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多项世界纪录 全球首套千米级深水发球管汇建造完工
今天(5月2日),“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工程关键装备——全球首套千米级深水发球管汇在天津建造完工,刷新了设计水深、通球距离等多项世界纪录,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装备自主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发球管汇集海洋油气“枢纽站”和 “血管疏通器”等功能为一体,能够远程控制实施深水海管清管作业,是深水油气田开发的核心装备之一。海底管道通过清管球进行清洁,“深海一号”二期发球管汇,发球装置中预埋6枚清管球,管汇重达360吨,设计工作水深1000米,均为目前全球同类装备最大。管汇搭载水下控制模块、液压遥控阀门、温压传感器等关键控制和监测设备,可根据远程指令在海底“悄无声息”地完成清管球发射入管和清管的全部操作。
作为海上油气田的“主动脉”,海底管线在保障海洋油气平稳输送的同时,有可能出现“血栓”阻塞或“斑块”腐蚀等问题。尽管‘深海一号’二期的外输海管口径大到足以容纳一名成年人在其中爬行,但由于长期在低温高压环境下运行,依旧非常容易出现水合物和石蜡沉积的情况,影响管道输送效率和生产系统运行安全。为保证海管的安全畅通,海上油气田会定期开展“通球”清管作业,清理海管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沉积物和积液,同时查看管线内部情况。
2021年6月投产的“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是中国目前自主开发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大气田。二期工程创新“水下生产系统+浅水导管架平台+深水半潜式平台远程操控系统”开发模式,全面投产后,可使“深海一号”大气田年产量再提升50%,成为保障中国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气源地。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张伟 陈龙)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短剧已成金融产品?15天上线一部,已有剧投流过亿
- 数智赋能对外贸易 浙江创新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 多地加大土地出让力度,积聚化债资金来源
- (繁荣兵团·新时代新征程)新疆兵团:让传统产业看见数字化价值
- 岸田文雄:计划自5月7日起访问韩国
- 北京四中院将探索跨域司法协作等 推动京津冀“环保一体化”
- 报告预测端午假期出行:绿色出行将成风尚 乡镇景区吸引目光
- 银川市第七届农业嘉年华活动举行
- 警方通报“常州分尸案”: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
- 北京·密云鱼王美食文化节开幕 打造区域标志性品牌活动
- 云南大理海东镇突发山火 400余名森林消防紧急增援
- “国粹融入机关、校园、企业文化京剧学员展演”在北大举行
- 青海玉树青少年赴北京参加录制“国庆特别节目”
- 上半年北京提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优化消费空间布局
- 山西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 力争2025年从业人员数量达2万人
- (第六届进博会)寻“味”进博会:进博会上的全球硕果
- 江西人大代表建议“赣粤门户”定南县打造“赣粤边际安全谷”
- 联合国秘书长:欢迎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 感谢中国促成对话
- 奥地利学者:中欧班列前景广阔,将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 世界观
- 中国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在吉林松原下线
- 热门推荐
-
- 澳门旅游局赴山东青岛路演 推助两地旅游业交流合作
- 台风“格美”24日起影响福建 持续高温接近尾声
- (新春走基层)西安铁路局:“迎春花”开伴旅途
- 新疆一重要电力工程投运 北部电网外送能力提升220万千瓦
- 福建举办华文原创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征集活动
- 漫步北京中轴线寻“龙”:谁在守护“中轴线第一桥”?
- 【寻味中华丨名楼】大明湖畔超然楼 半城湖色一楼璀璨
- “破五”食面饺 各地不同俗
- 保安考研上岸中国史专业:坚持梦想行则将至
- 闽粤联网工程首次以满通道200万千瓦送电广东
- 甘钟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首座牵引变电所顺利封顶
- 瑞士金融监管部门推动瑞银集团收购瑞士信贷
- 广西迎来暑期学车热潮 驾校教练化身网络主播吸引学员
- 摸清碳汇资源家底 内蒙古林草碳汇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
- 沪宁合高铁江苏段跨沪陕高速连续梁合龙
- 专访:乌中人文领域合作传承千年丝路佳话
- 国铁集团郑州局新增郑州北—阿拉山口境等8列货运班列
- 意大利众议院否决政府提出的增加预算议案
- 美媒:美海军造船业处于“25年来最糟糕状态”
- 阿联酋服贸会代表团举办“阿联酋—多元化经济”展馆开幕式和边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