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胡歌走进“县委大院”: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文艺星开讲|当胡歌走进“县委大院”: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一身干练的衬衫和西装外套,一句掷地有声的“破釜沉舟”,一位由胡歌饰演的新任代理县长梅晓歌就这样出现在观众眼前。在聚焦县域治理的电视剧《县委大院》中,面对“光明县”所存在的种种顽疾,梅晓歌直面困境、艰难破局,令观众为之紧张却又振奋。
郡县治,则天下安。在我国治理体系中,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荧幕中,梅晓歌“新官上任三把火”;荧幕外,《县委大院》甫一播出便引发了观众的热议。“对我来说,拍《县委大院》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胡歌坦言,此次的拍摄过程让他有些忐忑不安,“但如果不迈出这一步,我就永远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
谈角色:迎难而上,越挫越勇
人民网:《县委大院》开播以来成绩亮眼,你认为这部戏为何能够吸引观众?
胡歌:首先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县委大院》展现出了生活中的烟火气,能让观众感到身临其境。其次,《县委大院》之所以能带给观众一些全新的感受,是因为它在直面现实种种问题、关照世间酸甜苦辣的同时,也能让大家透过生活表象看到希望、感受到温暖的力量。
人民网:初接到剧本之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是如何为梅晓歌这个角色做准备的?
胡歌:说实话,在进组之前我是有一些顾虑的。因为我对梅晓歌所代表的基层干部这个群体比较陌生,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知之甚少。要感谢我们的编剧王小枪老师和导演毛珺琳老师,他们在开拍前花了大半年时间去收集素材,相关的专业知识我都是向他们请教的。对我来说,拍《县委大院》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在这点上我觉得我和梅晓歌有点像,都是迎难而上,越挫越勇。
人民网:在你心中,梅晓歌是个怎样的人?是否有某个瞬间让你觉得自己已经融入了这个角色?
胡歌:在一般人看来,梅晓歌是一个理想天真的人。环保、医疗、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这一系列的问题决策,用剧中台词来讲,这并不是梅晓歌该考虑的,他也解决不了。但梅晓歌偏偏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排除万难的决心。在他看来,很多事情,如果出发点是为了人民,就一点都不难。
剧中最打动我的是梅晓歌和母亲的情感。母子间的很多对话,可以说是对我个人生活的真实还原。母亲的理解和支持,让梅晓歌在工作中没有后顾之忧。他把全县成千上万个家庭都当作自己的家来建设,把所有人的母亲都当作自己的母亲来关爱。母子的日常互动虽然着墨不多,但我能从中找到梅晓歌一心为民最本真的动因。
谈表演:直面现实,以诚相待
人民网:有很多场戏都涉及到面对面的沟通,台词量很大。你是怎么处理这些大段的台词的?
胡歌:我觉得把台词背熟是演员最基本的素养。在黄磊老师的建议下,我会把第二天的台词分两段时间来背,所以那段时间我经常能看到合肥的日出。
人民网:《县委大院》云集了许多不同年龄段的演员。整个剧组在工作时的状态如何?再度与孔笙导演合作,此次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胡歌:这次拍摄过程可以说戏里戏外都是大院,氛围特别融洽,大家几乎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
我很少看到孔导这么疲惫的状态,可能是这次拍摄遇到的困难确实挺多的,我每次在片场看到这位可爱的“老顽童”都会有一些心疼。最近从宣传到播出,我们几乎看不到孔导的身影,他就是这样的人,“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人民网:《县委大院》中,我们看到了一群为了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全力以赴的基层干部们。在你看来,角色想要真正打动观众该具备哪些特质?
胡歌:我们在《县委大院》中可以看到,基层干部在工作中一旦缺少了真诚,就无法融入人民群众,无法做到讲真话、讲实话、干实事。在艺术创作中,真诚同样重要。《傅雷家书》中写道,“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我认为一部好的作品,需要有直面现实的力量,不粉饰、不造作,同时也有观照世间百态的温情,尽可能让阳光照射到每一个被忽略的角落。
谈未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人民网:李逍遥、梅长苏、梅晓歌……出演过这么多成功的角色之后,您是怎样寻求在艺术上的自我突破的呢?
胡歌:每一次突破都是一次冒险,我一直都不是一个特别自信的人,对我来说没有所谓的“舒适区”或者“安全区”,我只有不断去探索才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就比如这次扮演县委书记,内心虽然比较忐忑,但如果不迈出这一步,我就永远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
人民网:《县委大院》中,梅晓歌有句台词“人生没有那么多橡皮擦,有些事情是抹不掉的”让人印象深刻。您是如何看待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关系的?对于未来,您又有着怎样的规划?
胡歌:现在是一切过去的总和,两者无法割裂。关于我的未来,其实我的步伐从未停歇,一直在拍戏,只是播出的时间还没有确定。总之,要向梅晓歌同志学习,“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人民网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皮匠”老汤:用朋友圈守住老店
- 开展创意活动、设立百万元保障金 江西南昌积极打造文商旅盛宴
- 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再创新高
- 河南济源多措并举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 金雕现身湖北堵河源保护区
- 国际最新研发出机器-类器官混合计算系统 可执行语音识别等任务
- 美国小企业对通胀持续担忧 信心跌至9个月来最低水平
- 青海海西州茫崖市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11千米
- 广西推进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 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 签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京东方成首个支持联合国“科学十年”的中国科技企业
- 景迈山主题摄影展在上海举办 古茶林千年茶韵“拨开云雾”
- 对华“脱钩断链”,说易行难
- 青光眼为何“偏爱”高度近视者
- 美国加州山火:仍有近30人失踪 死亡人数可能上升
- 新疆兵团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300余家
- 中国野猪种群调控迫在眉睫 多地悬赏招募“野猪猎人”
- 黎真主党向以色列发射超百枚火箭弹 以军持续空袭贝鲁特
- 有人因收入低选择“躺平” 多地清理长期在编不在岗人员
- 西藏扎囊:招商引资促发展 签约金额1.37亿元
- 官方通报二里头、殷墟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
- 热门推荐
-
- 一季度人才流动大数据:新一线城市就业吸引力增强
- 新风口来了 看清华学子如何畅想未来汽车
- 今年首批远洋渔获上岸福州港元洪码头
- 澳大利亚诗人马克·特雷尼克获青海湖诗歌节最高奖
- 广州增城与西安华清宫共赴“荔枝之约”
- 山东泰安邀茶专家当“智囊团” 以科技支撑茶产业提质增效
- 进入北京十渡镇核心区的公路被抢通
- 补充淀粉可降低罹患遗传性癌症风险
- 着墨数字赋能 浙江细绘未来乡村“共富图”
- 推特网友赞中国高铁“舒适宽敞快速准时” 马斯克:是真的!
- (新春见闻)青海藏族民众多元方式过年 祈愿新生活
- 两岸专家学者共话中华文化传承发展
- 怀疑外卖员偷窃 超市张贴“小偷”照片
- 全罗北道发生4.8级地震 韩国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 AIGC带来崭新机遇 报告展望AI场景应用延伸
- 去哪儿:“十一”高星酒店预订间夜已达历史新高
- 衣服洗不干净? 也许是洗衣粉质量不过关
- 以总理称以方对哈马斯的军事行动将继续“直到实现所有目标”
- 为什么对父母,连教他们用手机的时间都没有?
- 冷空气南下中东部冷暖转换 “万宜”将影响华南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