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1900万亩玉米春播接近尾声
中新网通辽5月11日电 题:内蒙古通辽1900万亩玉米春播接近尾声
记者 刘文华
5月11日,记者从通辽市农牧局获悉,今年当地1900万亩玉米春播接近尾声。
通辽市地处中国东北玉米带的中心位置,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玉米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800万亩左右,总产量181亿斤以上,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3.2%。
从2019年起,通辽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深入合作,进行玉米技术攻关,多次刷新东北春玉米区千亩方和万亩片大面积单产纪录。
眼下,正值春耕春播的关键时期。通辽市各地正抢抓农时,推进大田玉米播种。
在科左中旗腰林毛都镇的田间地头,智慧农业设施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腰林毛都镇政府副镇长邢浩介绍:“目前镇内智慧农业平台硬件设施已经全部安装完成,现在将开展网络软件的设施搭建,完成后可实现我们项目区的农田全自动化。”
在通辽市西南部的库伦旗,120万亩大田玉米播种作业正有序推进。
库伦旗库伦镇瓦房牧场村民鲁平今年采用了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统一管理服务,每天有两台播种机同步作业,他家400多亩玉米的播种任务大约会在5天之内完成。“种子、化肥、农药都是通过合作社统一购买的,我家400多亩地一年能省16000元。”鲁平说。
在科左后旗原种场二分厂的田地里,农技人员在田间“传技”,为春耕播种现场“把脉”。“同样的玉米种子,用不同的化肥,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今年咱们每种化肥试验一亩地,一共19种化肥实验19亩地,不用到秋天大家就能看出对比效果。”科左后旗农业推广技术中心技术员张洁和科技特派员蒋礼通过现场讲解的方式,将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种植技术进行传授。
通辽市农牧局副局长马俊岭表示,春播期间,通辽全市土壤墒情较好,整体气温比常年略高,光照充足,气候和墒情有利于大田玉米播种。(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成果涌现、制造业成绩亮眼 细数中国工业经济这一年
- 2023泰国旅游交易会揭开泰国旅游“神奇篇章”
- 杨伟民:促进形成消费持续扩大的长效机制
- 买了车库还要交车库物业费,合不合理?
- “数智中非”创新创业钱塘会议在浙江杭州举行
- 从无人机“小白”到全国冠军 这名“00后”是如何做到的
- 财政奖补中小企不“撒胡椒面”
- 广西两万余名读者“寻梦柳宗元” 感受跨越千年文化魅力
- 读不完的中国大运河:世遗十年 与河共兴 致敬千年
-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在布鲁塞尔举行
- 中欧(亚)接续班列“盐城号”开行 首发班列发货366吨
- 国际锐评丨危害全球产供链不会有赢家
- 台风“卡努”再次抵近日本冲绳 已致2人遇难64人受伤
- 暑假你还敢“葛优躺”吗?
- 全国三八红旗手靳文莲:三十余载初心不改 托起盲人“曲艺梦”
- 长安航空新开西安—信阳—厦门航线
- 阿尔及利亚总统顾问:“一带一路”铺平阿中合作黄金大道丨全球政要看丝路
- 《刘慈欣创作年谱1999——2022》首发 多维度展示刘慈欣作品脉络
- 云南64家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消保City walk”
- 多部委密集发声,释放2024年经济重磅信号!
- 热门推荐
-
- 国产农机创新“马力”足 高端化升级趋势明显
- 中国发制品春季交易会:“头顶大事”孕育时尚经济
- 波兰跨文化媒体人翠花的进博关键词:震撼、亲切、巧合 | 世界观
- 土耳其地震已造成该国44218人死亡
- 新编京剧《齐白石》亮相北京城市副中心
- 泰国一火车与皮卡车相撞致8死3伤
- 多国记者点赞中非务实合作新举措
- 《黑神话:悟空》带火温州木雕非遗 工人加班加点赶制订单
- 美媒:用胶带贴墙上的香蕉或拍出百万美元,意大利艺术家作品引争议
- 国际观察:美国阻挠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五宗罪”
- 文化热、科技热、体育热,夏日文旅经济“火热” 新消费强劲
- 近百岁叶嘉莹先生读诵纳兰词全集
- 2023年浙江公安查办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180起 同比增长29.2%
- 韩媒:韩公调处调查官在总统官邸与军方发生对峙
- 聚焦金融开放与合作 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在沪开幕
- 两岸青年推动天文学科普与交流
- 机主退订短信被收1毛钱 涉事公司被判退款并赔礼道歉
- 聚焦社会与人性 雷米《宽恕之城》官宣 “方木”回归
- 山西男子捐献造血干细胞为陌生人生命“续航”
- 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三名科学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