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号”盾构机穿越津京唐高速公路,助高水平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
中新网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夏宾)中新网记者22日了解到,近日,由中交天和自主研制并应用于京滨城际铁路咽喉工程—1号隧道掘进的“同心号”盾构机,以“零扰动”模式成功穿越津京唐高速公路这一重大风险源,助力高水平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
据悉,该盾构机总长度约140米,开挖直径13.8米,总重量约3000吨,国产化率超过98%,是截止到目前天津地区应用的最大直径盾构机,被誉“津门第一”。
深化新“协同”,中交天和正助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据悉,地铁22号线是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的标志线路,是北京市首条跨省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示范线路。其中,河北段约30公里,预留通往天津市蓟州区的接口。建成后,三河市到北京城市副中心仅需约9分钟,到北京城市中心仅需约30分钟。
中交天和提供全部所需6台刀盘直径8.29米、总长度约109米的盾构机,为每台盾构机配置智能化掘进管理、搭载无级调速拼装、带内置式传感器的铰接装置、自动导向测量和掘进管理、长距离掘进不换刀、刀盘清洗及注入装置、盾尾间隙自动测量等世界领先技术。
中新网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累计掘进7200米,成型隧道内壁实现零渗漏,管片拼装错台控制在3毫米内。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提出十周年。官方强调,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这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下一步,中交天和将继续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充分发挥专业领域技术优势,助推区域交通互联互通,高水平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动能。(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边城呼玛加快发展“寒地龙药” 300亩白芍喜赚150万元
- 云南天文台探测到超新星激波突破信号
- 王小波是如何“炼”成的?《王小波传》推出
- 岸田9月21日起访美 将是首相任内最后一次出访
- 未来三天华南沿海有较强降雨 华北东北等地多对流性降雨
- 丹尼尔·诺沃亚正式就任厄瓜多尔总统
- 跨越万里援非路 医者仁心无国界
- 金豆“含金量”掺假、直播间首饰过度“美颜”,被点名!
- 西安民众反映“想上学先捐款” 官方:纪委介入调查
- 山西吕梁何以盛赞“民营企业家是功臣”?
- 父亲起诉女儿返还老人房产被驳回
- 上半年中国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1.2万亿元
- 青海省第二十二批援布隆迪医疗队即将启程
-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羊肚菌首次实现出口销往法国
- 吉皖百亿元级新能源投资项目落户白城大安
- SHEIN(希音)产业带出海计划一周年 最强产业带跨境出海七省出炉
- 国家开发银行今年以来发放能源保供专项贷款超千亿元
- 全球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50项标志性工程发布
- 中新健康丨解放军总医院举办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年会
- 音乐剧《风刃》上演 深挖沈阳红色故事
- 热门推荐
-
- 泰总理府:成为金砖国家伙伴国带来诸多利好
- 《维和防暴队》在京首映 “燃”动电影“五一”档
- 前11个月山东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数量同比增长近三成
- 《我们这十年》:在人间烟火中,感知时代的脉动
- 做假肢的残疾人技师:理解肢残人士之苦 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
- 巴媒:“一带一路”造福中低收入国家
- 天寒人更勤 山西闻喜阳隅1.67万亩果园冬管忙
- 福建首批海上电动船舶充电站建成
- 《我没谈完的那场恋爱》获“金天使奖”最佳影片
- 第十六届“王子云艺术奖”系列活动举办
- “90后”新农人扎根中国西南边陲 梦想建“牛油果星球”
- 美国俄亥俄州“毒火车”事发地附近居民被诊断患有支气管炎
- 促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陕西探索“聚才引智”新路径
- 东北地区及广西等地有强降雨 南方地区高温将趋于缓解
- 国家文物局:增强供给 优化服务 让博物馆“热”得均衡
- 风口又至 中国汽车后市场进入新红利时代
- 磨憨咖啡共享汇中老边境启幕 两国民众共享多元“咖味”
- 应对地震影响 北京南站加大车票退改签力度
- 探访江西南昌非遗豫章刻瓷:瓷器上的雕刻艺术
- 中国上市银行频撒“红包雨” 多家启动中期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