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安徽: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的“安徽粮”
中新网5月16日电 国新办16日就“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抓手 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举行发布会。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在会上表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安徽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既要在“量”上做贡献,还要在“质”上有突破。一方面,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的“安徽粮”;另一方面,让绿色农产品产业强起来。
陈军表示,安徽是产粮大省,去年安徽的粮食总产超过830亿斤,实现了“二十连丰”,以占全国4.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6%的粮食。安徽也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每年安徽净调出的优质粮达到200亿斤左右。可以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安徽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既要在“量”上做贡献,还要在“质”上有突破。
一方面,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的“安徽粮”。聚焦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去年安徽提出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这个目标,也就是到2035年安徽全省粮食产能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安徽围绕多种粮、种好粮,抓好耕地和种子这两个要害,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等支撑性的重大工程,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625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5%,水稻种子出口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1位。安徽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做强种子这个农业的“芯片”。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生产更多的粮食,为牢牢守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多做“安徽贡献”。
另一方面,让绿色农产品产业强起来。安徽是长三角地区农产品重要来源地,安徽为长三角提供了1/2的粮食和肉类、1/3的水果、1/5的蔬菜。这两年,安徽产的法式鹅肝、蒙城黄牛、砀山酥梨、怀宁蓝莓等特色农产品走红网络、走俏市场,促进了农业增值,也带动了农民增收。过去5年,安徽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安徽将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深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高质量打造一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做实“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的增值大文章,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活跃在江淮大地上的活力新农人口袋鼓起来、生活更美好。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债火山”持续喷发 美媒警告:投资者损失或将堪比股市全面崩盘
- 东博会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助中国—东盟合作向新而行
- 海南屯昌:立足“香”产业 做好“香”文章
- 一天发电4000度 这个“超级充电宝”成功并网运行
- “美国人都上小红书,台湾还禁什么?”
- “一口牙抵一套房”:种植牙集采箭在弦上,对“牙茅”影响有多大?
- 赋能电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力建设发展大会举办
- 《中国关键词》系列图书发布关键词逾1.88万条 涵盖19个语种
- 海南完成首单港外锚地保税油加注业务
- 常吃豆腐易患肾结石……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 新材料项目沪上竞技构筑未来产业发展“基石”
- 女教师哺乳期被违规调岗解聘案敲响法律警钟
- 河南将打造郑州至欧洲、东南亚更多城市的“空中丝路”
- 数智共生,我们走向未来!
- 专访刘慈欣:科技的突破是人类的希望
- 加拿大2023年实际GDP增1.2% 多因素拖累经济增长
- 中外艺术院校代表在重庆探讨高层次人才培养 冀拓深度交流合作
- 沈铁:货运转型新突破 “混货班列”再出发
- 特朗普提交辩护状:要求推翻科罗拉多州禁止其参选的决定
- 春运高峰遇2009年来最强雨雪冰冻考验 全国道路安全出行天气地图助你平安回家
- 热门推荐
-
- 青海甘肃四川西部等地有中到大雨 内蒙古华北东北等地将有一次降水过程
- 海关总署批准11家法国水产品企业在华注册
- 中新健康丨寒假学习困难门诊爆满,能让“学渣”逆袭吗?
- “1200万骑手在路上争抢订单”……激烈竞争催生抢单外挂灰产
- 中方对美国空袭叙利亚和伊拉克的行动表示严重关切
- 电视剧《三体》展现中国式硬科幻的影像魅力
- (新春见闻)非遗正青春 “Z世代”为龙舞传承“扛大旗”
- 浙江台州港头门港区首条RCEP国家航线开通
- 关乎你的钱袋子!临近春节,这些事没做的抓紧
- 中新真探:只有在烈日下才会中暑吗?
- 名列第46位!波司登连续四年蝉联Brand Finance(品牌金融)全球最具价值服装品牌
- 菲律宾热钱外流压力有所缓解
-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青春之歌》将演
- 青岛海关签发山东首份中国—塞尔维亚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
- 长江中下游最大“桥群”实现主动防撞预警全覆盖
- 以色列对黎首都南郊发动新空袭 以总理称将回应伊朗袭击
- 河南汉服“出圈”带动产业“扩圈”
- 预制菜搅动餐饮业:既须保障知情权,也要提升认知度
- 受台风“康妮”影响 上海虹桥边检多措并举应对航班备降
- 专家学者聚焦园区碳中和 共绘低碳零碳工业园区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