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安徽: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的“安徽粮”
中新网5月16日电 国新办16日就“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抓手 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举行发布会。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在会上表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安徽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既要在“量”上做贡献,还要在“质”上有突破。一方面,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的“安徽粮”;另一方面,让绿色农产品产业强起来。
陈军表示,安徽是产粮大省,去年安徽的粮食总产超过830亿斤,实现了“二十连丰”,以占全国4.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6%的粮食。安徽也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每年安徽净调出的优质粮达到200亿斤左右。可以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安徽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既要在“量”上做贡献,还要在“质”上有突破。
一方面,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的“安徽粮”。聚焦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去年安徽提出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这个目标,也就是到2035年安徽全省粮食产能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安徽围绕多种粮、种好粮,抓好耕地和种子这两个要害,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等支撑性的重大工程,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625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5%,水稻种子出口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1位。安徽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做强种子这个农业的“芯片”。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生产更多的粮食,为牢牢守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多做“安徽贡献”。
另一方面,让绿色农产品产业强起来。安徽是长三角地区农产品重要来源地,安徽为长三角提供了1/2的粮食和肉类、1/3的水果、1/5的蔬菜。这两年,安徽产的法式鹅肝、蒙城黄牛、砀山酥梨、怀宁蓝莓等特色农产品走红网络、走俏市场,促进了农业增值,也带动了农民增收。过去5年,安徽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安徽将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深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高质量打造一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做实“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的增值大文章,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活跃在江淮大地上的活力新农人口袋鼓起来、生活更美好。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七批集采中标结果官宣,中选药企供应及备供省份确认
- 中泰青年昆明对话:以青春智慧共迎机遇与挑战
- 以军密集空袭加沙 以空军基地被黎巴嫩真主党导弹击中
- 中新健康|妇产科专家:婚前和孕前筛查是预防地贫的关键步骤
- 中新真探:只有在烈日下才会中暑吗?
- 经济学家谈2024中国经济热词
- 国铁南宁局加开或重联211列旅客列车服务清明出行
- 日本制造业信心回升难题待解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财政部:2024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预算安排达到3708亿元
- 假日旅游系好“安全带”
- 新奥亮相中国城博会 展示数智城市新图景
- “银发钢琴师”羊城斗琴技 钢琴丰富乐龄生活
- 商务部:中国将与蒙古国扩大矿产品、农牧产品深加工合作
- 我国数据领域相关企业超19万家
- 广东:共育“粤菜师傅”人才 制定粤菜“湾区标准”
- “兴安好物”香飘京城
- 正能量作品广获好评 优质内容呈现稳定产出之势
- 洛亚蒂群岛海域7.8级强震引发海啸 预计不会造成大范围灾害
- 瘫痪老人砸伤“小时工”责任在谁?
- 空调噪声为何超标? 生态环境部门以案释法
- 热门推荐
-
- 着力优化环境 福建促民间投资“会投”“能投”“敢投”“想投”
- 线上得体的沟通是对彼此的尊重
- 期待假日放飞自我?可别给心脏加负担
- 87版《红楼梦》开播35周年 主要演员在上海“团聚”
- 今年上半年深圳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9%
- 2023第六届世界布商大会启幕 共探全球纺织业转型与合作
- 中国博主用古筝演奏《加州旅馆》走红美国社交网络
- 江西工地见闻:高温“烤”验 错时施工
- 2023年夏季中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8℃ 达历史次高
- 赋能工业变革,机器人有哪些“大魔力”?
- 探访广州北站:空铁联运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
- 多地去年结婚登记量增长明显 部分地区出现近年首次回升
- 珠海暴雨红色预警 多个景区闭园
- 摸清经济“家底” 河南多举措“护航”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 美国艺术家对话闽南文化 感受和谐之美
- 深江铁路虎跳门水道斜拉桥主塔首桩浇筑完成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畲乡景宁:民族特色优势何以成为山村“发展经”?
- 外媒:台风“格美”肆虐菲律宾多地 已致22人死亡
- 广西沿边公路现无主编织袋 竟装有68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鹰嘴龟
- “数智中非”创新创业钱塘会议在浙江杭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