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底 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分支机构超万家
本报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王昊男)记者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截至去年底,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数量突破1万家。
京津冀三地科技部门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数据显示: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由2013年的3176项增长至2023年的6758项,年均增长率7.8%;成交额由2013年的71.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48.7亿元,年均增长率26.5%。
三地科技部门始终保持高频次定期交流,形成协同创新工作机制,签署《共同推动京津科技创新合作协议》等一系列框架协议。
高起点推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建设,组织11家中关村集成服务机构入驻园区,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高水平推进天津滨海、宝坻和河北保定中关村合作园区建设,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4990家,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注册企业1529家,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注册办公企业362家。
持续推动基础研究合作。三地签署《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合作框架协议》,累计投入经费8700余万元,资助177项基础研究合作项目,连续举办9届京津冀青年科学家论坛。加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力度,推动1.43万台套、原值近150亿元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
三地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协同推动京津冀高精尖重点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3)》,形成科技成果供需清单机制,建立三地共享的分层次、分领域企业需求库和以需求为导向、面向三地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库。(人民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21届东博会将于9月24日至28日在广西南宁举行
- 国家发改委完善成品油管道运输价格形成机制
- 202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发布 世界中国学研究等入选
- 核酸药物研发加速 学科融合迫在眉睫
- “世界杂交水稻发源地”湖南洪江市打造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
- “智”绘“丰”景 穰穰满家 科技赋能为希望的田野绘就稻香金秋
- 第三次“误杀”,肖央有点忐忑
- 文明对话 和合共生|让“读懂中国”成为一场双向奔赴
- 【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和合圣地奋力向前
- 通讯:“东数西算”下的内蒙古寻求改变
- 济南推出300余项文旅活动 邀海内外游客“泉”在济南过大年
- 郑永年、谢丹阳等专家学者羊城共议科创赋能高质量发展
- 5名同胞恐袭中遇难,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强烈谴责
- 管道设计院联合发布一油气储运人工智能大模型
- 重庆2023年将为近18万名适龄在校女学生免费接种HPV疫苗
-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文化强国建设加力提速
- 一场持续17年的英语早读 发生在这个“世界超市”
- 国家统计局谈中国经济走势: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 中新健康|可休两天!多省份规定“痛经假”
- 国轩高科德国工厂首款电池下线 助力欧洲能源转型
- 热门推荐
-
- 1600年古堡邀客品地道“中国年”
- 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十周年大会召开
- 中央民族乐团携手贵州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 送文化、科技进红色小镇 湖南“三下乡”活动问需于民
- 以文化人赓续传承 电影《金色少年》全国首映
- 以色列媒体:以军缩小在拉法以东部队规模
- 五一假期江西累计接待入赣游客596.22万人次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全国秋粮收购超过6000万吨
- 山东烟台推动老城更新 芝罘湾畔将现“未来之城”
- 带给我们“好心情”的她,为何因抑郁离开……
- 万玛才旦逝世一周年,“没讲完的故事”都怎样了?
- “龙贸通”中俄国际物贸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
- “中国长三角——巴尔干半岛生物医药国际技术转移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启动
- 进博会交通保障誓师大会举行:新增外卡支付等服务
- 下沉市场增长迅猛 上半年苏宁易购零售云销售增长42.5%
- EyeShenzhen(爱深圳)多语种网站试运行
- 乐见更多 “骑手友好社区”
- 甘肃“绣郎”穿针引线绣“敦煌”:千年刺绣技艺探传承新径
- 中国好剧“出海”东盟 架起民心相通之桥
-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搜救出被困人员40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