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搅动餐饮业:既须保障知情权,也要提升认知度
如今,大到连锁餐饮品牌店,小到主营外卖的小餐馆,预制菜的使用场景正越来越广。面对奔着吃现做菜而来的顾客,许多餐馆“用而不说”,将预制菜悄然端上桌,成为当前公众热议的话题。专家表示,消费者的知情权需要首先保障,同时提高公众对预制菜的认识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担忧。
想吃现做菜,却遇料理包
传统中华美食富有地域特色,相当数量的消费者习惯中餐现做,追求“锅气”。不少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是,商家在不明确告知的情况下,给顾客提供拆包即热类的预制菜。
“如果口味和家里买的预制菜一样,那为何去饭店花冤枉钱?”广州市民邓先生多次在线下超市、网络平台采购预制菜,他说,消费者走进餐馆,是为了吃到新鲜菜品,品尝大厨手艺。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62.8%的消费者在外出就餐过程中遇到过饭店、餐厅使用预制菜;78.1%的消费者反映线下饭店、餐厅针对使用预制菜这一情况未做到提前告知;消费者普遍认为预制菜与现做菜存在差别,主要体现在质量、分量、口味等方面。
半月谈记者以订餐名义致电多家地方菜系品牌店,询问是否使用预制菜。有的坚决否认,有的婉拒回答。江苏一家知名淮扬菜本土餐饮连锁店工作人员称,一些菜品由门店提前统一做好,不是料理包式预制菜。但记者从这些餐饮连锁店的供应商处了解到,其普遍使用了预制菜。
目前,对于预制菜缺乏明确定义,许多餐饮商家无法完全定义食材是否属于预制菜,也未有规定要求其提前告知消费者。有的商家担心告知使用预制菜后,消费者不能接受,导致客流减少。
餐饮商家缘何使用预制菜
中餐连锁化发展依赖于菜品标准化,近年来我国餐饮连锁化率不断提高,一些大型餐饮连锁企业为保障原材料品质、统一口味标准、节省后厨烹饪时间,倾向于规模化采购预制菜。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等机构发布的《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显示,中国预制菜行业下游最大需求来自餐饮行业,销售渠道85%以上集中于商户端,小吃快餐店、连锁餐饮店、主打外卖的餐饮店、团餐等是预制菜应用的主要场景。
据了解,大型餐饮企业主要使用的是组配菜、半成品等预制菜,较少使用料理包型预制菜,采用的是“中央厨房+餐厅厨房”的双厨房模式。
“前端中央厨房以更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最有效率的方式处理后,将净菜、组配菜以及半成品配送到各个门店后厨,不仅保障食品安全、精简厨房用工、提高上菜效率,还减少菜品损耗。”国内某大型火锅连锁店相关负责人介绍,预制菜是中餐工业化、连锁化发展大趋势下的产物。
“中餐连锁化率提高需要原料供应规模化、菜品标准化,这是预制菜产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会长于学荣说。
节省成本也使预制菜深受餐饮行业欢迎。广州尚好菜食品有限公司为国内多家连锁餐饮店供应预制菜,该公司品牌与零售负责人王鹏飞介绍,随着租金、人力成本快速上涨,以新鲜组配菜、预腌制肉类、预制面点为代表的预制菜,能有效减少餐饮店开支。
一些中小餐馆喜欢使用料理包式预制菜。“外卖店要适应成本低、出餐快的需求,如从外卖渠道买到的黄焖鸡米饭,不少由预制菜料理包加工而成。”王鹏飞说。东部一家餐馆负责人表示:“十几元一份的鱼香肉丝盖浇饭,现场做肯定挣不到钱,用料理包只要几块钱,扣掉平台抽成和米饭钱,还能有点赚。”
既须保障知情权,也要提升认知度
受访专家认为,消费者去线下餐馆花钱点菜,有权知道吃到嘴里的是否为预制菜、吃的是哪种预制菜。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也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如果餐馆使用预制菜,应尽到明示、提醒义务,顾客可以选择消费或者不消费,反之则涉嫌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不过,当前的预制菜含义过于宽泛,业内对预制菜的定义不一,与公众的一般认知存在偏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预制菜团体标准显示,预制菜分为即食、即热、即烹、即配4类。山东省预制菜行业协会会长、齐鲁工业大学教授袁超表示,当前预制菜参考的多是团体标准,但全国有200多个预制菜团体标准,标准体系不统一、层级低,例如净菜,有的地方协会算预制菜,有的地方协会不算。
预制菜的定义过于宽泛,不够精准,加剧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担忧情绪。“不同场景下的预制菜缺乏明确标准和定义,也阻碍了当前餐饮店去明示告知。”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程力建议,应弥合公众和业内对预制菜的认知分歧,廓清预制菜的内涵外延,明确不同场景下预制菜产品的定义标准;特别是对餐馆代替原来现烹、改为直接加热预制菜上桌的行为,应有单独标准来规范。
预制菜不是“垃圾食品”的代名词,公众对预制菜的认知水平也需提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张春晖认为,预制菜指的是食材经过工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成为成品、半成品的菜肴。不少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预制菜只是酸菜鱼类的料理包。随着冷鲜速冻技术的进步,添加剂、防腐剂会越用越少,而供应消费零售端的预制菜,许多是双厨房模式。
“现在公众担心的主要是料理包类预制菜。”袁超说,如果产品来自正规厂商,食材货真价实,消费者不必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其成本较低,恰恰证明了规模化、工业化生产的优势。
半月谈记者:郑生竹 李志浩 熊嘉艺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未成年人入住民宿,安全如何保障?
- 北京人艺打造女性题材话剧《晚安,妈妈》
- 张楚《云落》:细腻从容的“县城书写”
- “乾隆御览之宝”玺将在港拍卖 清末时流落欧洲
- 中国“网红小城”柳州端午假期火热 接待游客119.1万人次
- 欧盟新一轮对俄制裁方案“卡壳”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杭州!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聚焦新材料等产业科创能力提升
- 直面大模型“大成本”挑战,如何提高算力效率?
- 叙利亚总统:美国在任何冲突中都是先牟利再旁观
- 驻日美军性侵案频发 日本冲绳知事向美政府抗议
- 给死亡以“生之解答”
- “潭美”致海南三亚强降雨 中小学停课景区闭园
- Go“兔”月球重返地球!中国航天的故事未完待续!
- 北京加强中轴线文化阐释和传播 创新国际交流合作
- 纪念中马建交50周年 纪录片《繁星在上》启动
- 美国加州霍桑市一架小飞机坠毁致2人重伤
- 全国13地58家院校、企业等携手共同促进泛酒店业发展
- 山西援外医生在多哥开展培训及医疗设备捐赠活动
- (走进中国乡村)中国大鼓惊艳NBA赛场:从乡村擂响海内外
- 热门推荐
-
-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加速跑”
- 破解“冬眠”难题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培育高抗寒酿酒葡萄
- 跟访长江引航员:引领“远洋驼队” 为“一带一路”方向船舶引航“出货”
- “这张网”好不好用?怎么用?记者带你“上网”初体验→
- 建设银行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
- 资水2024年第4号洪水形成
- “开盒挂人”的歪风邪气该刹住了
- 明年我国将从五方面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 海外网评:脱轨的“毒气列车”,美国的“制度警钟”
- 中国航空货运量规模达历史最好水平
- (新春走基层)“银耳之乡”建全球最大银耳全产业链项目
- 【中国那些事儿】美国师生金秋中国行:中国多彩文化让人难以忘怀
- 从“想搬走”到“再回来”,甘肃民勤沙海“梭梭苗”甘守家园
- 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至西班牙航线开通
- 广交会观察:中华美味飘香 征服外商味蕾
- 四川黑水县1名干部在抢险救援时因突发山洪失联
- 范思哲香水:找回属于你的“棱角”
- 官方继续强调:推动将文物安全纳入政府年度考评体系
- 【中国网评】面对中拉合作,美国应少些霸权焦虑多些平常心
- “玉鸟杯”首届侨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