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癌细胞? 院士说对,但不必过分担心
◎本报记者 张佳星
每年的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在“防癌的真相”癌症早筛科普直播上,多位肿瘤防治领域的院士大咖直接解答老百姓心中最关心的问题。
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真的吗?
“每个人身体里都有癌细胞”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的机体每时每刻都和不少致癌因素发生着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身体里DNA的不稳定、导致细胞的转化。”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詹启敏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癌变会不断地产生。
詹启敏同时表示,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不用担心,因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免疫监控系统,在体内出现单个癌症细胞时可以不断清除。所以保持良好心态可维持体内的平稳状态,达到免疫体系的最佳状态,通过好的手段去早筛早诊,发现早期癌症或者癌前病变,及时识别、清除癌细胞。
癌症遗传是“宿命”吗?肿瘤体质的说法科学吗?
在现实中往往发现,有的家族患肿瘤的几率高,那么癌症遗传是“宿命”吗,“有的人生来就是肿瘤体质”这种说法科学吗?
“有些肿瘤的出现是由于某个重要的基因突变,比如一种叫BRCA的基因突变之后,容易导致乳腺癌、卵巢癌,可能性高达70%。”詹启敏解释,但这种完全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癌症形成的几率在整个肿瘤里边仅占5%。
体内还有一种有遗传性的易感基因,在与致癌的外因相互作用下容易患上肿瘤。“因此远离致癌物、保持健康的状态可以把遗传的易感因素降到最低。”詹启敏说。
针对肿瘤体质的说法,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田艳涛表示,肿瘤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下的疾病。2020年我国新发肿瘤患者457万人,家族遗传性肿瘤占5%—10%,而90%以上的患者,是因后天饮食起居的习惯、情绪管理等掌握不好引起的。
肿瘤有没有“征兆”?癌症早筛准吗?
肿瘤到来之前会不会有征兆,提前预发警报呢?
“所有肿瘤的早期症状都是没有典型症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长聘教授王贵齐表示,自认为很健康的时候吃嘛嘛香,因此要主动做筛查、做早诊,才能更早发现肿瘤的“征兆”。
“我国肿瘤发病率并不靠前,但最大的问题是我国肿瘤患者死亡率比较高,五年生存率比较低。”王贵齐说,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通过筛查实现早诊早治,甚至一些肿瘤还可以实现治愈。
癌症筛查早诊的科学方式什么样?
王贵齐认为,应为老百姓提供一些居家、简便的初筛技术,通过便潜血检测、基因检测等无创手段等初筛发现高危人群,再到医疗机构进行胃肠镜的精筛。
“通过筛查从表面看着很健康的无症状人群,发现早期癌症或者癌前病变的患者,避免癌症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诺辉健康CEO朱叶青说,筛查就是从表面看着健康的无症状“人海”中,捞出癌症或者癌前病变的“针”,避免这些患者的癌症进一步发展。癌症筛查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保证筛查显示没问题的人尽可能没问题,即排阴不漏检。
朱叶青介绍,《科学》杂志曾提出癌症早筛的5大挑战,其中提到了早期癌症的生物学特征、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等,诺辉健康的常卫清通过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确定用于筛查的生物标志物,通过算法模型把包括血红蛋白、基因和基因甲基化的结果综合分析判断一个人的患癌风险,通过中国癌症早筛最大规模的前瞻性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验证了性能。
“以结直肠癌筛查为例,利用试剂盒比如粪便的FIT-DNA的常卫清检查进医院、进社区、进家庭,可以覆盖不想做指检也拒绝肠镜的人群,实现早诊早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介绍,筛查后可以对人群进行不同的风险分层,分出高、中、低、较低风险,更有利于肠癌的筛查和发现。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罚款500元!一男子在高铁上吸电子烟,涉嫌危害铁路安全
- 东盟秘书长: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仍是共同繁荣的关键
- 青海对安全生产领域举报最高奖励30万 可不到现场远程领奖
- 我国家电行业转型升级趋势明显 消费潜力稳步释放
- 90岁史学家阎崇年分享学术人生:慎始善终
- 美国宣布制裁两家中国实体和一家俄罗斯实体 商务部回应
- 美媒预测:美国共和党锁定参议院控制权
- 天津将打造8个“夜津城”市级地标性集聚区
- 三亚发布海鲜诚信守信公约 商家必须严格执行海鲜品调控价格
- 全国铁路年发送旅客首次突破40亿人次
- 广西立法护航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 鼓励开拓国际市场
- 德国南部洪灾已致至少4人遇难
- 中国虚拟数字人行业发展迅速
- “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综合处理平台陆地建造在山东青岛提前完工
- 多牛科技与唐季礼旗下公司组建合资公司联合培育优秀IP
- 韩明起恢复发放中国公民赴韩短期签证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红色预警
- 舌尖上的“一带一路”,真香!
- 双双创新高!港珠澳大桥2024年客流车流同比分别增长72%和71%
- 山西太原警方“净网2023”破获涉网案件2563起 2739人落网
- 热门推荐
-
- 比亚迪亮相德国慕尼黑车展 海豹正式在欧洲上市
- 韩国总统尹锡悦突访乌克兰!
- 青海国产大重量动力锂电池首次实现航空运输出口
- 水彩画家眼中的太行山:变化多样又极其亲切
- 拉满“7”待值,共赴开放盛会
- 弱冷空气影响持续 全国降水总体较弱 西南多阴雨
- 2024年法国议会选举第二轮投票正式开始
- 新疆巴州29万亩青贮玉米迎来收获季 为牲畜越冬备足“口粮”
- 中新健康 | 数百名医学青年安徽蚌埠研讨基础医学最新进展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龙岩永定矿区乡镇的绿色“蝶变”:“黑煤山”成“花果山”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把握的重要原则
- 吉林省多部门集中发布优化营商环境举措
- 第六届进博会日本推介会在东京举行
- 肯尼亚向海地派遣首批警察打击黑帮
- 二十八岁农民工做了“不值一提的小事”
- 血液科专家:CAR-T 疗法为急淋白血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 美国对华口头“示好”背后的政治算计
- 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特展走进比利时布鲁塞尔
- 国际学术期刊《太空生存研究》在重庆创刊
- “中国李乡”广东信宜三华李电商营销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