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一段时间以来,浙江、贵州、广西、山东等地密集出台数据要素市场政策措施,力求通过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机制,促进数据共享和流通,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和价值。各地出台的政策举措有什么亮点?将为数据持有方、中间服务商等带来哪些利好?持续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还要从哪些方面继续发力?
加快制度设计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系统性布局了数据产权制度、流通和交易制度、收益分配制度以及安全治理制度等数据基础制度体系。
2023年至今,各地深入贯彻落实“数据二十条”的战略部署,探索和制定与数据相关的制度,取得初步成效。
浙江省尝试通过标准化方式完善数据确权。公开信息显示,由浙江制定的《数据资产确认工作指南》已于2023年12月5日起实施。这是国内首个地方性数据资产确认标准,填补了数据资产确认标准空白,为健全数据资产管理机制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供标准技术支撑。
贵州省大数据局印发《贵州省数据要素登记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推动数据要素登记服务活动有序开展。这有助于规范数据要素登记服务,保护登记主体的合法权益,激活数据要素潜能。
山东省政府也表示,将进一步规范数据流通交易行为,拓展数据资源资产化路径,以疏通数据流通堵点。此举通过要素登记管理的方式来完善数据确权,建立起健全的数据要素管理体系,为进一步优化市场配置提供有力支持。
福建建立了部门数据共享通道、公共数据开放开发通道、数据流通交易通道,满足各种数据流通需求,同时加强安全监管,确保海量数据高效安全流通。
此前,广西印发《广西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鼓励数据处理者在依法设立的数据交易场所开展数据交易,培育壮大场内交易,支持数据处理者依法依规开展场外数据流通交易活动,建立健全场外交易规则,规范场外交易管理。
各地政策都体现了促发展的主基调。从内容上看,各地政策法规都是根据“数据二十条”的框架,结合各地发展实践,就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明确,涵盖了数据确权、数据要素登记、交易规则等的细化。
提高数据价值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加速,将对数据持有方、中间服务商以及相关产业等带来什么影响?
对于拥有大量数据和先进技术的企业,将有更多发展机会。这些数据持有方通过数据要素市场,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和交易数据,能够提高数据价值。
对于保障数据流通的相关数字技术研发和科技企业,尤其是对数据应用层面的大数据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企业来说,也将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数据要素市场加快建设,将助推数据支撑的算力和算法领域的市场发展,包括终端算力的智能芯片和云端算力的智算中心、数据中心等,未来ICT设备产业因此受益。为数据供需双方提供撮合、托管、经纪、结算、评估、担保等服务的第三方专业机构也将有更好发展空间。
此外,随着数据要素市场逐步成熟,公共服务、消费升级、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数字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需求导向。比如,通过打造智慧城市、智慧乡村、智慧交通等项目,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便捷高效、安全舒适、绿色低碳等方面的需求。
破除发展瓶颈
当前,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然而,确权难、流通交易难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如何破解相关发展瓶颈?
出台明确要素市场数据持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问题的实施细则。目前,数据权属的认知存在差异,还尚未形成具有共识性的数据确权行业实践。对企业来说,数据如何确权和使用是其最为关心的问题。推动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推动非公共数据按照市场化方式“共同使用、共享收益”是当前的趋势。
出台明确公共数据相关的实施主体、入市标准、合规机制、安全监管、价值收益分配以及激励措施等政策。数据转化为生产要素,需要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但公共数据如何变成可交易的数据产品和服务,相关的主体、标准、机制以及激励措施等都需要进一步明确,比如设立专项激励资金、建立数据资产评估指标体系等。
完善数据安全保护具体制度。随着数据价值凸显,围绕数据的侵害事件、违法活动大幅上升。我国的数据安全法对数据分类分级、重要数据目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数据跨境流动管理等重点制度仅作了原则性规定,亟需加快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
加快构建国家级数据交易所。除了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外,各地的数据交易场所也相继挂牌运营。业内认为,数据若以地域为核心流动,可能导致“数据孤岛”出现。交易平台方面,未形成成熟的数据采集、加工、分析和应用链条,不同数据交易平台之间的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如数据定价方面,就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数据定价规则和标准。为此,建设相关规则一致、体系统一的全国大市场是必由之路。
建设数据要素流通相关基础设施。依托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运用区块链、数据沙箱等,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安全可靠的数据要素流通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年青海产业投资高峰论坛:共享智慧 共谋发展
- 售价4.68万元,宏光MINIEV第三代马卡龙正式上市
- 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码头迎来“四邮同靠”
- 粤进入登革热流行季 广州已出现多例输入型登革热患者
- “民宿贷”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 英特尔宣布扩容成都封装测试基地 提高中国本土供应链效率
- 2024爱奇艺世界·大会在京开幕 共探影视行业未来创新与发展
- 江苏盐城珍禽保护区:仙鹤蹁跹“湿”意浓
- 安徽一女子冒用他人身份参加中高考,新疆医科大学取消其学籍
- 广东茂名首届“荔香杯”全国诗词大赛收官
- 西藏首个跨境商品交易中心在拉萨投运
- 青海湖畔普氏原羚“奶爸”:守护草原上奔跑的“大熊猫”
- BOSS直聘近一周回购逾8600万元人民币股票
- 浙江东阳探索“非遗+产业”发展新路——以木为基 雕刻光阴
- 第77届托尼奖揭晓 话剧《立体声》成最大赢家
- 作家刘海栖新作《游泳》以儿童视觉呈现生动泉城自然人文景观
- 郎朗《浪漫琴缘》音乐会在广州上演
- 暑期客流增长明显 首都机场国际及地区旅客量突破千万
- 海口打造“演艺之城”拉动消费
- 花式相亲,下一个真的会更好?
- 热门推荐
-
- 国家发改委:以旧换新补贴家电产品增至12类 单件最高补贴售价20%
-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船东国,意味着什么?
- (第六届进博会)中国海油六届进博会累计签约金额突破600亿美元
- 国内首套医学整合课程数字教材在渝发布
- “来都要来了,就好好听听中国的话吧”
- “黑竞赛”变身须警惕
- 乌总统泽连斯基:各领域都需要新活力
- 第一届银耳产业发展大会在福建古田举行
- 腹地变前沿,开放后劲更充足——新亮点里看信心
- 俄罗斯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6%
- 俄罗斯达吉斯坦发生恐袭事件 已致数十人死伤
- “年味”带回家 航班行李量翻倍
- 打破“图画书=孩子”偏见《香肠爷爷》《冰房子》献给孩子和大人
- “到考古工地去看看”渐成文旅新趋势
- 莫言对话古尔纳:关于讲故事的人
- 加拿大政府对港口大罢工背后的“结构性问题”启动调查
- 大雾致长江口近30艘次国际航船出入境受阻
- 全球电机领军企业茵梦达加码投资中国 在津新基地开工
- 商务部:坚决反对美发布对华投资限制拟议规则
- 联合国官员:中国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担负关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