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名终末期肝包虫病患者从青海转诊抵京接受治疗
中新社北京12月5日电 (徐雪莹 张杨彬)5日上午,来自青海省的14名终末期肝包虫病患者在家属等人陪同下,乘坐火车抵达北京西站,赴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接受诊疗。
此次是在青海当地政府、卫健部门和医院的组织安排下,最大规模的一批肝包虫病患者转诊至京治疗。14名患者中,13名为藏族,最小的只有10岁,平均年龄尚不足30岁。他们经过青海省内层层筛查、评估,最终转诊至北京。医疗费用将在青海当地政府、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和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通过减免、补助等形式获得帮助。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从事包虫病医疗扶贫已有10年。“30余次深入青海,青海已像我们的第二故乡。”董家鸿说。据悉,其牵头的中国包虫病防治联盟,在青海省各级政府组织支持下,围绕包虫病形成四级分层诊疗联动机制,常年有肝包虫病患者通过分级诊疗,经绿色通道转诊至北京。
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包虫病主要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高发,在中国属丙类传染病。“包虫病在国际上被称作虫癌,跟肝癌一样浸润性地生长,10年病死率高达94%。”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樊海宁介绍。此次他带队护送危重患者,一同来到北京。
前往病房的电梯里,藏族少年索南仁青向身边的人热心讲解日常用语的藏汉翻译。一个月前,他在青海陪同弟弟接受董家鸿院士的包虫病手术治疗,在筛查诊断中发现自身亦患有同种疾病,且情况更为复杂,于是转诊至北京。“治好了就可以去很多地方玩了。”他笑着告诉中新社记者。
来自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21岁藏族姑娘木扎,发现患病时已得病很久。她表示,先前一度以为无法医治,这次能来北京接受专业治疗,非常开心。
医院内已提前安置好干净整洁的病房,患者抵达即可先行入住。可调节电动床榻、紧急呼叫器……医护人员为患者及陪护人员耐心讲解房间设施。
“我们会尽快完成术前检查和评估,并在董院长的带领下拟订诊疗方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助理、肝胆胰中心执行主任卢倩说,院内还将为患者开通检查绿色通道,预计最早一批手术或在下周进行。(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哈尔滨铁路将首开直达太原高铁
- “教唆巴以冲突”?哈佛校友怒怼佩洛西:无耻!
- 五一假期江西累计接待入赣游客596.22万人次
- 《可看香港》全国两会特别报道|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庄紫祥:发展数字人民币钱包助力人民币走向国际
- 台媒看大陆:山西晋中王家大院 展现晋商精神
- 数字化提升保险理赔服务质效
- 浙江杭州办“世遗之夜”晚会 “城市文脉最美守护者”亮相
- 【地评线】荔枝网评:春运之窗,映照超大规模市场“独特风光”
- 中新真探:柿子不能与鱼虾蟹类同食吗?
- 中国援柬医疗队金边周末义诊 两国民众感受中医神奇魅力
- 部分1分起投 理财产品申购门槛调整
- 12306App升级 票价折扣信息更直观
- 第六届86358贾家庄短片周主展映单元荣誉揭晓
- 董宇辉“匹夫之怒”是对理性流量的呼唤
- 2022多彩贵州·第十五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迎来参观高潮
-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4.4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访问新加坡
- 中秋节遇强台风,太保服务与风赛跑全力守护
- 河南招才引智大会启幕 各地花式“引”才
- 五一“北晴南雨” 假期首日重庆或有雨
- 热门推荐
-
- 围棋和国际象棋大师助阵 2023年“棋牌项目西部行”走进重庆合川
- 拓宽就业路 山西2023年新增残疾人就业8000余人
- 长三角观察:新五年,县域如何起笔“创新协同”?
- 三月荧屏继续“烧脑” 《他是谁》《归路》《回响》等新剧开播
- 一场日本配合美国制造阵营对抗的闹剧
- 国博出台新禁令,博物馆讲解乱象如何治理?
- 巨幅油画《壮美中轴》亮相北京正阳门城楼
- 加拿大渥太华:世界最长户外天然冰道创史上最短开放季
- 江苏扬州“运河集粹”精品展开展
- 以金融服务促进中非合作 南非标准银行集团媒体见面会在京举行
- 大滇西旅游环线贡山段“闭环” 一日可览“三江并流”奇观
- 广东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 云南携手南亚东南亚各国探索地理标志国际化合作
- 国剧出海,古装不再是“刚需”
- 哪个行业农民工月均收入更高
- “高精尖”科技成果扎堆亮相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
- 广西友谊关公路口岸等三大口岸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国家验收
- 国际学生为澳大利亚带来创纪录收入
- 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在厦门启动 将在五年内初步建成
- 天津市“体重管理年”活动正式启动 助力健康天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