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研团队研发“不插电”的发光发电纤维 在智能纤维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中新网上海4月5日电 (记者 许婧)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功能材料课题组研发出集无线能量采集、信息感知与传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智能纤维,由其编织制成的智能纺织品无需依赖芯片和电池便可实现发光显示、触控等人机交互功能。
这一突破性成果为人与环境的智能交互开辟了新可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5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正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并在健康监测、远程医疗和人机交互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较于传统刚性半导体元件或柔性薄膜器件等,由智能纤维编织而成的电子纺织品具有更好的透气性和柔软度,被视为理想的可穿戴设备载体。
目前,智能纤维的开发多基于“冯·诺依曼架构”,即以硅基芯片作为信息处理核心开发各种电子纤维功能模块,如信号采集的传感纤维、信号传输的导电纤维、信息显示的发光纤维、能量供应的发电纤维等。不过,现阶段的智能纺织品仍依赖于芯片和电池,体积、重量和刚性大,难以同时满足人们对纺织品功能性和舒适性的需求。
该研究中,东华大学科研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了“非冯·诺伊曼架构”的新型智能纤维,有效地简化了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纺织品的硬件结构,优化了它们的可穿戴性。该工作实现了将能量采集、信息感知、信号传输等功能集成于单根纤维中,并通过编织制成不依赖芯片和电池的智能纺织品。
“不插电”就能发光发电的纤维,其中到底有怎样的奥妙呢?答案就是我们的身体。该研究提出把人体作为能量交互的载体,开辟了一条便捷的能量“通道”,原本在大气中耗散的电磁能量优先进入纤维、人体、大地组成的回路,恰恰就是这一“日用而不觉”的原理,促成了“人体耦合”的新型能量交互机制。在添加特定功能材料以后,仅仅经过人体触碰,这种新型纤维就会展现发光发电的“神奇一幕”。
“这款新型纤维具有三层鞘芯结构,所采用的均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原材料。原材料成本低,纤维和织物的加工都能够用成熟的工艺实现,已具备量产能力。”论文第一作者、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杨伟峰说。
该研究还展示了这种基于人体耦合原理的智能纤维的几种应用:在不使用芯片和电池的情况下,实现了纤维触控发光、织物显示以及无线指令传输等功能。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研究员侯成义表示,这些新颖的功能有望拓展电子产品的应用场景,甚至改变人们智慧生活的方式。
课题组组长王宏志教授介绍,下一阶段课题组将深入研究如何让这种新型纤维能够更有效地从空间中收集能量,并以此驱动更多功能,包括显示、变形、运算、人工智能等,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智能服装能做更多事,人会变得更加强大,对于环境也会有更好的适应性。
同期,Science还邀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对该成果进行了评述报道。该成果被认为有望改变人与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对功能性纤维的开发以及智能纺织品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基础研究方面,因为该智能纤维和纺织品能够在不干扰人们日常活动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大规模采集身体触觉数据,因此能够更高效和便捷地收集人体与外界交互过程中的物理信息,这将有望影响人体物理交互研究用基础模型的发展。
杨伟峰为论文第一作者,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王宏志教授、侯成义研究员,以及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青红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由东华大学作为唯一通讯单位主导完成,合作单位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安徽农业大学。(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文明之美看东方丨为什么说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是历史真实?考古学家这样说
- 逾800名中外“泳士”吉林畅游冰湖
- 让“回天”居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 外卖骑手溺亡,保险公司莫耍拒赔“花招”
- 今年前5个月江苏对东盟进出口3473.8亿元 同比增长10.6%
- 提出强烈抗议!因为这件事儿,俄召见法国外交官
- 满洲里至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航线复航
- 山东港口青岛港第27次刷新铁矿石接卸世界纪录
- 中欧班列进口商品保税店亮相陕西汉中站
- 福州破获一起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
- 中国已下达2024年度以工代赈中央投资115亿元
- 生腌美味,背后的风险你了解吗?| 吃出健康来
- 同程旅行发布上半年中国“国内十大受欢迎博物馆”
- 2024国庆档新片票房破4亿
- 广州科技公司获中东首个国家级全域自动驾驶牌照
- (乡村行·看振兴)赣南黄元米果:传统美食助力乡村振兴
- 着力优化环境 福建促民间投资“会投”“能投”“敢投”“想投”
- 伊朗海军向进入波斯湾的美国航母打击群发出警告
- 两千万辆 新起点新动能
- 保障学生吃得安全 北京检查学校食堂及学生餐配送企业
- 热门推荐
-
- 《长安三万里》,口碑与争议之外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阿根廷推迟偿还约27亿美元到期债务
- 多国电影新作汇聚古城平遥 7部华语影片全球首映
- 新疆阿勒泰地区:农垦改革助农“丰收”进入“快车道”
- 新疆铁路双口岸今年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突破7000列
- “香遇世界 和美共生”:五粮液探索白酒国际化新路径
- (寻味中华|文博)南宋女画家妙笔生“花”成就“双寿之作”
- 山西借中欧(亚)班列与世界“双向奔赴”
- 聚焦“上海师傅”的技艺和智慧结晶 上海工匠创新成果展在沪开幕
- 京津冀有雾和霾天气 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
- 中新健康丨VR、针灸……新老“法宝”守护大学生睡眠质量
- 拧紧网售医疗器械“安全阀”
- 探第一家店、看第一场秀 “尝鲜”上海尝出消费新活力
- 多国艺术家走进“中国剑瓷之都”
- 美国一男子被判有罪后戴手铐当庭逃跑 被陪审员抓回
- 海南法院发出首份耕地司法保护令
- 江苏南通一酒店厨师在头菜里添加处方药 已被追究刑事责任
- 中新健康|厦门一医院设立医保(台胞)服务站
- “烽火南疆——广西近现代革命史陈列”开展
- “00后”火车司机春运首秀勇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