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全球经济提供新动能(环球热点)
不久前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与会人士热议话题。如何加大创新力度、怎样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球经济提供动能,引发各方关注。
发挥创新主导作用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5G用户普及率超过50%……近年来,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让世界看到创新发展的活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本次年会设置了“科技创新”板块。“科技革命‘奇点’离我们有多远?”“生成式人工智能改变世界”“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未来”“‘创新、绿色、数智、融合’引领高质量发展”等分论坛上,与会人士热议科技创新对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巨大作用。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新质’就是要尽可能提高全要素质量,除了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外,知识创新也十分重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认为。
“我所理解的新质生产力,创新起主导作用。我们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在“‘创新、绿色、数智、融合’引领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董事长宋海良说。
“中国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也将科技创新成果融入现有的传统产业。这一转变有利于中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塑造发展新优势。”德勤中国区主席蒋颖说。
德国汽车供应商代表弗兰齐斯卡·普茨表示,中国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令人关注。在过去数年里,他们已经明显感受到了中国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未来这一趋势还将加快发展,德国企业也会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受益。
加快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些企业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一座座“灯塔工厂”以及一个个无人车间拔地而起。目前,在全球153家“灯塔工厂”中,中国以63家领跑,是世界上拥有最多“灯塔工厂”的国家。
机械制造企业三一集团拥有两家“灯塔工厂”,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突破,源于其业务实际需求和对市场变化的洞察。“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提高效率、提升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三一重能董事长周福贵在参加论坛时分享了一个案例:2019年正值销售旺季时,企业却遭遇生产瓶颈。原因是一台进口设备的产能只能满足实际需要的30%,如果再购买一台,要等待一年半的时间。企业组织工程师对设备电流进行分析,通过缩短等待时间、减少前道工序,大幅提升了设备产能,最终用一台设备实现了3台设备的产能。如今,企业对外销售的设备全部实现联网,确保了设备高效运行。
周福贵说,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续投入和创新,以客户需求和市场驱动为导向。
一道新能源是一家光伏领域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在行业迅速站稳脚跟。“我们把智能化、数字化作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基础。”一道新能源董事长、创始人刘勇介绍,企业通过与硬件设备商、软件开发商合作,打造智能化、数字化工厂,实现从原材料进场到产品出货的全过程数字化控制。“我们通过生产模式、经营模式创新,不仅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还能更好地服务客户。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论坛场馆边,花朵风机、光伏地砖等引发与会者的好奇。随着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启动运行,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所有场馆实现绿电自给自足,绿电供应超过43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5吨。
“绿意盎然”的年会,折射出中国绿色发展的蓬勃活力。与会专家与海外人士认为,中国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以创新融合转型、数字智慧赋能以及绿色低碳发展,有效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能。
东盟政府间人权委员会老挝代表永·占塔朗西认为,中国经济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稳步迈进,向更加注重生产力、效率和高质量的经济模式转型。中国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带动东盟各国共同发展,为地区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拓宽中外企业合作新空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一个主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改变世界”的分论坛挤满了听众,与会人士对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拓宽中外企业合作的新空间很感兴趣。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表示,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加大和中国合作伙伴合作,很多应用都可以具体落地,这些都是推动我们在中国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投资的重要部分。
澳中工商业委员会主席大卫·奥尔森表示:“中国是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因此,中国成功实现这一雄心规划(‘人工智能+’行动)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
苹果公司亚洲最大的门店近日在中国开门迎客;中国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渣打证券宣布正式开展业务……近段时间以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动作不断,跨国公司高管密集到访中国,在各地考察洽谈、对接合作。
30多年来,中国已成为阿斯利康的重要增长引擎和全球第二大市场。在过去15个月里,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6次来到中国。苏博科说,中国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促进健康产业整体升级,将为阿斯利康等外资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阿斯利康正在与中国创新企业和医疗机构携手合作,积极探索在巴西等新兴市场提供创新医疗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医药创新成果更好服务全球。“相信通过与中国伙伴共同努力,未来我们将在研发和生产高质量药品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惠及更多国家。”
张宇燕认为,在贸易全球化和加强亚洲合作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倒推分工专业化,实现创新提升和技术进步,并达到生产力整体提升。他建议推动一些双边或多边经贸协议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促进更多国家和企业参与到专业化的分工生产,涌现更多的创新机会,进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惠及各国人民。(本报记者 李晓宏 彭训文 汪文正)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机构称上半年商铺租赁有所恢复,购物中心租金止跌转涨
- 儿子涉嫌洗钱被捕,哥伦比亚总统:愿他反思错误
- 侨交会2023(巴塞罗那)智能科技展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
- 聚焦汽车设计CMF话题 宝马在中国举办第四届可持续发展峰会
- 韩国第一夫人被传唤调查!涉嫌操纵股价和收受名牌包
- 天气炎热,高温津贴怎么发?
- 要求德国总理“立即辞职”,马斯克掺和欧洲政治遭反击
- 人民财评: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 7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LPR为3.35% 5年期以上LPR为3.85%
- 情感机构如何套路失恋者?
- 9国艺术家在安徽黟县创作交流 用水彩表达徽文化
- 重庆举行巾帼助力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行动
- 银发族成网络诈骗目标 专业人士拆解多种诈骗套路
- 【地评线】飞天网评:让“工匠风”蔚成时尚,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建设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打造站城融合示范区
- (抗击新冠肺炎)西藏山南将梯度推进行业场所开放
- 上海电气聚焦硬核工业科技亮相2024工博会
- 加拿大原副总理弗里兰宣布参选自由党领袖
- 新疆兵团通过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扩大“朋友圈”
- 第十七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揭晓十大奖项
- 热门推荐
-
- 幸运彩友刮中“千里江山图”10万大奖
- 山西太原发力建设国家能源技术革命策源地
-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放首日4万游客进园 对服务不周致歉
- 中国科研人员发现一种抗癌蝙蝠
- 李庆丰:短视频成未成年人“隐性知识”的学习资源
- 民航业迈向提质增效阶段
- 跨时空、跨地域、跨种类文物齐聚辽博诉说“和合”文化
- (“一带一路”10周年)专访乌拉圭驻华大使:共建“一带一路”为乌中合作开拓新空间
- 江西省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 泰国企业冀借首届中国链博会拓展合作渠道
- 吉林舒兰灾后重整校园:静待读书声响起
- 专家揭秘子痫前期发病机制 早期预测有了生物学标志物
- 中央民族乐团《壬寅虎啸》唱片分享会举行
- “跨界养老”是种什么体验?这些老人已经享受上了
- 以称正制定对拉法的双重行动计划 巴称以军计划旨在驱逐巴勒斯坦人
- 日兰高铁庄寨至兰考南段按图试运行
- 俄罗斯游客重返三亚 钟情大海和中医疗养
- 第七届杭州国际日开幕 国际“朋友圈”扩容
- 19.4亿人次、8亿元、增长48.1% 多组数据勾勒假日经济“活力图景”
- 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年会召开 抗议者呼吁采取措施管控枪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