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中国展现开放温度:让外国人支付更“丝滑”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夏宾)于细节处可感知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温度。让来华外国人支付更“丝滑”,是其中之一。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支付便利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外国人来华支付便利度有待提高。”在中国移动支付场景已高度普及的情况下,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关注如何让来华外国游客扫码支付同样方便。
解决这一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看到实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对外公布,满足外籍来华人员多样化支付服务需求是其中重要内容。
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在两会期间举行的记者会上也承诺,央行将会同相关政府部门、商业银行、支付机构、银行卡组织等共同努力,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优化现金支付服务,通过扩大“外卡内绑、外包内用”等方式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聚焦重点地区、场所和商户,推动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
采用“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方案,中国一方面正破除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障碍,另一方面也尊重其使用银行卡或现金的习惯偏好。
一个例子是,中国银联已联合境外机构支持发行200多款境外电子钱包,在境外80多个国家发行了2.3亿张银行卡,都可作为“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并与支付机构合作推动支付条码互联互通。
中新社记者还了解到,支付宝也已完成提升和优化外国人交易限额,单笔交易限额从1000美元提至5000美元,年度交易限额从10000美元提至50000美元,境外钱包乘车码“一码通”等新服务还将陆续上线。
拥有马来西亚最大电子钱包的TNG Digital公司首席执行官倪翔(Alan Ni)表示,近期中国央行优化支付服务、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政策,标志着国际支付便利化的巨大飞跃。
对于习惯使用现金和银行卡的来华外籍人员,相应保障举措也在路上。上述国务院办公厅文件提到,指导一些外籍来华人员较集中的场所增设外币兑换机构和设施,增加可兑换的外币币种。引导经营主体特别是交通、购物、餐饮、文娱、旅游、住宿等民生、涉外领域主体,公开承诺可收取现金,做好零钱备付,满足现金使用需求。
此外,文件还要求各地方政府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等场景,确定重点场所及重点商户名录,推动受理境外银行卡。
“为来华外国人提供更多便利,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将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这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环。”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建议,相关部门研究出台更多系统性措施,形成合力,更好满足外国游客需求,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本周前半段南北方雨水仍频繁 川渝等地高温天气有所发展
- 更多商家“包邮新疆”!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按下“加速键”
- 哄抬涉疫物资价格,最高涨幅超600%!严查!
- 新疆克州30名少数民族少年儿童来赣过大年
- 英国2月商店物价指数同比涨幅回落至2.5%
- 黑龙江省气象台发布森林(草原)火险黄色预警
- 中新健康丨“数智岐黄”中医药大模型上海面世
-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举办“中国文化节”活动
- 迫于压力 拜登终于透露将访俄亥俄“毒列车”事发地
- 塞上森林城、宜居生态市:榆林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 两条裤子何以改变一个小镇的命运?
- “点石成金” 广西贺州致力打造“世界重钙之都”
- 日啖荔枝三百颗?当心引发“荔枝病”
- 中国大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波提切利主题展在沪展出
- 菲律宾“慰安妇”受害者敦促日本政府公正回应诉求
- 爱心托管班缓解职工“带娃难”
- 克宫:普京与阿曼苏丹通话,系两国建交后首次最高层接触
- 云南警方辗转三省破获特大涉毒案 缴毒73公斤
- 山西连通“生态廊道” 让华北豹自由行走
- 安筱鹏:企业竞争焦点从硬件竞争拓展到软件变革
- 热门推荐
-
- 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实现19000例 纪录再刷新
- 制止正在进行的家暴 法院认定属正当防卫(以案说法)
- 广西水利部门部署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 中国将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
- 冷空气袭粤 广州启动寒冷Ⅳ级应急响应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都昌排粉“嗦”出村民“致富路”
- 美方以涉芬太尼问题为由起诉中企 中国商务部回应
- “青花秘境”图片展在柏林开幕
- 筑牢长三角一体化“关键底座”
- GPP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专家倡导全病程管理
- 福州非遗文化带动“国潮”风
- (新春走基层)“新安吉人”的乡村元宵“新”味
- 七国集团广岛峰会炒作涉华议题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一次失败的会议
- 首届“智见未来”西安数字文旅创新大赛启动
- 新疆阿图什:“光伏+数字化”智慧养殖新探索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运河人家:流淌于时间之上,三代人的运河情深
- “中国最北自贸区”发布18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
- 《海上丝绸之路:从青岛到红海》呈现一部中国人眼中的海上丝路大历史
-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单日发电量创历史新高
- 专家详解老年人新冠防治热点问题 感染头五天需及早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