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永城王庄遗址发现玉面饰 与西周时期“玉覆面”相似
中新社郑州2月29日电 (记者 阚力 韩章云)记者29日从在河南郑州举行的2023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上获悉,该省永城王庄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发现成组玉面饰,形制、功能与西周时期“玉覆面”相似。
王庄遗址位于河南永城市王庄,地层堆积包括新石器时代、东周、唐宋、明清等时期文化遗存,其中,以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存最为丰富。2023年4月至12月,考古人员对王庄遗址展开正式考古发掘,同时对该遗址进行系统勘探,发掘总面积350平方米,发掘区包括村南(Ⅲ区)、村中(Ⅳ区)两部分。
该遗址考古队领队、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朱光华介绍,该遗址Ⅳ区目前已发现一处集中分布近30座墓葬的大汶口文化墓地,“部分墓葬存在有意打破关系,墓主可能存在血缘关系”。
朱光华介绍,这批大汶口文化墓葬皆为竖穴土坑墓,其中,ⅣM6墓葬的墓主头骨附近发现一组随葬面饰,由二三十件玉璧、玉珠和绿松石片组成,形似“玉覆面”。
“一般的随葬头饰不会盖住眼睛,这一组玉器分别摆放在额头、耳部、眼部、嘴部等处,我觉着比较像(‘玉覆面’)。”朱光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批墓葬中仅发现这一组玉面饰,它可能是大汶口文化类型一种独特的葬俗,功能与西周时期的“玉覆面”相似。
此次考古勘探的一个重要成果是,考古人员在王庄遗址墓葬区外围发现一座环壕遗迹,壕内面积8万平方米,壕沟外围文化层堆积较为丰富。
朱光华介绍,王庄遗址总体规模较大,发现环壕遗迹,揭露大型墓葬,出土了玉器、绿松石、石圭等丰富的随葬品,应是豫东地区新石器时代高等级聚落;不同级别墓葬规模与随葬品多寡不同,具有显著的社会等级分化;高等级墓葬带有棺,随葬丰富的玉器、绿松石,出现具有礼器性质的玉面饰、石圭等,显示墓主具有较高的社会身份与地位。(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外国友人花式体验七夕民俗 感受中国传统节日“味道”
- 普京签署法律撤销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 2024北京国际电视技术研讨会在京开幕
- 金正恩就俄罗斯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向普京致慰问电
- 外包装费成“隐形刺客” 江苏省消保委建议明确定价标准
- 划建自然保护地、人工建巢引鸟安家……保护生物多样性各地这样做
- 报告显示:国庆假期鄂渝、鄂豫“交换旅游”热
- 市监总局:对水晶泥、盲盒等玩具和文具开展质量安全隐患排查
- 7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270元 上调51个基点
- 史前乡村用具焕新尚,甘肃秦安手艺人借“器”塑新生
- 探访海南屯昌美丽乡村:“文化招牌”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 韩媒:韩国2023年涉毒犯罪人数再创新高 年轻人增多
- 中新教育丨特级教师王俊鸣新书《文章读法》力求破解语文教学“少慢差费”
- 1月1日起中国调整部分商品关税税率税目 优质产品来华再迎利好
- 为数字医疗装上“AI大脑”
- (两会速递)张玉卓:发展新质生产力,央企要摒弃“挣快钱”
- 中国提高金融租赁公司主要出资人最低持股比例要求
- 公众科学日二十周年 中国科学院逾百科研院所高校如约开放
- 山东省发布海上大风黄色预警
- 雄安新区启动区东北部居住片区项目竣工
- 热门推荐
-
- 绿色生态成为云南发展“主色调”
- 传承千年文脉 中国国潮“圈粉”年轻人
- 科技创新激活广西交通“脉搏” 智慧绿色技术应用持续“上新”
- 湖南东安“稻油”轮作助农增收 “冬闲田”变“增收田”
- 权威解读《关于推动技能强企工作的指导意见》,速看!
- 山东“赏花经济”释放“美丽效应” 春日“颜值”变“产值”
- 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举起鼓励创新型企业先行先试的旗帜
- 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研究员李婷:“我想‘触摸’月亮……”
- 日本伊豆群岛附近发生5.9级地震 海啸警报已发布
- 泰国北柳府一架小型飞机坠毁 机上载有5名中国籍乘客
- 四川:多部门联合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三年提升行动
- 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李永梅:26年深耕沃土的“田保姆”
- 激活农村“沉睡资源” 山西撬开用地空间的乡村试验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发放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
- 促进产才“双向奔赴” 陕西推动“人才链”与“重点产业链”精准对接
- 人民日报∣新疆尉犁县达西村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建设美丽家乡
- 中国专家尝试“篮子理论”给“无药可医”肿瘤患者带去生机
- 车臣领导人:车臣部队已出发平叛
- 今年以来福建莆田对台铁矿石中转量突破300万吨
- 红土地上振兴路:蔬菜大棚摇身变成“聚宝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