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持续推进残膜回收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日电 (戚亚平 陈阳阳)时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地春耕春播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残膜回收工作也在持续推进。
地膜清理机正在清理残膜。陈阳阳 摄
每年农作物收获完毕或者新一年农作物播种前,新疆兵团各团场都会对农田的残膜、滴灌带等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其对耕地的污染,为农田“清肺排毒”,还田野一片净土。
与往常不同的是,如今新疆兵团农田残膜回收不再完全依靠人工,机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月1日,走进新疆兵团第十四师二二五团各田间地头,部分种植户正忙着秸秆打包,回收滴灌带、残膜。
一垛垛打包好的秸秆码放在地里。陈阳阳 摄
在种植户张荣华的地里,打捆机在地里来回穿梭,将废弃的秸秆粉碎、打包、回收,一台地膜清理机正在将地里残留的一块块白色地膜清理出地面。
“残留在田里的废旧地膜不仅破坏土壤结构,也不利于农作物出苗。农用残膜回收后,农作物产量也可以提高。我雇了一台残膜回收拖拉机,每天预计可回收400亩地。”张荣华说。
种植户正在将打捆好的秸秆装车。陈阳阳 摄
地膜回收是保护耕地、实现农业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开春以来,二二五团积极开展残膜回收宣传,动员种植户使用加厚地膜,引导广大种植户积极参与残膜回收行动,降低残膜污染,实现增收、环保“双促双赢”。
清理后的农田干净整洁。陈阳阳 摄
近年来,新疆兵团努力当好“生态卫士”,深入开展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有力推动农业绿色高效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出校园进牛圈 内蒙古“95后”女大学生返乡当“牛倌儿”
- 新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公布十大典型案例
- 济郑高铁全线通车 山东半岛与中原城市群“更近一步”
- 加纳总统车队发生车祸 至少1人死亡
- 5月22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中外师生上海同台演出 发起儿童友好倡议
- 湖南祁阳保护小微湿地守护小鲵生态家园
-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新疆传统民族乐器何以走得更远?
- “书店+”赋能阅读空间 京城实体书店开拓“营业”新路径
- 东盟国家留学生中国就医初体验:感受中医独特魅力
- 大连周水子机场海关查获旅客违规携带入境茅台酒24瓶
- 广西举行庆祝2024年联合国中文日文化体验活动
- 携程旅游平台3.0: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和商家营收
- 金融监管总局:引导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
- 首批东方白鹳“北归”到“中国东方白鹳之乡”
- 非蛋白质新标签可追踪细胞过程
- 动辄数万元,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训练是“智商税”吗?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探访重庆武隆天生三桥:从“穷乡僻壤”到“人间仙境”
- 有关美白的这些“奇葩”误区,你中招了吗?
- “广绣郎”王新元:以针线为笔墨 绣出青铜器之美
- 热门推荐
-
- 可信网络白皮书:传统安全防护思路已不能满足网络演进的诉求
- 日兰高铁全线通车 鲁豫两省再添高速铁路新通道
- 西十高铁漫川关站正式开工建设
- 长三角三省一市2023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超12万亿元
- 成都再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 第二家中外合资银行卡清算机构获批 金融业开放又迈一步
- 高校开设夜校“出圈”:“00后”以朋辈引导促教学相长
- 武汉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聚焦社会救助扩围增效 陕西全力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 海南修订安全生产条例:经营潜水等旅游项目需备案
- 2023年夏季中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8℃ 达历史次高
- 中央气象台:26日强降雨区位于山东河北等地
- 中越跨境医疗救助通道上演跨国生死救援
- 游泳健将!南京一头野猪12分钟横渡长江
- 【世界说】美媒:美国白人至上主义披上“绿色外衣” 有毒宣传助长种族主义和致命暴力
- 天津“邮轮热”不断升温 上半年近23万人次出入境(港)
- “尔滨”遇上亚冬会 带“热”各地冰雪游
- 毕加索等多位艺术大师55件作品亮相广东美术馆
- 伊朗连环爆炸已致73人死亡,170人受伤
- 上海多方携手打造室外吸烟点标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