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有建行丨“金玉良缘”情牵姑苏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作为一家国有银行,建设银行参与、培育、见证,金融活水灌溉滋润千行百业,发现、帮助、陪伴越来越多的“匠人”,从不进则退、不强则弱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洪流中勇立潮头。“稳”的基础在不断加固,“进”的动能在不断集聚,这是“国有大行”的时代使命。为此,“今日建行”特开设《行行有建行》专栏,呈现建设银行以久久为功的金融之力,与各行各业携手共进,焕发新动能、闯出新天地的生动实践与盎然生机。今日推出第一篇《“金玉良缘”情牵姑苏》,讲述建行苏州分行支持下的玉雕行业。
“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宋应星曾于《天工开物》一书中盛赞苏州玉工。作为中国最著名的玉雕加工中心,苏州的琢玉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至唐、五代时期,苏州已经有了关于琢玉工坊和知名艺人的史料记载,并于明清两代步入黄金时期,凭借“空、飘、细、巧”的工艺特色名满天下,引领了“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的全国时尚风潮。
时至今日,苏州十全街东段、园林路、专诸巷一带玉雕作坊林立、名家巧匠云集、美玉珍品荟萃。立于其间,仿佛可以听见古时比户相连的“沙沙”琢玉声,又或许能看到当代苏作匠人与建设银行苏州分行“金融匠人”奔忙于非遗传承道路上的匆匆身影。
支持工匠创造,铸匠心、雕玲珑
“是盏,是中华缠枝薄胎玉壶!”2023年夏天,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遍全网,影片中清隽玲珑、风神别具的小玉壶原型,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玉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俞挺的作品。
作为当代玉雕器皿创作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俞挺主攻薄胎器皿雕刻,该技艺在外型设计上追求胎壁薄如蝉翼、纹理古朴细腻,每一件作品必须经过选料、设计器形、出坯、掏膛、设计花纹、撩面、再次掏膛、打磨抛光等一系列环节,制作周期较长,代表了国内玉雕工艺的最高水平。
正是看到薄胎雕刻代表的苏作工艺对技艺水平和审美心性的较高要求,苏州分行基于苏作匠人们的行业特点,打造出“苏匠贷”,致敬匠心、呵护文脉。俞挺笑谈说,“这是一年前我跟建行工作人员聊天时了解到的,是针对我们这些手艺人推出的一种经营贷。”提前申请办理,贷好额度,想用时快速到账,等后续资金周转过来,钱可以随时还——“苏匠贷”的使用逻辑让俞挺很感兴趣,“我当时一听,说这个好啊,给我办一个,到时候我买材料缺钱时可以用,后来有需要就经常用。”他还推荐给了身边的师兄弟们,“这是非常贴合我们这些手艺人的金融产品,办理速度很快。先办一个,平时用不到就先放着,有需要时就可以直接用。”
在传承和发扬玉雕技艺的道路上,俞挺始终尽心竭力。他还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苏州玉雕的推广与宣传。在苏州新区支行的艺术空间和苏州东渚支行开办的活动中,俞挺向更多的银行客户推介传统文化与工艺作品,“涉及到传统文化这一块的银行不多的,建行就很了不起,我与建行的合作十分愉快。”
助力文化传承,共创新、同发展
大国气象青绿千载,匠心倾注和合承脉。玉雕文化作为苏州最响亮的“城市IP”之一,以器载道,由物至境,将苏作技艺的至工至巧与苏匠精神的至善至情融于江南的人文盛景。
“像俞大师这般坚守苏作精神,始终致力于苏州玉雕传承创新的‘宝藏匠人’还有很多。”在苏州沧浪支行,大家谈起玉雕工匠来如数家珍,“无论是苏州玉雕界的首位‘国大师’,还是来自中国玉雕第一镇、融贯南北技艺的赵氏兄弟,与这些非遗文化传承者的接触交流,让我们感受到很强的使命感、责任感,为我们履行大行担当增添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受大环境影响,国内外市场对于玉石的需求出现下滑。再加上玉石原材料供应量的减少,也直接影响了市场供需和价格。为了更好地帮助玉雕行业的工匠老师,我们积极走访联系,希望能与行业建立起深入的合作关系”,沧浪支行负责人介绍说,这些也将为苏州分行后续整合集团资源,强化产品适配与服务创新,围绕产业可持续发展、人才系统培育等方面开展攻坚突破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让苏州分行能以“金融匠心”更好地涵养苏城文脉生机。
浸润江南文化、立足资源禀赋,苏州分行正在着力打造文旅特色网点,将包揽非遗文化、通达名胜古迹的十全街作为深耕文创产业、发力文旅经济的重要阵地。
胸怀国之大者,承文脉、增自信
琢磨百越千秋渺,源头活水一棹轻。兴者襄见,以玉会友,匠人大师非常珍惜每一次的创作和探索,因为无论是古代技法与流行审美的碰撞,还是南北甚至是中西文化的对话,亦或是玉雕产业与金融行业的融通,都会成为传承不断层、创新不间断、发展不止步的强劲支撑力。
苏州玉雕走出国门,在海内外引发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凝结起了无数中国网友的文化情怀和民族期待,向世界传达了精巧绝伦的中国技艺,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日积月累的辛勤付出。
不止于“苏匠贷”,苏州分行一直以来持续深化特色产业金融支持,不断开拓创新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未来,苏州分行将持续助力苏州地区文化品牌和特色传统工艺,秉持“守正创新、向上向善”的匠心情怀,与姑苏文脉感应相通,润物无声汇入源远流长、奔流不息的中华文化,以有温度、有情怀的优质金融服务为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贡献建行力量。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内蒙古10个盟市集体降雪 民众出行遇阻
- 广西“雷锋街市”延续近60载:老少志愿者接力传承
- 土耳其一天发生两次7.8级地震
- 收录近500幅优秀作品 《你好,插画》新书在广州首发
- 网络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二次启航
- 美国孟菲斯市发生枪击事件致2死6伤
- 2024年宁夏首批进境新西兰活羊搭乘国际货运航班落地银川
- 南非国庆日暨南中建交25周年庆祝活动在京举行
- 通讯:“童话小城”阿尔山让外界叹服的秘密
- 大热天这些“加湿”行为千万莫做
- 机器人靠新的“人工记忆”帮你找东西
- 土耳其商界人士:“一带一路”铺就繁荣之路 中土合作前景光明
- 河南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保护黄河“豆腐腰”
- 第二届北京国际舞蹈影像季以“合”为本构建舞蹈影像新生态
- 洪涝灾害已致江西36.5万人受灾
- 专访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文学因时而变,茅奖本身亦是记录书写
- (新春走基层)探访环重庆北站消费圈:变“过境式消费”为“目的地型消费”
- 星空有约丨今年春节为啥这么早?看看闰月就知道!
- 广东出台海洋牧场项目用海选址及控制标准
- 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召开专题会议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热门推荐
-
- “两新”惠企利民 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稳健动能
- 粽子寓意高中?考生能吃粽子吗?营养学家这样说
- 马来西亚简化中国公民入境措施
- (经济观察)中国宁夏葡萄酒何以“香飘世界”?
- 喜剧明星阵容 《我家娶了花木兰》将迎大结局
- 大藤峡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全部单位工程通过验收
- 第八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河北·沧州)现场赛开赛
- 孩子频繁眨眼、揉眼,眼睛干涩……小心干眼症 | 呵护眼健康
- 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河南安徽湖北等地部分地区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 《蓟州疑云》回归剧场 重拨千年疑云再燃观众热情
- 彩色“假发片”正流行,真香!
- 造谣“某小区两人因吵架互殴导致一人重伤” 一网民被行政处罚
- 国家能源局:11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1.6%
- “玩”在服贸会:看传统文化“拥抱”现代生活
- 韩媒:韩总统批准拘留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
- 1000万辆次!开通5年多 港珠澳大桥这份成绩单请签收
- 国家医保局:440个药品通过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初步形式审查
- 两岸夫妻携手走丝路:情牵两地 见证陇原巨变
- 《“一带一路”手册》多语种图书发布
- 山西举办“山西文学盛典·赵树理文学奖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