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已成金融产品?15天上线一部,已有剧投流过亿
澎湃新闻记者 吴雨欣
“并非短剧本身有价值,而是金融市场把短剧做到这个水位,既然热钱都在这里,我们跟着来总没错。”
近日,在位于杭州临平区的“临影厂”影视基地,一部针对女性受众群体的短剧正在拍摄,剧情简单来说是霸总爱上侄子的未婚妻,主打情感上的暧昧拉扯和博弈。男主演曾是MCN机构交个朋友的带货主播,也是一名退役空乘,女主演则是一名汉服模特兼短视频博主。
“今年,很多人私信问我是否对拍短剧感兴趣,这是我试水短剧的第一部。”男主演边整理头发,边对澎湃新闻记者说。与带货时要求的形象不同,他很认真地拨弄自己的头发,尽可能让发型状态与此前的一场戏相近。在社交平台上,他回复粉丝称,新目标是多多拍剧。
同上述演员经历类似,短剧风口让更多从业者投身于此,横店也因越来越多的短剧剧组开机而变成“竖店”。而当头部上市公司将目光聚集在此,“正规军”的到来压缩了此前草莽剧组的生存空间,短剧的制作成本也水涨船高。在上述短剧拍摄基地,有制片人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去年还有十几万元一部的短剧,今年现代剧成本多在五十万元,古装剧成本七八十万元,成本更高的可达到近两百万元。
短剧的火热也引起监管方的注意,不少平台相继下架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等内容的微短剧。正在拍摄的剧组们也意识到监管趋严,称会在前期剧本创作,以及后期剪辑时尽量规避违规问题,“不管是否监管,短剧的市场依然在。”
一部短剧的票房周期3至6个月
“投钱的、制作的、写本子的大都不是短剧的受众,长视频已经不再生产‘回家的诱惑’,不管是因为梗太老、太狗血还是因为监管,短剧补充了这部分内容需求,相较于横屏,竖屏短剧管得还是松快些。”剧组制片人王哈妮此前接的多是横屏长剧,因为“热钱转投短剧”,其所在的公司也将目光投向该处,从短剧平台方承接短剧拍摄,拍摄周期一周,一个月内拿出剪辑版交给平台,后续的上线、投流就与其无关了,“干什么都有风险,竖屏和横屏一样,赔的比赚的多,好处是此前投一部横屏的成本,现在可以投10部,只要有一部爆了就赚了。”
王哈妮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现阶段情况看,小程序短剧平台在“疯狂”地找制作方,“每天都有小程序平台的制片人发给我一堆剧本,问我有没有感兴趣的,每天催我看剧本,他们压力也很大,每天都有上线需求。我朋友在横店,一部接一部地拍,中间休三天,开机下一部,一年拍几十部以上,我们开玩笑说真的是干到‘死’。”
在拍摄基地,一家短剧平台的制片人前来“监工”,该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单就他个人而言,要保证每月有一到两部片子做出来上线,一部短剧的票房周期约在3至6个月,基本前三天就可判断该项目是赚还是赔,如果是赚的情况下,票房周期可以更长。
“投流的成本是拍摄成本的几十甚至数百倍,我们手里是有数据的,只要投得出去,投得动,会一直往里砸钱,直到某天数据显示这部剧没有价值了。目前,短剧市场里,已有投流过亿元的剧。”上述平台方制片人说。
据上述剧组人士介绍,在数十万元的拍摄成本中,演员成本约占10%至20%,剩下的成本则是制作、设备、场地费用等,“市场上短剧演员一部分是需要机会的话剧、舞台剧演员,也有专业院校出来的学生,大经纪公司的演员肯定不出来拍这个,一些能吃苦的舞台剧演员利用间隙时间出来拍个戏,拿一两万元的片酬,这些人演技有保障,比你随便找的好用得多。相较于男频,女频对于颜值的要求更高,片酬也会高一些。”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虽然常规短剧剧组演员,拍摄一个周期的整体成本在5到10万元,但在短剧市场已有相对知名的头部演员,头部演员男女主两人片酬合计可达到30万元/部。
“不要把短剧当作品,它是金融产品”
在澎湃新闻记者的走访中,不难看出,虽然短剧制作成本较低,但制作团队并非行业初期的草莽团队。
在“临影厂”影视基地,其中一个剧组的导演潘文驰此前多是执导影视广告,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自己一直很想拍剧,会拿拍影视广告赚的钱,拍摄一些短片去参加国际或国内电影节的评选,也获得过一些奖项,“这两年广告行业不好做,品牌方把钱投向了直播带货,广告行业属于等项目来做的情况,正好现在有空,我也试试拍短剧,短剧项目是短线,10天之内就拍摄结束了。”
潘文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相较于此前的拍摄经历,短剧对其来说是降低了门槛,此次做竖屏拍摄也是他的一次试水,通过短剧尝试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目前拍这个其实没什么收入,如果谈固定收入,非常少,也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们是分账模式,后期如果这部剧上线赚钱了,会给导演分成。”
一位影视公司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短剧行业的划分已经非常精细,前几年曾有平台给他发来300部短剧剧本,让其挑10部,成本15万元/部,但当时他主要是做影视院线。
“主要是思想转变不过来,还活在所谓专业的小圈子里,最后交给我徒弟去做,没想到现在我们公司也要拍短剧了,董事长说要从上至下,把圆圈画圆,大项目要做,小程序短剧也要做。而我徒弟因为前几年就开始拍,已经摸到门道,在横店月产两部,15天就能制作上线一部。当然,短剧谁都可以拍,成本低,但不是谁都能玩得起,你没这么大资金去投流。”上述人士说。
在记者的采访中,多数从业者并不认为短剧是他的作品,而是“金融产品”。对于横屏从业者是否会因为竖屏短剧太low,而不愿意参与,一位剧组人士笑称:“他只要赚了钱,他就不觉得low了。”
业内人士:监管会将行业标准拔高
在潘文驰的剧组杀青当天,另一个短剧剧组前来“临影厂”影视基地试妆,并定在第二天开机。该剧组是晟喜华视主投主控的项目,“临影厂”影视基地便是由晟喜华视旗下全资子公司在水一芳和杭州市临平区共同打造的现代场景基地。
晟喜华视短剧工作室总监黄玉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该公司与另一家行业内的上市公司合投了多部短剧,短剧制作后会双平台上线,“市面上的剧本鱼龙混杂,可能涉及版权问题,因此我们选择以原创为主,或自有IP改编,在预算范围内尽可能提高制作标准。从前期行业情况来看,头部内容的投资回报比还是很可观的,优秀项目能达到极高的利润率。”
黄玉根表示,从监管层面而言,短剧的审核更严格了,但从专业角度而言,即便是审核更严格,这个赛道依然在,体量可能还会更大,“不会因为有监管,这个赛道就不见了,行业在洗牌阶段,优胜劣汰。”
据央视财经报道,微短剧行业的月充值金额,已经从今年6月份的4000万元增长至10月份的6000万元,据行业数据预测,预计2023全年将达到250亿至300亿元。《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最近半年内,我国超10亿的短视频用户中,有50.4%看过3分钟以内的微短剧、微综艺、泡面番。
另有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快手、抖音、微信等平台相继发布针对“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治理公告,三平台共治理下架近2300个违规微短剧小程序。而去年以来广电总局持续开展网络微短剧治理工作,针对部分内容呈现低俗同质化的问题,下线了两万多部微短剧。
“广电总局的管控给原本野蛮生长的市场画了一个框,大家可以在框里自由生长,小程序短剧是吸引观众过来点击付费,一是有明确的商业模式,二是没有天花板,想象空间很大。”上述人士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外国游客“逛长安”品古韵
- 中欧班列(西安—塔什干)陕乌经贸合作光伏组件出口专列首发
- 广东大力推动粤港澳三地保险市场融合发展
- 海南加快将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打造为航空区域门户枢纽
- 深交所科交中心西部创新港成果转化服务窗口揭牌
- “淑女屋”何以节节败退?
- 商品申报更快速、通关更便捷!关累港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市场这样兴边富民→
- 新疆“指尖上的非遗”何以不断创新求变?
- 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
- 春节档蝶变:从7亿到80亿,从影院冷清到票房飞驰
- 带状疱疹疫苗冲上热搜:3207元两针,该打吗?
- 最高温度42℃以上 甘肃敦煌高温预警信号升级为红色
- 台湾花莲地震浙江多地有感 专家:对浙江近期震情影响不大
- 珍稀濒危物种黔金丝猴种群呈增长趋势
- 千年古村落月洲村焕新颜 以文促旅情牵海内外
- 对于老师,那些想说又没说出的话……
- 国家发改委推出第七批重大外资项目 计划总投资超150亿美元
- 万人嗨场!武功古城首届电音暨美食狂欢节引爆咸阳
- 有人让你把微波炉扔了,应该听吗?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正在设计人工智能驱动注册体系
- 热门推荐
-
- 国家外汇局:11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1645亿元
- 优秀县域支行巡礼丨江苏仪征支行
- 13万亿美元未兑现!G7被批给“全球南方”开空头支票
- 首届中国·哈尔滨对俄建筑产业推介会启动 搭建中俄建筑业交流合作平台
- 菲律宾政府颁布食品券行政命令
- “高炉论坛”将成服贸会保留项目
- 5方面20项新举措!支持服务贸易发展 一起了解→
- 青海海东发布25条精品旅游线路 无锡开封市民免门票游海东
- 外贸“新三样”成为山东产业发展新趋势
- 特朗普回应拜登退选演讲 发布“合影”照片
- 如何让孩子消除数学恐惧?
- 当“国际范”遇上“重庆味”,消费热情被点燃了!
- 国际识局:首相岸田演讲现场突发袭击,日本安全稳定形象不保?
- 游客投诉小龙虾不新鲜遭商家上门威胁?山东威海通报
- 日本连发两起地震 鹿儿岛和石川等地有震感
- 中秋、国庆假期北京预计接待游客1283万人次
- 长三角示范区建设“四年报”有哪些看点
- 载60多人的移民船在英吉利海峡倾覆!已致1死1伤
- 推进产业强市建设 江苏镇江绘就现代化新画卷
- 三亚机场今年暑期旅客吞吐量创暑运单月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