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卖木头怎么赚钱?停伐十年,林区职工解锁这些新身份
一线调研丨不卖木头怎么赚钱?停伐十年,林区职工解锁这些新身份→
十年前的2014年4月1日,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停伐前,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走的是单一消耗资源的木材生产和加工之路。停伐后,这里告别了“一木独大”。不卖木头怎么赚钱,林区如何发展?我们从一名普通林区职工的十年身份之变来说起。
停伐十年 林区职工摇身一变成了导游新林人
正在给游客讲解的是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桦南林业局的一名职工,他叫张文鑫,现在的身份是森林旅游小火车的讲解员。他服务的森林旅游小火车,过去曾是桦南林区的主要交通工具,长期担负着林区木材、煤炭等的运营任务。2014年4月,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蒸汽小火车不再装运木材,变成了森林旅游小火车。
龙江森工桦南林业局职工 张文鑫:过去我是砍树人,俗话说“油锯一响,黄金万两”。现在,我们桦南林区变成了旅游景区,我也变成了导游新林人。
桦南林业局是黑龙江森工集团下属的国有重点林区,经营林地面积15万公顷,林区总人口3.12万人。停伐后,原来靠砍树卖木材的林区职工一下没活干了,如何维持生计?怎样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这在当时,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
龙江森工桦南林业局有限公司退休老干部 李锡珍:那时候整个林业局的职工有不到两万人,停止采伐以后大量人员失业了。
龙江森工桦南林业局职工 张文鑫:停伐以后,对林业局的职工来说,意味着原来这条路走不通了。
停伐第二年,也就是2015年,中央印发《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拉开了国有林区改革的大幕,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由此开启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重大变革。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妥善安置国有林区富余职工,确保职工基本生活有保障。在林区的统一安排下,张文鑫由砍树人变为护林员。
砍树人→护林员→新林人 新身份不断解锁中
在《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中,中央还要求各地要充分发挥林区绿色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森林旅游、特色养殖种植、林产品加工等,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在这种背景下,很多林区职工开始谋划新出路。还在适应护林员工作的张文鑫又有了新身份。
张文鑫所在的桦南林业局,黑土肥沃,适宜紫苏生长,为此当地确定了以紫苏种植为主体、进行紫苏深加工的多元化发展思路,2023年,当地的紫苏产业园区建成投产,通过考试选拔,张文鑫从110多名竞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了桦南农盛园的一名员工,实现了从护林员到“新林人”的转变。
走进桦南农盛园产业园区,一粒粒咖啡色的紫苏籽正在脱壳机上跳动。经过水洗、烘干、分级、冷榨、罐装等环节,紫苏籽变成一瓶瓶香气袭人的紫苏油,而这只是众多紫苏产品深加工的一小部分。
十年来,改变的不仅是像张文鑫这样的普通林区职工,林区本身也旧貌换新颜。通过改革,林区配备了无人机、远程监控、数字通讯等现代化设备,构建了“空天地人”一体化森林资源管护模式和监测网络。
十年来,林区的自身实力不断增强,其中,规模最大的龙江森工集团,2023年营业总收入达110.53亿元,比2013年增加69.4亿元,增长168.73%。
龙江森工桦南林业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郭其美:十年间,“独木撑天”的格局得到根本转变,我们发展特色产业,森林旅游业,林下经济,多业发展,职工的月人均工资由2014年的2370元增加到现在的5510元。
不仅是职工的收入增加,十年来,通过人工造林和森林抚育,黑龙江全省森林面积从1990.46万公顷,增加到2150万公顷,天然林总蓄积量从13.75亿立方米,增加到19.04亿立方米。其中,经营面积最大的龙江森工集团,森林面积增加超6.5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1亿立方米,相当于新增5.5亿棵大树。
停伐给林农带来哪些改变?来看林农老韩的新生活
十年前的停伐政策,不仅改变了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也改变了众多林农。不靠砍树加工木材过日子,他们靠什么谋生?停伐到底给林农带来哪些改变?来看林农老韩的新生活。
4月的小兴安岭,层峦叠翠,沉睡了一冬的白桦树开始渐渐苏醒。在黑龙江省铁力市铁力镇兴隆林场,一年一度的白桦树“采汁季”正在抓紧进行。
黑龙江雨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料车间主任 韩春:用一个钉子凿几个眼子,把那个芦苇放里头,上面盖个盆,完了一宿就可以接一小盆桦树汁,回去当饮料喝,可好了。
正在说话的韩春,是当地地道道的老林农。过去没停伐的时候,靠山吃山,他干的是加工木材的行当。
随着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停伐政策的落地,韩春和他的木材加工厂面临转型的阵痛。
在韩春不知道能干点啥的时候,当地一家企业找到他,要请他来合作。
黑龙江雨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料车间主任 韩春:偶然一次机会,碰到他们要在铁力做一个白桦汁厂子,我说我这块挺熟。
林业工人解渴的“免费饮料”白桦树汁 蕴含绿色发展潜力
停伐后,黑龙江出台《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加快推进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优势,并对相关民营企业给予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这家桦树汁深加工企业应运而生。企业聘请当地经验丰富的林业从业人员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加入到生产经营中来,这让打小就熟悉桦树汁的韩春有了用武之地。
原来只是林业工人上山随时解渴的“免费饮料”白桦树汁,蕴含着巨大的绿色发展潜力。如今,韩春所在的企业已从成立之初的年销售额100万元,增长到如今的年销售额5000万元。不仅如此,企业还紧跟市场发展需求,不断延伸产业链,产品从最开始的单一桦树汁饮品,发展到桦树汁面膜、桦树汁啤酒等多个品类。
停伐十年,铁力市的桦树总蓄积量从390万立方米,增加到550万立方米,绿水青山的家底更加厚重殷实。
十年来,铁力市从最初的单一林下种养经济,到如今的寒地种植、养殖多点开花,形成林果、林菌、林菜、林药、林粮、林下养殖六大主导产业,2023年林下经济总产值达32.28亿元,林下经济带动约9万多人就业,占当地林业人口的80%以上。
(总台央视记者 施韶宇 刘志浩 王栋)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全国首列“京张号”中欧(中亚)班列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
- 广东农企品牌价值50强出炉 总价值逾2572亿元
- 江西南昌再办飞行大会 6支外籍特技飞行表演队将竞技蓝天
- 开学安全第一课 青海中小学生“零距离”学习消防知识
- 沈阳市烧烤协会成立
- 广东戏曲行当展演落幕 产生“十佳花旦”“十佳小生”
- 云南引进培育599户生物医药产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
- 突发!美国加州一发电站起火,储有上万锂电池
- 湖北宜昌新能源产业聚链成群
- 房贷利率调整 首月还款为啥变多?
- 石家庄通报“乐队成员演出当众脱裤”:对涉事歌手行拘
-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今天举行
- 汇聚社会助残力量 辽宁助力残疾人实现高质量“就业梦”
- 智能化助力 广西高质量端稳端牢百姓“肉盘子”
- 零距离感受中国援冈比亚农业项目
- 香港业界料息口见顶 利好明年楼市发展
- 中秋、国庆假期首日 北京市属公园迎客30.82万人次
- 中国汽车品牌积极开拓柬埔寨市场
- 游客激增,市场迎来好日子
- 吃个饭、理个发、健个身,咋就成了直播间“演员”?
- 热门推荐
-
- 国风穿搭风靡中国高校毕业季
- 《为梦想不止步 2024主题演讲》即将播出
- 万千气象丨他竟然把八九千年前老祖宗用的乐器复原出来了
- 中外专家学者在晋探讨“大河文明主题旅游创新模式”
- 美媒:汽车工人罢工将产生重大影响 或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 京津冀区域外贸总值十年间增长34.4%
- 哈萨克斯坦计划关闭在俄罗斯的贸易代表处
- 文化观察: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走进宋画?
- “反诈”+“非遗” 安康铁警春运路上为旅客送福送平安
- “南宁渠道”提质升级 中国—东盟“双向奔赴”迸发新活力
- 江苏分级分类细化管控城市“天际线”
- 夜食、夜购、夜游、夜娱,夏日新“夜”态激发消费活力
- 强降雨袭击湘东南地区 局地道路阻断民房损毁
- 广东首批医保结算“村医通”上线
- 美众议长麦卡锡:提高政府债务上限需以削减预算为前提
- 新疆兵团公安食药环侦部门集中查办一批典型案件 为企业挽损4300余万
- 广州白云站花广联络线接触网送电成功
- 第六届进博会首批展品运抵展馆
- 追忆公安系统二级英模魏和友:扎根基层的“英雄城”守护者
- 广州供电局发明成果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斩获1金3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