桥跨包茂高速连续梁顺利合龙
- 葡萄牙学者:“中国政府将公民生命置于经济效益之上”|世界观
- 霸凌他国的“长臂管辖”可以休矣
- (经济观察)多方合力加速中国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 “抖音商城好物年货节”上线:年货好礼立减15%,还可叠加使用平台消费券
- 从“一帮人在坑里打架”到全民party:音乐节在中国的23年
- 以诗词为引 在古今碰撞与融合中追寻“诗与远方”
- 外资继续加码投资上海
- 热门推荐
-
- AS700载人飞艇完成首次低空旅游应用场景演示飞行
- 伊朗一处工业区传出“巨大爆炸声” 官方:系战斗机突破音障
- 畲乡景宁:招才引智政策蕴含何种畲味?
- 印尼巴厘省移民部门中文培训班开班
- (新春走基层)看烟花、包饺子、穿汉服:留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国年
- 综艺聚焦世界遗产 探寻吐鲁番坎儿井的“水密码”
- 住房交易税收新政出台 专家:更好适应居民对改善性住房的需求
- 走进民企看发展丨华辰装备曹宇中:和机床“死磕”40多年,打破国外围堵
- 各地积极应对台风、降雨天气
- 看苏绣、做旗袍盘扣 在上海感受“丝绸之府” 的文化内涵
- 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 广州增城“舞貔貅”:传承170多年的省级非遗
- “防黄牛”没有问题,演出票不退不换没有道理
- 宁夏消费新热点“凤凰幻城”正式亮相营业 游客沉浸其中“须尽欢”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给世界带来什么?
- 天津市副市长李文海: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成为天津的战略基点
- 破解老年人急难愁盼 福建宁德构建养老服务体系
- 中国昆明至泰国拉廊多式联运列车开行
- 财政部:2022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同比下降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