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可“打飞的”上班?低空经济2年后有望突破万亿元
中新网4月9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家驹 葛成)未来,除了地铁、公交和私家车外,普通人通勤也可以选择“打飞的”了?
日前,中国民航局颁发了全球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行业内首张生产许可证(PC)。在这背后,低空经济的崛起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
全球首张!步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此次获得全球行业内首张生产许可证(PC)的是亿航智能旗下的一款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据悉,这款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已在国内电商平台上线。其最大设计速度为130km/h,最大航程30km,最大航时25分钟,官方指导价为239万元。
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适航审定处处长林和勇介绍,在半年时间内,亿航EH216-S在适航审定方面取得了三个“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领域的全球首张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与标准适航证。
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随着这款航空器集齐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和生产许可证(PC),该款航空器已经步入规模化生产阶段,迈出了推进商业运营的关键一步。
目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正成为中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争相投资的热点科创产品。上述航空器一旦实现商业运营,就意味着公众距离空中通勤又近一步。未来,“打飞的”去上班或成为现实。
这些场景都会有“它”的身影
记者注意到,除了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外,低空经济所涵盖的应用范围非常广阔,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具有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复杂、使用主体多元、涉及部门和领域多等特点,具备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中国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骆洪江介绍,我国民用无人机已在农林牧渔和娱乐航拍领域率先实现行业普及。城市场景和物流应用的管理模式与技术标准已初步具备广泛推广的基础,海岛、山区、沙漠等运行实践持续开展,有人/无人协同运行、载人飞行等已进入试验验证阶段。
在居民消费领域,无人机送快递、送外卖已成为现实。例如,有外卖平台的无人机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在深圳、上海等城市落地了多条航线,配送服务覆盖了办公、景区、市政公园、医疗、校园等多种场景。
在农业领域,用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可以避免药物侵害人体、漏喷重喷等问题。此外,用无人机对农田进行测绘,可以帮助植户了解农田的面积、高程、坡度等信息,从而帮助种植户节约种地成本。
在公共安全领域,在面对高层建筑火灾、森林火灾时,应急救灾型无人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例如,2024年3月,在雅江森林火灾扑救工作中,对于无法接近的火场,消防队员利用工业无人机搭载灭火剂,进行精准灭火。同时,无人机还发挥了搭建空中基站、高空侦察火情的作用。
而警用无人机,除了可以开展巡逻防控等工作,甚至可以用来找“走丢的小朋友”。2024年3月,成都高新公安执勤警力使用无人机广播和地面摩托车空地联动,帮助家长成功找到了在赏花时走丢的小朋友。
无人驾驶航空飞行活动作为低空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牵引,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国内现有实名登记的无人驾驶航空器126.7万架,同比2022年增加32.2%,持无人机操控员执照19.4万人。2023年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累计飞行2311万小时,同比增幅11.8%。
到2026年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对国民经济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工信部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前沿赛道方面,2023年我国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产业规模接近10亿元,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接近1200亿元。
上述报告同时显示,随着低空飞行活动的日益增多,低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成效也将逐步显现,未来几年我国低空经济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达到10644.6亿元。
“低空经济是全球竞逐的战略新兴产业,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宋志勇撰文指出,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必须加快推进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努力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抖音上线首部反网暴微短剧,反映了什么社会期待?
- 山西“90后”残疾人圆中医梦:愿带给更多人点点微光
- 四川古蔺:100多只野生猕猴现身 与村民和睦相处
- 中国质量协会:2024年冰箱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稳步上升
- 80款中轴线主题文创亮相 “北京礼物”上新
- “趣淘”漳州:美国知名艺术家游江滨体验“夜生活”
- 悉尼遭遇雷雨极端天气袭击 4人遭雷击昏迷
- 粤料“五一”假期高速日均约580万车次 同比降25%
- 工信部:我国原材料工业标准研制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
- “5%左右”的增长目标,传递稳健与自信
- 两部门提早组织开展2024-2025年度全国受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
- “四下基层”在宁德:聆听年轻干部讲述“调查研究下基层”故事
- 前三季度深圳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8%
- 中国国家外汇局:持续优化升级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
-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提醒游客:谨防“演唱会门票诈骗”
- 土耳其强震致两国逾1.2万人遇难 土总统埃尔多安视察灾区
- 中国首套油气田伴生卤水提锂试运成功
- “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辽宁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即将全面展开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智能生产破局新能源下半场 推动常州汽车产业革新
- 山东发布金融惠企行动方案 力争2027年初步构建“数智金融大脑”
- 热门推荐
-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解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密码”
- 尺素金声丨楼市“银十”有成色,一揽子政策显成效
- 台风“组团”来福建 专家提醒警惕强降雨“超长待机”
- (第七届进博会)外企高管看进博:“全勤班”成员愿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
- 日媒:石破茂当选日本第102任首相 新内阁即将成立
- 韩最大在野党暂缓提请弹劾韩德洙
- 日媒:日本福岛核电站一工作人员死亡
- “假日经济”新热潮:绿水青山、小城故事消费旺
- 肯尼亚洪灾死亡人数上升至136人
- 中外专家学者齐聚江西玉山研讨朱子学与阳明学
- 俄外交部官员:俄将对英国在签证领域的不友好措施作出回应
- 四川多地暂停跨省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
- 外国驻华使节走进黑龙江—— “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 “最美乡贤”麻功佐:让家乡蜜带给更多人幸福“甜”
- 2024世界近视眼大会将移师中国
- 多领域释放稳健前行积极信号 中国高质量发展“枝繁叶茂”
- 建信投资与多方合作推动在北京开展股权投资试点工作,首支股权投资基金落地
- 87版《红楼梦》“鸳鸯”扮演者郑铮去世
- 菲律宾宿务省那牙附近海域一船只起火 已致6人死亡
- 欧盟与波兰等五国就乌克兰农产品相关事宜达成原则性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