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超大型塔机XGT55000-800S再次刷新纪录
2024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一词热度持续升级,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之首。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头羊,徐工在向“新”而行的赛道上当仁不让,以核心技术研发突破高端装备制造,为新质生产力持续注入活水。当徐工遇上“新质生产力”,到底会有怎样的火花?
打造世界顶尖装备,创造世界之最,XGT55000-800S超大型自行走式核电重塔就是“徐工机械天团”的一员猛将,正在徐工智能制造基地高质量生产中,即将整装调试,荣耀出世,创造崭新的全球最大塔机纪录。
XGT55000-800S可全面承担华龙一号等核电机型穹顶、模块等主要大型构件的吊装任务,对提高核电建设的安全性、经济性具有重大意义。据悉,“华龙一号”技术具有我国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是未来核电发展的主力机型。
全球最大塔机即将诞生,作为“孕育”全球最大塔机的“摇篮”——徐工集团,在守正创新中持续探索,不断向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珠峰进军。
攀高逐新超大塔大跨步向前
徐工集团八十一载发展淬炼,从1957年第一台6吨塔式起重机试制成功,到2023年超大吨位核电重塔设计方案圆满完成评审,形成了覆盖600到55000吨米的全系列超大型塔式起重机。
中长期看,吊装行业技术发展是一场大型化、模块化吊装的比拼,徐工精准布局超大塔赛道,迎来大塔的“爆发期”,7300、8300、15000、22000和55000吨米设备相继研发,近百台技术领先的超大塔产品奔赴全球,抢占市场先机,超大塔市占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身为建桥利器的7300吨米、8300吨米超大型塔机奔赴建设双屿门特大桥和青龙门特大桥两座世界级跨海大桥;15000吨米的全球最大双臂并联组合、固定配重塔式起重机完成常泰长江大桥南主塔和马鞍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Z3主塔建设任务,刷新桥梁领域塔机高度新纪录;最大起重量760吨的XGT22000-760S将参与广州南沙万龙大桥建设……
一直以来,徐工人匠心研发、变革创新,坚定打造新质生产力。徐工不断突破技术“天花板”,探索技术边界,顶天立地挺起中国制造“硬脊梁”,加速向产业技术高峰攀登,全球最大塔机XGT55000-800S的研发制造正是徐工向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珠峰进军的一大跨步。
匠心如磐打造为核电而生的“钢铁巨兽”
一直以来,在核电建设过程中,穹顶等大型结构件采用传统履带吊进行吊装施工,面临作业场地占用大、群塔作业干涉严重、作业效率低、行走移位对地面破坏大等诸多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批量化核电建设效率,突破模块化施工瓶颈,深化推进核电工程模块化建造,徐工与中核集团强强联合,研发核电重塔。
XGT55000-800S核电重塔是一个重达8000吨的“钢铁巨兽”,其额定起重力矩55000吨米、最大起重量800吨,独立起升高度130米,可抗17级台风,是全球最大、性能最强、综合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塔式起重机。整机采用“小脚巨人”、高安全设计理念,作业占地面积仅为同等履带吊三分之一,高耸水平臂架不会干扰周边任何设施设备,同时搭载创新研发的非能动安全系统,遇意外工况仍可确保整机安全,为核电施工提供了行业最高的安全保障。
核电重塔研发团队在日以继夜的奋战中,突破了近20项世界级技术难题,攻克并成熟掌握10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颠覆性突破形成8项行业首创重大技术创新与6项首次应用的全新结构。因涉及底层原理创新,必须充分验证这些新技术的可行性、可靠性,研发团队设计了多个核电重塔整机及关键功能模块的试验模型,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试验达100余项,实现从技术原理可行到功能可靠的全面验证。
XGT55000-800S可有效解决核电厂土地集约化、施工场地受限,克服与群塔干涉严重、移位时间长等方面的不足,具有干涉性小、适应性强特点。核电重塔可轻松在该场地条件下实现800吨大模块吊装,有效减少模块数量与高风险吊装次数,降低现场焊接施工工作量,减少土建与安装施工的交叉作业,大幅提升核电吊装的安全性。
研发人员表示,“这是行业内首次成功攻克八履带行走技术,XGT55000-800S无需拆解任何部件即可直接行走,在两个核岛之间的转场仅需半天,效率是传统履带吊10倍以上;配备的八驱动回转系统,满载回转一周仅5分钟,效率是传统履带吊30倍以上。”此外,核电重塔还配置了快速副钩,起升100m仅1分钟,是传统履带吊无法达到的。这每一项措施都带来了十倍以上的效率提升,进一步实现核电施工高效作业,引领世界吊装行业产品革新的步伐。
全球最大塔机——XGT55000-800S研发过程中展现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从突破世界级技术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再到实现行业首创的重大技术创新,超大塔大跨步向前的背后,是当下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让世界看到中国机械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幕已经拉开,向高端迈进的创新洪流正在汇聚。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领军企业,徐工主动出击、奋力搏击,以国之重器的创新突破,打造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做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先锋军,见证工程机械新时代的来临。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甘肃临夏“石榴花开”研学之旅: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 品牌联盟董事长王永:做品牌是一场又一场的马拉松
-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拒绝接收“毒列车”废物 州长: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答
- 普京或于2024年3月参加俄总统大选?克宫最新回应
- 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揭露出“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遗址
- 国家统计局:全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产量再上新台阶
- 凌空倒挂30余分钟 湖南涟源一民警勇救轻生男子
- 艾力·吐尔洪:28年法医生涯 一生追求“真相和公平”
- 跨越82年,团长、连长后人重返先辈战场,背后故事情深义重……
- 快手娱乐暑期计划启动:精品剧集汇聚,明星内容焕新而来
- “分手”→“复合”,一年多时间,网易、暴雪过得怎么样?
- 伊朗最高领袖要求严肃追查学生中毒事件
- 2024年春运:福建口岸出入境旅客近76万人次
- 逛市集、写福字……圆明园新春游园会大年初一正式开幕
- 1至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5倍
- 福建造国内领先7500车位LNG双燃料新型汽车船首航
-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18千米
- 演唱会一票难求 文化消费一定“费钱”?
- 今年上半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逾34万辆 同比增长87.8%
- (经济观察)厦门金砖创新基地建设“开花结果”
- 热门推荐
-
- 带电动车进电梯违法!上海修改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
- 寻觅金色“宝藏时光” 重庆礼嘉智慧园时光缆车正式投用
- 南非电力部长:正在加快建设3吉瓦特大燃气发电项目
- 失去嗅觉如何影响健康?国际最新研究称或与呼吸模式改变有关
- 31省份GDP目标,13省要跑得比去年快
- 寒冬凛冽时 千亿方级大气田温暖宁夏
- 千里医心相连:山西援疆医护团队共筑边疆新生儿健康防线
- 韩媒:韩国总统尹锡悦就夫人收受名牌包道歉
- 中国扫地机器人厂商抢占更大海外市场,高度智能成竞争关键
- 长沙机场2024年出入境旅客突破100万人次
- 2023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活动正式启动
- 浙江县域特写:畲乡百姓如何打造“超市版图”?
- 第二届“北京·国际范儿”短视频大赛启动
- 安徽铜陵楼房坍塌事故现场:5名失联人员全部被找到
- 三部门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 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 黑河浮箱固冰通道开通两个月 累计进口粮食约3.5万吨
- “老赖”轻信黄牛代购机票 近期多人“钻空子”被警方拘留
- 韩媒:韩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国会逮捕同意流程启动
- 《山海情》阿语版播出 讲述中国脱贫攻坚故事
- 江山如画|一片叶子背后的生态密码:燕子窠因何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