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出版四十周年发行近千万套 2022修订新版面世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中新网北京8月22日电 (记者 应妮)“一入红楼梦不醒,常做红楼梦中人”。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红楼梦》问世近二百七十多年来,被各层面读者广泛阅读,并由此产生专门的研究学科,蔚为大观。人民文学出版社日前联合中国红楼梦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在京举办了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出版四十周年纪念暨2022年修订新版发布会。
专家:历次修订来之不易、来日方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第一版校注组专成员吕启祥参与了历次修订,她用“来之不易”和“来日方长”来总结历次修订工作。
她表示,从《红楼梦》的版本史来说,都知道这是一本没有最终完成的巨著,争议也一直有很多。因此这次修订主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尊重底本。比如不用“欠情”而是用“见情”,不用“服侍”用“伏侍”,不用“慢说”而用“漫说”,不用“持诵”而用“持颂”,不用“闻得”用“闻听”,不用“居住”用“住居”,不用“轻易”用“容易”,不用“口角”用“角口”。如果底本是能通的则尽量恢复底本。二是改正原著当中的一些错误,适当增加一些条目。
此外还有改回去的,她举例原著中黛玉湘云中秋联诗情节中,原来曾是“冷月葬花魂”,后来修订改成“冷月葬诗魂”,“这次又改回去,我们的理由是葬花魂和葬花吟是呼应的,也和前面的‘寒塘渡鹤影’对照。”她强调,很多校注组成员已经故去了,所以这次是局部的修改,主要是依据底本和改正错误两个方面。
从“来日方长”说,吕启祥坦言,因为《红楼梦》的版本很复杂,校订的原则要看本子真伪、它的早晚和优劣,把这几方面结合起来考虑,出于对本子源流认识不同,所以有不同的见解和不同的取舍。举例来说,比如林黛玉的眉眼,庚辰本为“两湾半蹙蛾眉,一对多情杏眼。”吕启祥认为,这个版本不好,所以出版的时候没有取这个,取了另外一个本子里的“两湾似蹙非蹙冒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后来又改为“两湾似蹙非蹙冒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把林黛玉多愁、多泪的特征概括出来了。在她看来,以庚辰本为底本是有很多优点的,但是它的文字不一定好,而且也有很多错误地方。
另一方面,《红楼梦》的读者现在是空前增长,其中有很多深度阅读者,也会有人对版本有兴趣,“所以今后版本研究不再仅仅是专家的事,只要有兴趣肯下功夫,读者也可能成为校勘家,都能对版本发表自己的意见。”此外,《红楼梦》是百科全书,衣食住行、诗词曲赋、天文地理都有,哲学的、美学的、宗教的、民俗的都在里面,吕启祥直言,《红楼梦》的注释很难做好、做精,“我们因为闻见有限,所以很多意见这次没有采用,因为我们觉得这个还是要经过研究,要慎重考量,这也是今后可以提高的空间。”
校勘《红楼梦》本子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2022年修订工作召集人张庆善自问自答,就是更接近于曹雪芹原著的面貌,给广大读者提供最好的通行本,“前辈们做的工作令我们敬佩,他们做到了。当然学无止境,今后还要不断地修订。”
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累计发行近千万套
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介绍,人民文学出版社是新中国第一个出版《红楼梦》校注整理本的出版机构。从1953年开始,国人阅读的《红楼梦》通行版本几乎都是人文社版本。1982年3月,署名“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红楼梦》正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并成为向全国发行的《红楼梦》通行读本。又简称为“新校本”、“红研所校注本”。这一版本凝聚了冯其庸等二十多位红学专家历经七年的艰辛工作成果,是一部底本精良、校勘精细、注释丰富的优质版本。
他透露,从1982年到现在,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的各种版本形态,从最经典的平装本到近些年推出的精装珍藏本、大字本、有声版等都受到读者的欢迎,累计发行近一千万套,成为当前在读者中影响最为广泛的《红楼梦》读本。“2022年初版四十周年之际,原校注组专家和中国红楼梦学会、红楼梦研究所相关学者,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一起对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进行了全面梳理修订,推出了修订新版(即第四版),以期以更完善的面貌向读者大众传播《红楼梦》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红楼梦》电视剧的“贾宝玉”扮演者欧阳奋强与会场连线。他回忆,当年著名的戏剧大师吴祖光曾跟王扶林导演说,如果贾宝玉这个人物让男演员来扮演的话,这个演员在中国还没有“生”出来。吴先生的意思是说在中国要找贾宝玉这样干净气质的,又符合曹雪芹笔下的形象,又符合观众心目当中的贾宝玉的形象,当时是很难找到的。所以第一期学习班结束了,剧组还没找到贾宝玉的演员。“后来《红楼梦》已经开拍了,又办第二期学习班,让演员们更深入了解《红楼梦》,这时候贾宝玉还是没有找到。直到二期学习班都已经过了一半,剧组最后才找到我,又是试戏,又是试镜头等等,最后我才进入《红楼梦》剧组这个大家庭。所以我常说,整个剧组里面最有文化的是陈晓旭,最没文化的是欧阳奋强。”
在现场活动开始前,人文社通过云游方式直播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崇外大街磁器口东北角的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全貌,同时还在发布会现场布置了“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出版史料展”,首次展示了与该版本相关的珍贵手稿、征求意见稿、发稿本,1982年初版本和各个阶段的修订版本,并展示了部分校注组专家的影像资料。(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京郊绿水青山里的甜蜜事业:小蜜蜂如何成就大产业?
- 中国境内最大规模犍陀罗艺术展亮相故宫博物院
- 山东“晒”秋收家底享丰收喜悦 “晾”乡村振兴“成绩单”
- 中期协:2023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额同比增逾6%
- 多地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出台首周 市场反应如何?
- 男士专属理发店悄然兴起 商家有人欢喜有人愁
- 迈出新步伐丨突破三万亿GDP的城市如何再向前
- 未来产业新技术在北京科博会“各显神通”
- 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将于6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行
- 科技金融丨建行落地全国首笔科技创新再贷款
- 山东青岛探路绿色增粮 科技助力绘就夏日“丰”景
- 受海上大风影响 福州黄岐至马祖客运航线将停航
- 多国青年相聚彩云之南:用新思维、新方式保护世界遗产
- “国际中文日”活动在莫斯科举行
- 世卫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北美票房:2022年度北美票房收至73.66亿美元
- 冷空气袭闽 福州马尾至马祖“小三通”客运航线停航
- 西北省区联合发布共建西北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合作倡议
- 11家股份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或为LPR下调提供“缓冲垫”
- 加拿大阿片类药物滥用问题持续恶化 日均致死22人
- 热门推荐
-
- 我国氢燃料卡车驶入长途运输“快车道”
- 拉林河洪峰段9日8时左右将全部进入松花江
- 文化中国行丨打卡友谊关、东兴口岸逛吃 来这体验“一步跨两国”
- 《窃听风暴》导演:电影不需要任何无聊的时刻
- 探讨国际视野下的文物保护 第六届太和论坛在故宫博物院举行
- 捡漏“纪念币”?小心上当受骗
- 遇见非遗|喀什木雕:雕刻岁月静好
- 哈里斯选择明尼苏达州州长沃尔兹为其竞选搭档
- 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启夏季文旅商融合消费季 超百场活动上线
- 浙江发布中国首个龙井茶国家标准样品
- 中国昆虫学会科普教育基地落户内蒙古宁城县
- 外贸成绩单彰显经济活力
- 【人民城市·温情中国】山西太原社区食堂 小餐桌服务大民生
- 广西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助企业销售超229亿元
- 主干网核心节点最高带宽提高到1.2T 我国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试验能力稳步提升
- 中外学生相聚岐黄沃土汲取浩瀚古籍的精髓本元
- “遇见古埃及:木乃伊文物特展”在成都亮相 神秘木乃伊开启千年不朽之谜
- 西南华南降雨明起再增强 北方或迎大范围高温晴热天气
- (经济观察)中外金融高管热议中国资产 配置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 中国信通院发布《数字信任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