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温情中国】山西太原社区食堂 小餐桌服务大民生
央广网太原12月7日消息(记者张洁 见习记者张晋鹏)“我父母70多岁了,我们白天没时间给他们做饭,就让他们来社区食堂就餐,父母吃得开心,我们也放心。”家住太原市迎泽区的李女士告诉央广网记者。自从家门口的社区食堂开业后,平时忙于工作的李女士,不再需要为父母按时吃饭的问题发愁。
民以食为天,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的社区食堂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城市各个角落。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底,太原市社区食堂总建设面积达到5.2万平方米,服务总人次约1000万人次。“一餐热饭”不仅解决了人们忙碌生活的后顾之忧,更提升了市民生活的幸福感。
社区食堂 汇聚市民三餐烟火气
初冬时节,央广网记者来到太原市迎泽区南官坊社区食堂,食堂大厅宽敞明亮,桌椅干净整洁,良好的就餐环境加上服务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让社区食堂更显温馨。
据介绍,南官坊社区食堂于2021年9月开始运营,占地面积740平米,服务周边多个社区,平均每天有300多人用餐。该社区食堂运营方为星级酒店三晋国际饭店,所有厨师及服务人员配置均和酒店相同。
“针对附近上班族,我们食堂推出了小碗菜系列,价格实惠,方便快捷。还有色香味美的砂锅菜系,例如铁锅醋浇羊肉、红烧大骨头等等。”南官坊社区食堂行政总厨苏大伟表示,为了服务好社区里的老年食客,食堂特别推出了大烩菜,食材口感软糯,清淡又营养。
记者看到,社区食堂里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就餐,他们表示由于工作忙没时间给孩子做饭,大人下班、孩子下课后,一家人就直接到家门口的社区食堂就餐,既卫生又营养。“我特别喜欢吃这里的糖醋里脊,味道比我家里做得还好。”太原东岗小学5年级的小戴同学对央广网记者说。
社区食堂,不仅吸引了大批年轻人,更让老年人有了解决一日三餐的“家”。“这里8块钱就能吃到品种丰富的套餐,味道好营养也丰富,省去了我们做饭的麻烦,在这里吃饭很幸福。”今年80岁的李大爷,住在南官坊社区,社区食堂的老年人套餐价格便宜、品种多样,他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吃饭。
记者看到,在用餐时间里,不少老年人会围坐在一起,边吃饭边唠家常,街坊邻里的情谊在这里得到巩固和加深。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底,太原已有近400家社区食堂,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布局均衡、主体多元、方便可及的社区食堂服务网点,并基本做到了社区居民有普惠,一老一小有补贴,特殊群体有优惠,堂食困难可送餐。
“社区食堂+”让适老服务零距离
在服务社区居民餐饮需求的同时,太原市“社区食堂+”模式也悄然而生,在上线的众多新功能中,社区食堂推出的各项适老服务,极大满足了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
走进太原市耐火西巷社区食堂,300多平方米的区域内,有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洗手池、无障碍卫生间、轮椅专座等设施,宽敞的就餐区墙上张贴着关于“家”的温馨话语,让人在就餐的同时感受到浓浓的家的氛围。
耐火西巷社区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社区老年人口较多,该社区食堂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不同于一般的外卖,我们的餐食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还更多承担着定时上门照看老人的工作。”耐火社区食堂负责人表示,他们已和周边30多位不方便下楼就餐的老人“结对子”,每日安排专人给老人们送餐。
在就餐时间外,耐火西巷社区食堂“变身”老年大学,开设瑜伽、模特、合唱、葫芦丝、书法、国画等课程,成为老年人休闲的好去处。“这么冷的冬天,我们在外面吹葫芦丝,葫芦丝都会被冻裂,多亏了社区食堂,给我们提供了温暖的环境,我们感到很温暖幸福。”家住耐火社区的李阿姨告诉央广网记者。
此外,耐火西巷社区食堂还通过社区食堂+医养结合,将社区食堂与日间照料中心康养功能充分融合,为就餐人群提供营养风险评估、营养解读和营养指导,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充分利用日间照料中心配置的康复资源,深度开展中药疗愈、中医理疗、水中瑜伽等服务,打造家门口的健康营养食堂。
2024年,太原市持续开展社区食堂提质增效行动,围绕抓规范、保提升、创品牌,强化社区食堂运营管理,提升社区食堂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规范。太原市社区食堂协会副会长李莉告诉记者,下一步将把社区食堂助餐与日间照料、老年娱乐等多种功能整合,将社区食堂打造成集就餐、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场所,让小食堂变成市民生活的“第二客厅”。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从舌尖美味到中国卤味,周黑鸭做对了啥
- 中国歌剧正走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
- 中国A股电池板块周四走强
- 中医药国际化提速 一款创新中成药将被引进巴西
- 拜登:美方将就叙利亚过渡进程与各派别接触
- 国家海洋预报台:预计东海将出现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区
- 青海湖融化面积达湖体总面积十分之一
- 重庆通报“酉阳县粮食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大米问题”调查核实情况
- “国粹丹青——北京中轴线梨园文化专题美术展”开幕
- 柬埔寨政府与澜通云合作推动柬电子商务发展
- 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将投资13亿欧元在德国新建生产工厂
- 2024重庆秋交会线上开幕 推多项购房优惠
- 交响音诗《千里江山》首次亮相北京 致敬北京国际音乐节25周年
- (身边的变化)大兴安岭的守望者:一家三代守护“只此青绿”
- 探访江西上饶汽车试验场:“超级车道”创新引领智能交通
- 服务1700万视障群体优酷无障碍剧场作品已扩容至100部
- 海外大牌“入乡随俗” 联合天猫国际共推熊猫联名系列礼盒亮相进博会
- 兰州首单二手车通关出口阿塞拜疆实现“零的突破”
- 天津2024年大中城市联合春招活动启动 设新质生产力分会场
- 最新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评选增疼痛学、运动医学和罕见病学
- 热门推荐
-
- 广湛高铁佛山站正式开工 总投资逾百亿元
- 国家统计局:2023年四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9%
- 中通客车被预言涨停成真,交易所通报、企业回应
- 国家发改委安排1.3亿元支持闽粤洪涝和地质灾害灾后应急恢复
- 还得是你!余额宝走心短片把AI营销玩出新高度
- 北京海淀将高质量建设中关村综保区 加快特色产业聚集
- (进博故事)“进博认证”助外企扎根中国
- 广西男子捕捉野生鸟被抓 96只鸟类幸免于“烧烤”
- 国家防总针对浙江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 粤海铁路上不曾缺位的“藏蓝色”守护
- 五大特色展区 定向匹配 精准对接 第十二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模式再创新
-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小微企业享受税费减免9461亿元
- 加快全面绿色转型 让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 秦刚同法国外长科隆纳举行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牵头人磋商
- 多方持续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周边国家抗议声不断
- 拉萨警备区某团举行新兵入营仪式
- 2024广州国际时尚产业大会开启城市消费新格局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闻喜冬闲人不闲 金丝皇菊采摘忙
- 吉林市迎来鸟类迁徙高峰 环志监测站全部运转
- 重庆渝北一弃土场发生泥浆坍塌 致3死2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