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旺季“日入千元”,空调安装师傅的苦与乐
7月,河南郑州多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连续高温让空调安装师傅成为“最难约的人”。33岁的苏宁帮客师傅杨帅印已连续十五年“夏日送清凉”,每年五六七三个月份都是他最忙碌的时间,一面是“脚不沾地”的高空作业,另一面则是“日进千元”的确定性收入。虽然年均安装超1000台空调,但他却是“离空调最远的人”。
手持近20斤钻孔工具,悬空完成“硬核”安装
每天早上6点左右,杨帅印和搭档开始一天的工作,他们会前往郑州帮客中心获取当天的作业订单,再按照顾客要求将上门时间精确到分钟。刚刚过去的7月,杨帅印和搭档在郑州金水区和二七区完成了近300台空调的安装,无论是24小时安装完成率,还是用户服务满意度均保持满分战绩。每年高温季空调安装任务重,杨帅印和搭档完成的安装量占比全年总安装量的6成以上。
7月20日,杨帅印接到一份特殊的订单。一位住在老小区高层的顾客需要装空调,由于外墙很厚且没有能放置空调的平台,安装师傅需要长时间无支撑吊在外墙,作业难度很大,年轻师傅纷纷打起“退堂鼓”,最终杨帅印接下了任务。“室外四十多度的高温,墙面都被晒得滚烫,汗如雨下衣服就没干过,感觉人被晒透了”。在安装现场,他双手攀住窗框,将双腿伸到窗外,再慢慢转过身体拿起近20斤的钻孔工具稳稳地完成了安装。
15年安装生涯,杨帅印经手安装的空调也从大金、日立、三菱重工等合资品牌变成了美的、海尔等国货品牌,不变的是他的服务初心,“三分产品七分安装,无论行业如何变化,安装都是空调交付的关键一步”。每当安装中遇到棘手的问题,当地门店便会联系他去跟进处理,技术过硬、有责任心让杨帅印得到了门店和顾客的一致好评。
身家性命,都拴在一根安全绳上
“第一次在楼外高空作业时,整个身子都使不上力气,腿肚子都发软,朝地面望去只觉得头晕目眩”,第一次高空作业至今记忆犹新。18岁时,杨帅印离开周口老家开始“打拼”,空调安装一干就是15年。最艰险的一次,“脚底突然踩空,一下子从16楼下坠到15楼”。如今,他能熟练地在楼外移动,灵活地在狭窄的安装平台腾挪辗转完成钻孔、穿管。
即便工作多年,家里人最担心的还是他的安全。“每次家里打来电话,都会叮嘱一定要小心”,杨帅印说,安全永远排在第一位。每次需要外墙作业时,他都会用心穿戴好安全装备,把安全绳绑在最牢固的地方,再三确认后再继续安装。“我的命就拴在一根安全绳上,哪怕只是有轻微磨损,我也会毫不犹豫换一根”,杨帅印说道。
高温旺季,杨帅印和搭档每天会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有时候遇到特殊情况,顾客着急用,条件允许的话,再晚点我们也会把当天活做完”。最多的一天,他和搭档一口气装完了15台空调。高强度工作,让杨帅印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干完活回家冲澡,“基本上回家倒头就睡”。有时候忙着安装赶进度,午饭都顾不上吃,杨帅印笑着说,“虽然自己装了上万台空调,却成了离空调最远的人”。
服务行业认可度提升,家人生活变得更好
杨帅印介绍,空调安装行业普遍是“师徒配合”,老带新是这个行业的传统。工作15年至今,已有6位徒弟顺利出师。他回忆,刚进入这个行业,也曾经历坎坷。在学成出师的第二年,杨帅印和另外一位刚出徒的搭档,入户安装一台空调,打孔始终看不到外面的光亮,后来才知道打孔的位置放着对面业主的空调外机。初出茅庐的这段经历,让他在职业生涯中不断锤炼的自己的基本功。
如今,杨帅印已经熟练掌握打孔、焊接、配电等工作技能,并拥有多项从业资格证书。在服务能力不断进步的同时,杨帅印也感受到了这个行业的变化。他提及,“曾经空调维修行业由于收费混乱,顾客总是担心会踩坑,对安装工程师也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如今,苏宁易购建立了透明的服务收费标准,消费者在安装前就能知晓收费内容,并在服务结束后进行评价反馈。“为用户服务时不需要过多解释,顾客对我们的信任感也提升了”,这种变化让杨帅印在服务时也会更有底气。
从周口农村老家走出来,刚过而立之年的杨帅印一路完成结婚生子,靠着一技之长在城市有了一席之地,“旺季的话,平均单天收入在1000元以上”。谈及现状,杨帅表示,苦点累点是常有的事,既然选择就要做好。随着苏宁易购818十周年大促开启,杨帅印也准备开始新一轮大忙,顶着烈日爬楼攀高送清凉的同时,他也在为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李佩霞受贿案一审开庭
- 12月25日央行开展192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跨境专家:鼓励全托管平台做中国制造的“销售合伙人”
- 美国波士顿发生枪击事件5人受伤 警方仍在搜寻枪手
- 青海格尔木:有机枸杞出口连续13年全省第一
- 大山深处“守路人”:毫厘之间写担当
- 2023年“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马来西亚决赛落幕
- 肺癌再成深圳最高发恶性肿瘤 去年发病9709例
- 美国政府关门危机在即,将如何影响亚太裔?
- 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交通运输部:5月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 第六届中国(克拉玛依)国际石油天然气及石化技术装备展开幕
- 外媒:以军称对加沙中部努赛赖特地区的哈马斯发起袭击
-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已基本建立 全国共划定三类单元44604个
- 妻子患病不能怀孕,法院驳回丈夫撤销婚姻起诉
- 校外培训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布 教研人员禁止从事校外培训
- 塞罕坝60年 原创歌舞剧《情系塞罕坝》巡演活动在河北承德启动
- 深化应急体制改革 广西初步形成多层面配合森林扑救力量
- 长春成为东北第四座日供电量过亿千瓦时城市
- 两部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支持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
- 热门推荐
-
- 智利森林火灾已造成至少13人死亡
- 中国经济学家:全球经济走上对抗混乱失序的“熵减”之路
- 上海人民电器厂110年:百年征程,高品质服务国家战略
- 杭州灵隐寺:从未开通或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网络平台开通商户号
- 全球“巨无霸”集装箱船从江苏出江试航
- 核酸药物研发加速 学科融合迫在眉睫
- 中国与南非汽车业合作前景广阔
- 创新不止,以“质”行远 第49届JINHAN FAIR闭幕 第50届十月举办
- 中新真探:按摩能使卵巢功能不下降吗?
- 卡游的考题:大单品依赖与未成年沉沦
- 湖北警方打掉制售假酒团伙 涉案超2000万元
- 寻味 “天水麻辣烫”
-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满八个月 产品数量达674款
- 沪喀两城联手 产业援疆向规模化、科技化发展
- 多家银行宣布:信用卡少还100元内视同全额还款
- 蒙古国一油罐车爆炸引发大火致6死14伤
- 高校院所去年科技成果转化总合同金额突破2000亿元
- 深圳与塞尔维亚贸易规模持续增长 前四个月同比增31.8%
- 深度关注丨揭开“安全卫士”虚伪面纱
- 如何管住那些不该制定下发的“红头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