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解读中国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希构建全球产业“合作链”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记者 樊中华)一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如何理性评判经济现状?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中国和世界经济意义何在?中国出口“新三样”是否会对他国产业发展构成威胁?
23日下午,以“解读中国经济”为主题的中国记协“新闻茶座”在沪举办,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上述问题进行阐读。
今年一季度,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速达到5.3%,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肖立晟指出,除经济总量超预期外,各个领域也出现了向好迹象,具体表现为工业生产持续回升,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地产市场的拖累逐步减轻,基建投资稳中有升,外贸出口持续回暖,物价水平探底回升,“与去年四季度相比,经济复苏的迹象更加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保持两位数或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现在进入新阶段后,经济形势变化的主要特点就是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中国必须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调整经济结构,”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镭指出,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和创新为主导,摆脱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
事实上,以科技新动能带动的产业转型升级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第二产业实际GDP增速达到6.0%,对GDP同比的贡献率也提升至42.2%,其中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6%和7.5%,均高于同期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与会专家指出,新质生产力是打造经济双循环的基石,中国则希望借此与全球建立更加开放多元的产业合作链。
一方面,当前很多发展中国家与中国开展合作的重要诉求之一即是希望借力中国的科技及在业态、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和经验,为其国家提供发展动能,“中国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将不断拓展未来与全球新兴经济体合作的空间。”王镭表示。
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全球智力合作,这意味着中国将大力推动与创新相关的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流动,以制度创新引领高水平开放。
2023年,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中国出口“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同比增长29.9%。现场,德国记者提出,“新三样”大量出口至欧洲,会导致制造成本较高的欧洲产业空心化是外界普遍存在的担忧。
对此肖立晟指出,“新三样”产业都有着非常长的产业链和十分庞杂的环节与分工,“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占这样一个产业链”,因此不同国家应各展所长、密切合作,在产业链合作中实现共赢。
王镭则认为,“新三样”之所以在今天有较强的市场表现,一是因为中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推进科技引领产业发展,厚积薄发;二是说明此类科技及产品顺应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因此,世界各国应对新时代的科技生产力和发展方向有更深刻的认知,并着力发展自身的科技能力,加强彼此间的协调与对话。
“中国传统制造业、部分新兴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上的优势持续扩大,是维护全球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马涛表示,一则中国拥有较完整的制造业供应链体系,配套齐全且组装效率高,二则中国始终不断拓展的中间品贸易是链接产业上下游的重要纽带。
专家也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不断深化,新旧两种动能交替下,必然有部分“旧动能”行业感受到经济下行压力,而身处“新动能”的行业则会感受到欣荣态势,而此类经济体感上的“温差”将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增长逐步化解。(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英国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决策投票出现新迹象
- 分餐不分桌 团圆饭可以这样吃
- 应对寒潮低温天气 各地采取措施保障民生
- iQOO Z9 Turbo+正式发布:性能真旗舰 续航超旗舰
- 世界第四位艾滋病“治愈”者出现
- 乌鲁木齐县连发两次暴雨预警信号 预计局地降水量将超48毫米
- 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 促进沿江产业优化布局有序转移
- 小小冲浪板撬动“体育+旅游”百亿级产业的海南实践
- 江苏“心佑工程”助力西藏先心病患者护心之旅
- 吉林省用三大“硬措施”解决“执行难”问题
- 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万吨油气平台完成海上安装
- 加拿大西捷航空完成对太阳之翼航空的收购
-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网上报名与资格审查工作结束
- 青海格尔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亮相成都
- 网友体验“秦昊5日食谱”称无法坚持 专家:过低热量食谱不适合普通人尝试
- 金宝贝维权难,竟因职业闭店人搞花样
- 联邦快递集团总裁芮思博:实现包容性的全球增长对促进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 浙江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国家铁路局部署开展2024年汛期防洪监督检查
- 热门推荐
-
- (新春走基层)铁路客运值班员牛佳松:守护每一位旅客平安回家
- 瞄准新加坡市场 海南文昌鸡亮相当地食品展
- 市场上白菜蘑菇有甲醛? 专家:可能性小,多为误导
- “电力天路”青藏联网工程双向累计送电突破200亿千瓦时
- 弘扬青藏铁路精神巡回报告会在拉萨举办
- “国宝中的山西”文物主题游径发布 串联39处“国宝”
- 10月份5家造车新势力交付量均破1.2万辆 年末冲量阶段竞争或进一步加剧
- 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 我不是英雄也不是麻烦制造者
- (第七届进博会)中国和新加坡企业签署15份谅解备忘录 总价值逾6000万新元
- 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举行 共探“和合”世界意义
- 韩媒:台风“卡努”将贯穿韩国首都圈 总统室启动全天应急模式
- 着眼跨区域综合救援 福建森林消防开展铁路输送演练
- 泰国首例猴痘患者康复 所有接触者未被感染
- 中国首座大型区域综合性非遗馆将开馆 6月起将招募志愿者
- 四川银行业4项指标居西部第一 保险业保费收入超2506亿元
- 马来西亚发布今年“十大候选年度汉字”
- 好莱坞首个因AI丢掉饭碗的,不是人而是狮子?
- 驻美大使:应该担心的不是中国经济会不会“崩溃”,而是这些
- 国务院国资委:2025年持续提升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质量
- 14名终末期肝包虫病患者从青海转诊抵京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