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拼多多将扶持至少10项高质量农业科研项目
“通过引入我们研发的水溶性纳米微肥,改良栽培方式,当地竹笋从亩产100斤增产至500斤,农民的收入也随之增长,从以往一亩地竹笋种植收入400元增至目前的逾2000元。”来自西南科技大学的师生如此介绍四川峨边笋用竹科技小院的科研应用成果。
据小院老师龙治坚介绍,随着当地竹笋产量的不断增大,小院师生的工作将从前端的种植技术研究延伸至终端销售。“我们接下来打算把竹笋和相关预制菜产品搬上电商平台,推动竹笋进一步打开销路,帮助当地彝族同胞增收致富。”龙治坚说。
5月7日,在2024年全国科技小院大会现场,来自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及全国213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1000余人相聚一堂,分享科技小院建设成果,研讨小院发展大计。
在大会的科技小院展区,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均晒出“成绩单”。他们扎根农业生产一线,通过引入科研成果,聚焦解决“热焦难”问题。但同时,由于人才、经验或基础设施的缺乏,农研技术面临着推广难的挑战。
当天,大会发布了《全国科技小院发展报告(2024)》,报告从初心源起、发展历程、建设成效、建设模式和未来展望五方面对科技小院的历史、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同时指出,与产业、市场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规模化应用难是当前科技小院建设面临的挑战之一。
为助力培养既熟悉农业生产,又掌握新型销售技术的新农人,探索针对小农户的技术示范和推广模式,大会支持方代表、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在会上宣布,拼多多将携手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推出“科技小院强农兴农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共同探索“学-研-商”公益性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培养农业复合型人才的“黄埔军校”,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这是拼多多继连续两年支持科技小院大赛后,在助力创新型新农人培养上推出的又一重要举措。
“政产学研用”融通共建科技小院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率领科研团队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多年以来,一个院落、几间平房、三两学生几乎成了科技小院的“标配”,规模虽小,但以这个院落为依托,农研的触角由实验室伸向“三农”前线,实现了农业研究与生产实践、科研与农民、科研院所与农村、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
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科技小院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国已有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参与,牵头建设了1800多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此外,科技小院还推广到老挝和非洲11国,并连续三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重点案例向全球推广应用。
4月中旬,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等三部门启动第二批科技小院及科技小院集群支持建设工作,在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等开展科技小院布局,着意推进“四个拓展”,“从高校主导向‘政产学研用’融通共建”便是题中之义。
如果说科技小院以往着意于解决农业生产端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那么在小院建设新阶段,小院攻坚的触角将延伸至农研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和科研农产品的市场化。
数商兴农小院助力探索农研推广的样板模式
如何解决针对广大小农户的农研技术推广难题?
在8日的平行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冲作了题为《科技小院校企合作助力产业与人才振兴》的报告,王冲分享了科技小院如何服务企业、产业的已有探索经验,充分肯定了企业在推动人才培养和推广农研技术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王冲宣布,中国农业大学与拼多多将共同推出“科技小院强农兴农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双方将在云南大理古生村建设数商兴农小院,并以此为依托,打造农业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
据介绍,数商兴农科技小院拟于年内投入建设,参与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三部门洱海流域污染防控与绿色增产科技小院的集群建设,并纳入集群申报,协同发挥校-地-企多方合作优势。通过开展新农人培训、科学论坛等方式,培养既懂前端科研、技术推广,又能使用互联网等技术进行后端销售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王冲表示,在数商兴农小院的加持下,洱海流域污染防控与绿色增产科技小院集群将着意探索针对小农户的技术示范和推广模式,形成“大理模式”,为未来的政策出台提供样板经验。
此外,据侯凯笛介绍,“科技小院强农兴农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将发挥拼多多和中国农业大学的优势,面向全国科技小院推出三项举措,助力各地科技小院因地制宜地形成覆盖全产业链、全流程的系统解决方案,其中包括:
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扶持至少10项高质量的科研项目和课题,双方予以科研经费和技术支持;
双方将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通过开展学术沙龙、研讨会、新农人培训、电商助农等各类线下公益活动,为科技小院的学子们搭建交流切磋平台,相关活动每年不少于10场;
项目将面向全国科技小院团队征集产、学、研、商对接需求,推动社会资源的有效流动。通过帮助科技小院科研成果落地孵化,以及农产品精准产销对接,进一步助力优质科技农产品形成良性的供需大循环。
侯凯笛表示:“农学是最接地气的学问。随着平台在农业领域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农业生产只有出品质、增效益,乡村才能振兴,农民方能致富,而致富经就藏在农学研究中。这也是平台积极参与前端农业科技创新的原因,目的便是通过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能力。”
作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近年来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助力农业科研转化。除了连续两届支持科技小院大赛,其还利用强大的供应链锻造能力,助力将各地科技小院重点支持的农产品打造成爆品,送往千家万户。
例如,2019年,褚橙与拼多多达成战略合作。为助力褚橙拓宽销路,拼多多通过百亿补贴等手段给予大力支持。2023年11月,平台联合央视新闻进行进博会直播,褚橙成为7个上架水果之一。另一“名橙”——丹棱桔橙科技小院重点研究的“爱媛38号”,近年来在拼多多平台打开销路,当地不少果农开起了线上店铺,直接服务消费者。
“人才是改变中国农村面貌的‘星星之火’。拼多多将继续扎根一线,聚焦农业生产应用的‘热焦难’问题,发挥平台优势以助力农研创新,助力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侯凯笛在大会上表示。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基于“小圈子”搞集团政治没有未来(钟声)
- 文明之美看东方 | 盘点中国文物超炫河南风,看最早国家粮仓长啥样
- 土耳其再拘捕15名被控建造劣质建筑物人员
- 江淮黄淮等地有强降水 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多降雨天气
- 报告称直播电商成为中国消费者购物新常态
- 侵华日军后裔长春观东北抗战史:要把真相带回日本
- 通讯:“中国三大名鸡”之一卓资熏鸡成流量担当的背后
-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浙江做对了什么?
- 专家提示警惕中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风险
- 两部门联合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病残津贴暂行办法》
- 宁夏:乡镇来了“博士团”
- 为了“虫口夺粮” 这群博士给虫子拍“写真”进行“虫脸识别”
- 西藏昌都森林消防在澜沧江开展防汛实战演练
- 专家:中国茶和酒溢价空间的拓展需要靠文化
- 【世界说】道德沦丧且无所作为!美媒:遭美国伊州神职人员性虐待儿童人数远超此前披露数据
- 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 70条具体举措明晰“施工图”
- 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新作《大学小课》引领读者重读西方经典
- “奔县游”“微度假”“疗愈游”……国庆假期“慢充式”旅游受青睐
- 沪苏浙皖联合推出多款长三角康养旅游产品
- 开年拼经济:浙江出“新”招谋增长
- 热门推荐
-
- 紧跟数字化时代 如新集团推动美丽健康行业向上向善
- 全国总工会部署开展工会系统治理欠薪冬季行动
- 以色列将新建1000多套犹太人定居点住房
- 上海:持续推进“五个中心”建设 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
- 上半年江苏省中欧(亚)班列累计开行1095列 同比增长7.8%
- 泰国总理选举投票结束 唯一候选人未获足够票数
- 美媒:美国五任总统将参加卡特国葬
- 美国印第安纳州周末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 至少1死23伤
- 推动5G深度融入经济社会
- “出于人身安全考虑”尹锡悦不会参加总统弹劾案首次正式辩论
-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春季班报名一课难求
- 天津六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验区
- 强雷阵雨来袭 英国发布黄色预警
- “黑科技”+“护飞”助力 碧水青山间候鸟翔集涌动勃勃生机
- 报告称5月广州写字楼成交量环比上升269%
- 银河系暗物质晕是何形状?中国团队首创“时光动画”揭示为扁椭球
- 基因组动态与神经科学和衰老国际研讨会在山东青岛启幕 系首次在中国举行
- 四川九寨沟保护区首次发现荒漠猫
- 台风“普拉桑”即将登陆 风暴潮海浪黄色警报持续响应
- 新疆兵团:残膜回收再加工让“绿利”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