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郑高铁全线通车 山东半岛与中原城市群“更近一步”
中新社济南12月8日电 (记者 沙见龙)“如果坐高铁去河南吃碗烩面,再返回家中补个觉,合计也就用半日的时间。”12月8日,济南至郑州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济郑高铁)全线通车,家住济南长清区的曹建民这样比喻两地通车带来的便利。
济郑高铁由山东、河南两省共同规划建设,全长40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重要连接线和沿黄陆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时7年迎来全线贯通。
从事医药销售工作的曹建民负责华中市场,时常乘高铁往返济南、郑州两地的他,或南下绕道徐州,或北上绕行石家庄,最快也要近3个小时。如今,济郑高铁将两地最快通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43分。通过郑州枢纽,山东城市到西安、重庆等西部中心城市的时间也随之缩短。
“高铁线的开通会让两地民众在心理上形成亲近感,产生‘抱团式’的向心力。”东亚智库首席经济学家李继凯从心理和物理两个层面看待济郑高铁通车带来的利好。他认为在物理维度,济郑高铁会促进人、物、信息及资金的加速流转,为经济发展带来活力。“济郑高铁将成为山东和中原区域经济互联互通提供了高效通道。”
被网友称为“山河四省”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因济郑高铁的开通,同步实现了省会城市间高速铁路网闭环,相邻城市将形成“1.5小时生活圈”。
在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董彦岭看来,“山河四省”各有发展特色和实力,高铁能让各方资源更畅通地流通,扩大服务半径,深化合作,优势互补,提高沿黄区域一体化程度。
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则认为,济郑高铁的通车弱化了山东、河南两省的“省际感”,同时也让济南、郑州到西安、兰州、西宁的沿黄高铁“一字型”通道随之形成。未来,山东半岛、中原、兰西、关中平原等四大城市群会形成更紧密的经济圈联动。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济郑高铁在建设中需要横跨多条河流及既有铁路干线,施工难度大。各参建单位自主创新出多项先进技术,如创下中国首次跨既有铁路导梁整体吊装纪录,探索出铁路梁场智慧管理新模式等,对于推动中国铁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出入境管理部门推8项措施 便利服贸会参会人员出入境
- 福建漳州:以气象服务保障两岸融合发展
- “Z世代”浙江乡村逐梦:经营农场 打造“村咖”
- 中国乡村旅游方兴未艾:中西部省份启动“民宿管家”培训计划
- 外高桥造船单日完成四大生产节点 顺利交出2023年“期中”答卷
- “多巴胺”消费催热“色彩经济” 众品牌跟风抢热度
- 盘点2021年不能错过的九大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
- 加沙卫生部门:本轮巴以冲突已致超2.74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 四川小熊猫勇闯哈尔滨 引千万网友围观
- 学生后辈追忆书法大家林鹏:“他永远是我们的楷模”
- 通讯:喜欢到书店阅读的他们
- 深植中华文化之根 铸牢中华民族之魂——中国驻日使馆举办儿童节庆祝活动
- 国庆假期来临本地游周边游人气高涨
- 2024宁夏“服务消费季”正式启动
- 日本飞机相撞事故影响持续 羽田机场大量航班遭延误或取消
- 助力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 “宜陶彩歌——宜兴彩陶艺术展”开幕
- 中方支持联合国在打击伊斯兰恐惧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脑洞大立意深 跨时空追凶的《太阳星辰》为何开播就火
- 拼多多陈磊:继续重仓农业农研,坚定投入长期价值
- 热门推荐
-
- COP28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新进展边会举办 中国CCUS项目建设表现获赞
- 多元融合特色戏曲演出《福地茶香》福州上演
- 山西新绛鼓乐“鼓”出民间精气神
- 国庆假期首日广东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262.5万人次
- “4600万年不差一秒” 中国的计量科技有多精准?
- 两度被村民按手印挽留的驻村第一书记
- 天津法院重拳打击著作权侵权行为 促进新业态健康发展
- 八部门:探索建设区域人工智能数据处理中心
- 双曲线一号遥八民营商业运载火箭飞行试验任务失利
- (第六届进博会)外企谈进博:进博会打开了在华全产业链合作的“机遇之门”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浙江省温州市海洋生态保护不力 违法违规问题时有发生
- 台风“泰利”来袭 海南海事局启动防台Ⅲ级响应
- 广东省低空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广州成立
- 深圳与匈牙利贸易规模回温 4月份同比增11.3%
- 《走笔德庆》等18首诗歌脱颖 为第二届南方诗歌节圆满收官
- 与“拉面之乡”结缘六十余载 中国高校与西部县城盼深化合作维度
- 环境监测数据岂能弄虚作假
- 用中国商品点亮海外时尚 产业带卖家在SHEIN找到国际市场金钥匙
- 应对台风“康妮” 浙江宁波累计排水1.2亿立方米
- 特朗普回应拜登赦免其子亨特:“滥用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