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苦竹子”长出“甜日子” 新乡贤助“亿元村”文化振兴
中新网杭州4月18日电(郭其钰 张淇)当宛如天籁之音的中国竹管乐响彻世界,鲜为人知的是,全球85%以上的竹笛都产自浙江杭州余杭区中泰街道的一个乡村——紫荆村。这里有全国唯一的“苦竹种植资源库”,每年生产销售竹笛超450万支,全产业链产值达3.5亿元。
一支支竹笛吹响了紫荆村的“共富曲”,当地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3万元。物质富裕的背后,作为浙江省级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竹笛文化也吸引越来越多新乡贤回乡,以产业为基,以文化铸魂,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支竹笛看似简单,却要经过72道工序,每一道都要求精益求精,中泰竹笛也因浮雕精美、笛音嘹亮而受人们喜爱。”直播间里,新乡贤蒋冰泽正在介绍中泰竹笛的制作过程,他回乡后自创品牌乐器厂,开拓网销渠道,紫荆村也成为他“梦开始的地方”。
新乡贤的回归,为紫荆村带来了新活力。许多在外闯荡的“笛二代”纷纷回乡创业,他们有的专注于制笛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有的则投身电商销售领域,不仅为竹笛产业带来了技术和资金,更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理念。
走进紫荆村新乡贤共富实践基地,新竹艺术团正紧锣密鼓进行排练。艺术团成员由紫荆村的“笛二代”和新乡贤组成,他们大多毕业于专业院校,不仅技艺精湛,更怀揣着对竹笛文化的热爱。
伴随着笛声长大的黄毓是土生土长的紫荆村人。她的父亲黄卫东是紫荆村第一批学习制笛的村民,也是竹笛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为一名“笛二代”,黄毓不仅传承了父亲制笛的“好本领”,吹笛技艺更是了得。
从杭州师范大学音乐表演专业毕业后,“90后”黄毓回到紫荆村,成立自己的竹笛培训工作室,为竹笛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注入新鲜血液。
一方水土,十里乡贤。借力新乡贤资源,紫荆村创建了紫荆笛音“共富工坊”,邀请音乐老师、制笛带头人、演奏大师等新乡贤人士担任讲师,通过开班培训、工坊派单,带动当地妇女、残疾人等8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3000元。
“如果没有共富工坊,就没有现在的我。”残障人士鲍丽韵曾是一名公交司机,因意外失去双腿。共富工坊成立后,她凭借分配到的竹林和专业培训,创办了年产值约200万元的竹笛厂,“以竹为足”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竹子要长得旺,笛声更要传得远。紫荆村党委书记鲍明远介绍,当地成立了行业协会,打造“中泰竹笛”区域公用品牌,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依托竹笛夏令营、笛箫文化公益课堂、竹笛人才文化艺术交流周等活动,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节苦竹富了一方百姓。如今的紫荆村在新乡贤助力下,从单一产业走向农文旅融合,从家庭小作坊走向共富大工坊,成为集产、学、研、游于一体的“中国竹笛第一村”。(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疆今年夏粮收购工作准备就绪 推广线上预约收购
- 长江难渡,一个抵御草地贪夜蛾的中国故事
- 广州增城早熟荔枝“三月红”大量上市
- 外交部发言人介绍中国-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启用情况
- 商务部、科技部修订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 交响套曲《黄河》在山西壶口瀑布实景首演
- 女子吃霉变花生险丧命!真凶公布,它比砒霜还毒
- 四川绵阳一货车撞上路边房屋致10人受伤
- 亚洲金融论坛嘉宾倡加强多边合作 管控金融挑战
- 旅游板块首份中报出炉 九华旅游业绩大幅扭亏
- 19万市民走出家门履行植树义务
- 2021广州米其林指南发布 104家餐厅入选
- “民歌大观”唱响大理南涧 歌声诠释多彩民族文化
- 《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开启 展现八闽千姿寻“福气”
- 春运途中如何缓解疲劳?运动大咖支招
- 从ESG报告看央企担当:中国绿发争当低碳建筑产业链“链长”
- (经济观察)中国四大银行公布年度“成绩单” 不良贷款率齐降
- 央行新增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支持12省(区、市)防汛抗洪救灾及灾后重建
- 抗日题材儿童小说《太行小兵》新书出版发行
- 外媒:黎巴嫩贝鲁特国际机场航班被取消或推迟
- 热门推荐
-
- 欧盟开通“空中走廊”向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 斗鱼一季度财报发布:生态运营提质增效,创新业务持续爆发
- 全球仅千只!在哀牢山邂逅“世界上最神秘的鸟”
- “世界非遗”粤剧壮乡焕新生 新潮演绎走向东盟
- 年度热词中的时代印记与社会景观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探寻秦巴山区古梯田“长寿”秘诀
- 游客进出影响出行 家门口成网红地如何避免打卡变打扰?
- 货品结构不断优化 中欧班列助力我国外贸稳步增长
- 商务部:对镓锗相关物项出口管制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
- “马路菜场”进“新居” 上海“疏堵”有度平衡市容管理和民生需求
- 特朗普乘坐飞机因机械故障被迫改道 竞选团队发布视频
- 民族舞剧《丝路花雨》:赋敦煌乐舞以当代生命
- 求职不成反背债 培训贷骗局亟待整治
- 被轻视的带状疱疹
- 吉林延边:活态传承令非遗生机勃勃
- 现象级作品经验何在——以好剧本打造好剧
- 前三季度湖南存贷款总量双增长 主要金融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 宁夏首批老年人赴闽开启旅居养老
- 锦绣中国年|透过数据看“热度” 全国多地旅游市场迎来开门红
- (经济观察)系统性风险怎么防?专家列出五大重点关注“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