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GDP目标,13省要跑得比去年快
省级地方两会是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目前,中国31个省区市2023年GDP数据全部出炉,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亦全数公布。
13省份
新年GDP目标高于去年增速
2023年是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各地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挑战,但一些省份依然取得了新突破。
从挑大梁的经济大省来看,广东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江苏成为全国首个拥有5个“万亿之城”的省份。山东GDP首次突破9万亿元。浙江GDP首次突破8万亿元。
四川GDP首次突破6万亿元,成西部首个GDP超6万亿元省份。重庆GDP首次突破3万亿元,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GDP超过3万亿元的城市。
站上新的台阶,面临新的形势,各省新一年经济增长目标怎么定,既看实力,又见信心,是观察中国经济的风向标。
从各个省份敲定的新年GDP目标来看,绝大多数省份不低于5%,其中,海南、西藏均将2024年增速目标设为8%左右,为全国最高。
其中,广东、河南、福建、湖南、安徽、陕西、江西、辽宁、云南、广西、贵州、天津、黑龙江这13个省份2024年GDP增长目标高于2023年实际GDP增速。
这13个省份覆盖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它们设定高于去年增速的GDP增长目标释放一种积极的信号,反映了地方政府对于未来经济形势的乐观预期和稳定恢复的信心。
前三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不约而同把2024年GDP增长目标锚定为5%,但具体表述略有差异,广东为5%,江苏、山东均为5%以上。
从四大直辖市来看,北京和上海均把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锚定为5%左右。天津2024年GDP增长目标为4.5%左右。重庆将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6%左右。重庆表示,这一目标是“跳一跳、够得着”的,体现了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力争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好结果。
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
主打“创新牌”
新的一年,各地的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体现了一个“高”,一个“新”。
“高”即高质量发展。各地要求不仅注重量的合理增长,更强调质的有效提升。
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各地进一步布局。江苏要求,在知重负重中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浙江迭代升级“8+4”经济政策体系。优化8个政策包和4张要素保障清单,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023.6亿元,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即新质生产力。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摆在重点任务的首位,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各地提出的2024具体部署亦紧扣这一要求,突出“创新牌”,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新动能。
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成为多个省份争相下好的“先手棋”。
“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广东提出,实施五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超前布局6G、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上海也提出,培育提升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民用航空、空间信息等高端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山东明确,支持济南、青岛、烟台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浙江提出,支持杭州、宁波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
开辟新赛道。北京提出,开辟量子、生命科学、6G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江苏要求,开辟未来网络、量子、生命科学、氢能和新型储能、深海深地空天等产业新赛道。
突破关键技术。湖北提出,集中力量突破高端AI芯片、智能数控机床、高端医疗装备等“卡脖子”技术,前瞻谋划生物合成、空天技术等千亿级规模的科创“核爆点”,构筑创新赛道的“卡位”优势。北京要求,加快推进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在光电集成、芯粒技术等领域实现更大突破。
目标已定,各地也在抢抓开局,力争实现2024年开门红。
(中国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印尼6.8级地震或引发海啸 中国机构判断不会对中国沿岸造成影响
- 中国硼资源专家:技术创新推动我国硼工业发展未来
- 新时代广州考古发现与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展开幕
- 香港拟推出中国国债期货
- 专家建言献策绿色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大“两山”转化的创新实践力度和体制机制探索
- 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何升高?研究发现火灾也是“罪魁祸首”
- 瓜子二手车新能源保值率数据报告:10%的车系首年价格即“腰斩”
- 宏观杠杆率总体保持稳定
- 自动扣费套路多 微短剧成重灾区
- 汉魏洛阳城首次发现大型魏晋时期地下水道遗迹
- 发挥科教优势 赋能辽宁振兴
- 守护生命最后尊严 《来日皆方长》讲述“安宁疗护”
- 广西推行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综合论证 促进有效投资约735亿元
- “新村民”的乡村振兴“实验”:扎根乡土 建未来乡村
- 善建成长·总台春晚龙年压岁金上市发布会在京成功举行
- “双十一”临近 江西井冈山综保区迎跨境电商进口包裹发运高峰
- 第四届全国民营剧团优秀剧目展演将于晋江举办
- 海斗深渊国际会议三亚开幕 共倡全球深渊科学合作
- 强化系统思维 破解居家养老难题
- 浙江兰溪:AI智能保鲜让杨梅风味如初 最长突破42天
- 热门推荐
-
- 国际研究新发现古代鲸物种 或为有记录以来最大最重动物之一
- 1-7月中国财政收入135663亿元
- 中央气象台:广西东部广东等地有强降水和强对流
- 首位“AI软件工程师”亮相引爆科技圈
- 福建省老区苏区县首批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试点工作启动
- 山东主要钢企完成“瘦身” “十四五”末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 昂山素季将出狱?
- 甬莞高速两车发生追尾碰撞 已致2人死亡
- 福建三明“上新”充电装备 多部门联合保障假日出行
- 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活动启幕 青海刚察再现“半河清水半河鱼”
- 成都警方:青白江区发生一起伤害案致1死1伤,嫌疑人已被控制
- 宁夏举办“才聚园区 职引未来”专场招聘会
- 学者:万里为邻,“钢铁驼队”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合作赋能
- 圆明园石柱回归的“承前启后”
- 钱塘江今日迎来大潮汛 预计潮高1.6米
- 中国前四个经济大省,都有新突破
- 杨紫琼凭借《瞬息全宇宙》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 【班组之星】“男人能当录井队长,我也能”
- 微信联合八大博物馆发起表情包创作活动,带动博物馆“花式破圈”
- 世界看两会丨多国领导人:中国为世界和平和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