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发出机器-类器官混合计算系统 可执行语音识别等任务
中新网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电子学》最新发表一篇生物计算论文称,研究人员研发出机器-类器官混合计算系统——一种由电子硬件和一个大脑类器官组成的混合计算系统,可以执行如语音识别和非线性方程预测等任务。这一研究凸显出一种可能的方法,或可克服现有计算硬件的一些限制。
该论文介绍,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成为关键驱动因素,近年来对算力的需求急剧增加。不过,随着这些模型变得越来越复杂,运行它们的底层计算硬件的能效和性能却难以跟上。为此,受人脑结构功能的启发,研究者正在开发神经形态计算系统,以设计用于更高效地运行此类模型。
大脑类器官是用人类多能干细胞人工培育而成的三维聚集体,它会发育出类脑组织,能够复制发育中大脑结构的特定方面。在本项研究中,论文通讯作者、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郭峰和同事及合作者开发出一种混合神经形态计算系统,部分是传统计算硬件,部分是大脑类器官。这种类器官的特点是集合了不同类型的脑细胞,包括早期阶段和成熟的神经元,以及早期类脑结构(如脑室区)的发育,以形成、发挥和维持神经网络功能,这一类器官从电刺激得到输入信号,经神经活动发送输出信号。
论文作者将类器官与一类被称为储备池计算的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这是一个动态物理存储层,可根据一连串输入信号捕捉和记忆信息。在输入和输出层使用了普通计算硬件,输出层受到训练可读取储备层,对原始输入数据进行预测或分类。
他们的研究表明,该混合计算系统能够被用于语音识别,经训练改进后能达到约78%的准确度,但与具有长短期记忆的人工神经网络相比,该系统在使用同一数据集时准确性稍逊。
论文作者表示,大脑类器官只是系统的一个部分,更复杂的人工神经网络尚有待演示。
《自然-电子学》同期发表同行专家的“新闻与观点”文章指出,随着这些类器官系统的复杂性增加,对于学界而言,研究含有人类神经组织的生物计算系统的相关诸多神经伦理问题变得重要。他们认为,创造出通用生物计算系统可能还要数十年,但这一研究有可能就学习、神经发育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认知影响等机制产生基础性的见解。(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做到食不过量,先改变这三种错误做法 | 提素养 促健康
- 普京:俄罗斯拒绝集团对抗
- 沪港通下港股通7月17日暂停交易
- 中外知名企业家可持续发展对话会在迪拜举行
- CNAS审定与核查机构认可结果实现全球互认
- 《京津冀物流协同发展报告》发布 为物流业未来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 今天世界厕所日 重庆年底完成新建公厕110座
- 救护车司机直播飙车被行拘,安全岂能给流量让路?
- “双胞胎古井”生“钱景” 湖南麻阳苗乡迸发新活力
- 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 2024鹭江横渡活动举办 台企助推“厦金共同生活圈”建设
- 兰州奶茶“大胆”添西北特色食材:差异化配方坚守“好喝”
- (新春走基层)项目建设热潮涌动 福建柘荣全力以赴“开门红”
- 超千款春季赏花错峰游产品上线
- “神奇咖啡”一喝就瘦?原来是添加了西布曲明
- 山西三年侦办跨境赌博案件1万余起
- 寒露节气如何养生?中医专家给出这些建议
- 云南11月起将实施“痛经假” 医生建议:应及时排查病理性原因
- 浙江宁海千年古村以“爱”为名 燃起“庭院夜经济”
- 上音原创音乐剧《春上海1949》首登京城舞台展现青春力量
- 热门推荐
-
- 贵州有757个“中国传统村落” 数量居中国前列
- 从塞尔维亚的“幸福路”,看中欧“双向奔赴”
- 前三季度天津GDP同比增长4.7% 新兴动能加快积聚
- 泰国企业界冀借进博会拓展中国市场
- 国家统计局:2024年全国棉花产量实现增长
- 名家名团轮番上海登场 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多元艺术魅力
- 北京师范大学原创音乐剧《往事歌谣》登台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 中国驻光州总领事顾景奇吊唁领区失事客机遇难者
- 右美沙芬滥用调查:难以戒掉的“镇咳药”
- 蒙医药在新疆何以传承?
- 埃及消息人士称以色列和哈马斯对重新停火持开放态度
- 广西北海优化营商环境为企纾困 “保交楼”出成效
- 十三艺节传佳音,多部“上海出品”绽放精彩
- 当福建遇见亚美尼亚:文物“对话” 美美与共
- 2023年金融数据出炉 释放了什么信号?专家解读
- 行业人士共议设计咨询行业出海: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 美美与共 中乌对话激活古老文明新生机
- 围炉煮茶手冲咖啡,艺术为媒反哺城区发展
- (新春走基层)山西平定:以“电”助“文” 千年陶瓷文化迸发新活力
- 国内首部古建筑群大型实景剧《千年洪商》演绎“洪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