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持续推进残膜回收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日电 (戚亚平 陈阳阳)时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地春耕春播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残膜回收工作也在持续推进。
地膜清理机正在清理残膜。陈阳阳 摄
每年农作物收获完毕或者新一年农作物播种前,新疆兵团各团场都会对农田的残膜、滴灌带等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其对耕地的污染,为农田“清肺排毒”,还田野一片净土。
与往常不同的是,如今新疆兵团农田残膜回收不再完全依靠人工,机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月1日,走进新疆兵团第十四师二二五团各田间地头,部分种植户正忙着秸秆打包,回收滴灌带、残膜。
一垛垛打包好的秸秆码放在地里。陈阳阳 摄
在种植户张荣华的地里,打捆机在地里来回穿梭,将废弃的秸秆粉碎、打包、回收,一台地膜清理机正在将地里残留的一块块白色地膜清理出地面。
“残留在田里的废旧地膜不仅破坏土壤结构,也不利于农作物出苗。农用残膜回收后,农作物产量也可以提高。我雇了一台残膜回收拖拉机,每天预计可回收400亩地。”张荣华说。
种植户正在将打捆好的秸秆装车。陈阳阳 摄
地膜回收是保护耕地、实现农业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开春以来,二二五团积极开展残膜回收宣传,动员种植户使用加厚地膜,引导广大种植户积极参与残膜回收行动,降低残膜污染,实现增收、环保“双促双赢”。
清理后的农田干净整洁。陈阳阳 摄
近年来,新疆兵团努力当好“生态卫士”,深入开展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有力推动农业绿色高效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直击湖南湘潭堤坝决口:冲锋舟24小时巡查 村民有序转移
- 果蔬、梭子蟹、牛羊肉……多元消费让中秋市场“热”起来
- 从高原走向江南 冷凉蔬菜成为六盘山下“流量密码”
- 哈铁清明小长假恢复开行30.5对旅客列车
- 暴雨中,他用身体为行人竖起安全警示牌
- 舞剧《歌唱祖国》开启复排 再现经典诞生历程
- 2024年元旦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35亿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797.3亿元
- 中国商飞:C929宽体客机正开展初步设计和供应商选择
-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加速跑”
- 第九届全球吉商大会合同引资逾314亿元
- 沙伊北京对话:和平的胜利 全新的选择
- 浙江余姚四明山地区停电用户全面恢复供电
- 安徽高速公路恢复正常通行 累计铲雪除冰逾10万公里
- 广西党委统战部 “同心”帮扶良兴村 助力产业兴生态美
-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紫花苜蓿进入收割期
- 新冠病毒引发肺炎如何治?疫苗接种是否依然有效?
- 10月9日央行开展61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与NOA 智己LS6上市权益价21.49万起
- 先“护”后“用” 湖南资兴以绿水青山“水生态”激活“水经济”
- 工信部通报62款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SDK)
- 热门推荐
-
- 文化中国行丨向世界讲好中华文明的壮美故事——写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之际
- 科技御寒成新潮 浙江“桑蚕之乡”何以焕发新光热?
- 气象部门:海南岛东南部近海将有热带气旋生成
- 施普林格·自然同行评审新平台已支持超过560万作者逾100万篇投稿
- 学者蒙曼:世界受制于眼界,人要有知识
- 厦门加快推进个体工商户转企升级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工厂化养鱼”解锁乡村振兴新模式
- 证监会指导发布评价办法 强化债券承销分类监管
- 东西问丨包亚明:电视剧《繁花》“港风”绽放,沪港双城如何“双星辉映”?
- 2023年末海南省常住人口比上年增加16.19万人
- 寒假春节国内游“尔滨旋风”刮不停
- 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专家教你读懂甲状腺结节超声报告
- 湖南举行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引全球英才
- 绿色消费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孤独”标签,不必贴给老年粉丝
- 中国新疆—中亚媒体沙龙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举办
- 俄乌局势进展:世界银行将出资助乌修复能源设施 俄称黑海运粮协议延长“前景不佳”
- 包装垃圾总体回收率不足20% 治理仍存在短板
- 抗洪牺牲的吉林省临江市副市长夏琨被评定为烈士
- 2024年“汉语桥”中文比赛哥伦比亚赛区决赛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