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治理大城市病重规划保均衡
新加坡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是城市国家的典型代表,总面积约72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60万,人口密度约为7800人每平方公里,以其得天独厚的热带自然条件而宜居,以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和主要航运与空运交通枢纽而引人瞩目,以城市规划具有前瞻性和治理井然有序而闻名于世。
新加坡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居住人口却在不断增加,如何精心规划和充分利用好土地资源,建设“美丽整洁、秩序良好、生活便捷、运作高效”的城市,是政府长期以来科学规划与有效治理的重大课题,也是政府思考如何克服“大城市病”的着力点。立足现实,规划着眼长远,标准追求高新,建设均衡发展,管理精益求精,是新加坡改善和克服“大城市病”的主要做法。
新加坡立足客观现实,用先进理念规划城市布局。新加坡人口密度在全世界排名靠前,却基本没有出现大城市普遍存在的人口、建筑和交通拥挤不堪,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这主要得益于政府部门极具前瞻眼光的规划理念和实践。新加坡提出“环状城市和新市镇建设”统筹并重的城市发展思路,科学合理确定城市结构和功能布局。如在南海岸中部建设国际性的经济、金融、商业和旅游中心区,在西部布局重型和化工工业,在东部建设国际机场及配套工程与设施,在快速交通走廊沿线建设有居住和轻型工业功能的新市镇,并据此建立起相应的交通结构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既实现了区域功能分工,又能适度综合发展,避免各区域之间对交通和居住等资源的过度需求。
新加坡合理分配资源,确保各区域同步均衡发展。新加坡政府在城市总体规划框架基础上,十分重视新建区域的居住、医疗、教育、商业、餐饮、娱乐和交通等方面的资源均衡分布,统筹发展私宅和政府组屋,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居住需求,建立标准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是新加坡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的重点,注重形成“区域中心—次区域中心—新镇中心”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新镇还按规模设置“镇中心—社区中心—邻里中心”等,在各级中心依据人口规模和布局配置了相应等级、规模和功能的基础设施,民生问题基本可以就地就近解决,从而尽可能减少人们的交通出行,有效防止“大城市病”的产生。
新加坡政府打造现代交通,构建便捷高效的路网体系。新加坡拥有约90余万辆汽车,土地面积大约是上海市的十分之一,城市交通能够井然有序,主要得益于城市综合交通网络的规划及建设,以及现代交通方式的统筹推进。新加坡的道路规划综合了放射状和方格路网的优点,路网骨架呈蜂窝状(环形放射)结构,路网密度高和便捷性位居世界前列。新加坡道路由“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城市快速路以及市政道路”四级路网体系构成,实现了以地铁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协调发展。地铁系统几乎涵盖城市主要区域,作为交通主动脉确保了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总体稳定。同时,在大型交通枢纽设施周围高密度建设“住宅—商业”小区,交通场站一般设置在各级中心区和人流密度较大的区域,在方便人们集散和出行的同时,减轻了城市交通总体压力。
优化生态环境,着力打造宜居乐业花园城市。新加坡政府特别注重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充分开发,确保留存大量的原始绿地和生态发展空间,努力减少和避免因建筑群增多带来的拥挤感和压抑感,以及发展工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各类污染和破坏。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新加坡注重合理布局项目开发和建设的同时,着力打造具有现代感和时尚风格的工程,注重推进城市的立体化和多维度绿化,积极推广和使用清洁能源及绿色产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降低碳排放、减少污染源头和噪音,打造绿色宜居和空气清新的生态环境。新加坡市内占地20公顷以上的公园有40多个,占地0.2公顷的街心公园多达240余个,有建筑群的地方出门不远就一定有公园和居民活动的空间,这是政府长期坚持绿色发展战略和注重保护生态系统的具体成果。
在新加坡,健康生活,绿色出行,打造美丽、清洁、有序和宜居新加坡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民众也积极配合执行政府为治理城市病所推出的各项举措,共同将新加坡打造成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国家。(经济日报 蔡本田)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我国扎实推进全社会节能降碳 绿色消费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乘势而上打造冰雪经济高地
- 避暑旅游正当时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奠基之作
- 菲律宾马尼拉中央邮局大楼发生火灾已致5人受伤
- 这是对生命的侵害!日本民众抗议核污染水排放入海
- IFF发布《2024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中国科技金融发展前景广阔
- 日媒:2023年美军舰艇在日本入港12次 为近十年最多
- 揭阳电商快件“搭高铁”2小时直抵深圳
- 北京将塑造特色花园式功能区
- 戒掉坏习惯 给骨头“加把劲”
- 中国经济开局良好提振全球信心 国际社会对中国高质量发展充满期待
- 投资与消费唱响今年经济主旋律
- 美国去年12月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0.6% 高于市场预期
- 秘鲁钱凯港至上海港航线首船进港 2万余吨水果引关注
- 《策展人手册》:揭开“策展人”的神秘面纱
- 台胞参访内蒙古:优秀文化不分地域
- 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拉萨慰问演出
- 普京称俄罗斯一直愿意进行谈判:“政治是妥协的艺术”
- 电子年货让年轻人买回属于自己的年味
- 热门推荐
-
- 南航新开、加密多条阿勒泰航线
- 上海春节后首场综合性大型招聘会新行业受青睐
- 打造“超级工人”,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
- 海峡两岸(绍兴)数字产业合作区揭牌运行
- 长江中下游预报超警幅度增加 长江水利委员会会商优化三峡调度方案
- @所有人 公共场所请做好个人防护
- 郑州今年累计开通16条国际客运航线 拟加密郑州至首尔航线
- 亚美尼亚总理将缺席独联体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各地区各部门建设重大工程 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 中国文化出海“新三样”:本土美学圈粉世界
- 新疆奇台辣椒基地丰收景象正旺
- 东盟青年代表齐聚广西柳州 探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
- 国内首个治疗法布雷病rAAV基因药物临床研究在成都启动
- 打年糕、吃火锅、买年货……多地举办特色活动迎新春
- 3·15:拒绝行业潜规则,一起放心消费
- 中国版“天空之镜”开园50天 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
- 职工医保费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国家医保局辟谣
- 福建省集中销毁各类毒品、制毒物品共计8.86吨
- 单眼盲人:不算残疾人,也无法成为普通人
- 《长三角地区人乳库运行管理专家共识》上海启动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