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苹果放弃造车引热议
中新社北京2月29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一则苹果停止电动车项目“泰坦计划”(Project Titan)且将重点转向人工智能的消息令业界震惊。一些科技圈人士表示虽然“十年梦碎”,但这是顺势而为的正确选择。
据报道,苹果本周宣布取消汽车项目,2000多名员工将逐步转到人工智能项目。特斯拉CEO马斯克、理想汽车CEO李想、小米创始人雷军都对此事发表了看法。
苹果公司造车遇到挫折早有征兆。2022年,苹果公司曾将目标下调至2026年上市L4级别自动驾驶,且放弃了L5自动驾驶路线。2023年1月,苹果再次调整造车方向,将车辆的自动驾驶级别从L4下调至L2+,从2026年再延后2年至2028年。
有观点认为电动车仍旧充满机遇,但不少科技圈知名人士认为加码AI(人工智能)是必由之路。李想表示,苹果放弃造车,选择聚焦人工智能是绝对正确的战略选择,时间点也合适。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称,每个公司都必须去拥抱AI,不拥抱AI的公司未来将会被干掉。
苹果为何放弃造车?数字经济学者、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对中新社记者表示,汽车行业的技术壁垒极高,特别是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苹果可能面临技术开发中的重大挑战,考虑到苹果在智能手机、电脑、服务等领域的成功和盈利能力,公司可能决定将资源和注意力重新聚焦于这些领域。
另外,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包括特斯拉、大众、宝马等传统汽车制造商和新兴电动汽车公司都在快速扩张。刘兴亮说,苹果要在这样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需要提出创新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也有观点认为,苹果整车制造专利储备丰富,且供应链纷纷布局汽车领域,因此造车不难,难的是赚钱。
加码AI被认为是必由之路。苹果放弃造车,将团队转入人工智能项目,也是顺应当下手机人工智能化的趋势。
1月31日,三星新一代旗舰人工智能手机Galaxy S24正式发售,在韩国上市仅28天就有100万部销售,其在线实时语音和文字翻译功能非常惊艳,目前已支持13种语言。
中国的头部手机厂商全都在发力人工智能。自2023年8月起,包括华为、小米、OPPO、vivo及荣耀在内的多家手机厂商先后以合作或自研的方式推出各自的手机端侧大模型。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说,从云端实现AI有非常多的应用,如果AI能在端侧实现,可以更好实现跟个人相关的隐私保护。终端侧AI商用进程已经开始。
AI手机前景广阔。IDC(国际数据公司)初步预测,到2024年底,下一代AI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达1.7亿部,占智能手机总出货量近15%,比2023年的5100万部有了大幅增长。
对于AI手机的路径,OPPO AI中心产品总监张峻认为, AI手机需要全栈式布局,包括在硬件层面、操作系统层面、底层软件架构层面等。
苹果公司尚未公开详细阐述如何在其未来的智能手机中整合和优化AI技术,但可以基于其历史上的产品开发理念、市场趋势以及最新的科技发展来推测其可能的策略和方向。
刘兴亮认为,这可能包括:加强包括Siri在内的核心AI功能、生成式AI应用的集成、增强的隐私保护、 AI在健康和健身应用中的应用、智能家居和物联网(IoT)集成、AI芯片的进一步发展。
据媒体报道,苹果计划在即将到来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推出一系列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工具,这可能包括对Siri的改进。
苹果拥有生态、系统、用户等诸多优势。李想表示,人工智能会成为所有设备、服务、应用、交易的最顶层入口,是苹果的必争之战。(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西晋城原创合唱剧《太行号兵》首演
- 中央气象台寒潮大风沙尘三预警齐发
- 西藏民众拉萨河畔欢度沐浴节
-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能处在绿色合理区域 市场供应有保障
- 新政策新举措频出 我国高水平开放“加速跑”
- 加拿大2024年12月就业率微升 失业率略降
- 2023探店报告:探店达人前三季度为商家增收729亿元,同比增长193%
- “互联互通”十周年——中国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合作创新的里程碑
- 国内数额最高红树林碳汇认购签约
- 美国枪支暴力泛滥 医生称处置枪伤已成日常工作
- 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春运期间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8345万人次
- 首尔市政府引入AI技术 24小时自动追踪和监视数码犯罪
- 韩东君祝福大家新年健康、快乐、幸福
- 中新真探:近视度数较低的人可以不常戴眼镜?
- 雷暴加哮喘,你的鼻子会经历什么
- 4月中国汽车销量预计与上月基本持平
-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Ⅳ级应急响应范围扩至11省份
- 播撒中非友谊种子的非洲“英雄”
- 胶东“土味”砂大碗重绽光华
- 内蒙古开启公安户政业务“跨省通办” 每年可惠及9万群众
- 热门推荐
-
- 顺丰嘉里越南专列首发
- 福州版“清明上河图”来了!
- 韩国西南海域一钓鱼船浸水 3人死亡
- 黄国妍:以系统化思维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反对声不断,日本政府仍决定允许核电站运转逾60年
- “寻包达人”助旅客南宁东站找回遗失挎包 台胞点赞服务高效
- 20株“二代焦桐”植入河南兰考大地
- 中国将举办首届链博会 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 全国单县最大高海拔风电基地投产
-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能源企业迈向“绿色未来”
- “纪念袁运甫诞辰90周年暨袁运甫艺术教育思想研讨会”举办
- 福建泉州首单高标准农田设施保险落地
- 供暖季怎样预防“暖气病”
- 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进入常态化运营
- 景泰蓝皇家艺术庙会春节期间在北京亮相
- 全国工商联、交通银行联合举办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座谈会
- 良渚古城周边新发现疑似水坝近20处
- 广西柳州成功处置一起活动板房漂流险情
- 黑龙江:酷暑来袭 27个台站日最高温超35℃
- 瞄准厘清中国西南地区文明化进程 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