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速递)高宗余:桥梁建设已成“中国建造”的亮丽名片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武一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高宗余6日在北京表示,中国桥梁建设已走在世界前列,成为“中国建造”的亮丽名片,有信心在不远的将来实现桥梁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湖北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高宗余在会上说,70多年前,“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拉开中国现代化大型桥梁建设的序幕。如今,中国桥梁跨越江河湖海、高原峡谷,总数已超过100万座。湖北“建桥军团”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等一批高端项目为“中国建造”赢得国际赞誉。
作为一名桥梁工程师,高宗余分享自己近40年职业经历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事——建造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这座大桥跨越的平潭海峡是所谓的“建桥禁区”:每年刮6级以上大风的天数超过300天,年均刮4次以上台风,海浪高达7米,水深流急礁石多。“中国桥梁人没有被吓倒,开展了系列技术创新。依靠科技创新,大桥工程历时7年,经历了29次台风的考验,于2020年底胜利建成通车。”高宗余说。
他认为,中国桥梁是“中国建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建造”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在于:构建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建立了从理论、材料、设计、施工、装备,到运营维护的完整产业链;拥有一大批热爱事业、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队伍和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有“交通强国”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宏伟愿景的召唤。
谈及中国桥梁未来发展,高宗余说,要加快研发数字化、信息化与桥梁建造深度融合技术,研发高性能低碳环保材料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发高效率桥梁结构、低能耗施工装备和工艺。(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闽台同心 共享非遗
- 牛奶收购价连续27个月同比下跌 行业复苏进程面临推迟
- 宁夏冷凉蔬菜凭“食力”出圈 东盟需求量持续增加
- 人工智能大模型布局千行百业
- 财经观察:3组数据折射中国经济向“新”向“绿”
- (第六届进博会)为发展“添绿” 可持续发展验证助力酒店业高质量发展
- 蓝厅观察丨尊重民主多样性 世界需要合作而非对抗
- 2023年新疆警方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2400余起
- 福建连城:非遗醒狮贺国庆
- 新疆昌吉州奇台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30千米
- 福建稳经济观察:创新土地供给激发工业发展新活力
- 长征故事|长征路上的“拐棍碑”是什么?
- “上野熊猫中秋节”活动在东京举办
- 肿瘤患者多食黑色食品 提倡适当锻炼早睡晚起
- “金融茶”变种暗箭难防
- 2024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盘王节活动举行
- 瓷好词更好 古人如何给瓷器做广告?
- 《曹禺:雷雨涤旧世》沉浸式新书分享会在天津举行
-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秋团圆”烹饪课
- 广东省公安厅公布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和网络水军十大典型案例
- 热门推荐
-
- 工信部督促米哈游等4家企业妥善处理用户反映问题
- 电影《申纪兰》在京首映
- 上海发布今年首个台风蓝色预警 新台风“卡努”趋向华东沿海
- 国际识局:20年前美国撒下弥天大谎,老底被“自己人”揭穿!
- 火山引擎发布自研视频编解码芯片
- 从珍稀植物到湿地生态 桂林奏响自然保护“双重奏”
- 跨山河千里情深,助力甘肃灾后重建的“内蒙古力量”
- 俄火车相撞事故受伤人数升至14人
- 广州预测“中秋国庆”假期到发旅客量日均同比增逾七成
- 定日县古荣村全村房屋几乎都受损 幸存者已被妥善安置
- 2022最时髦知识点来了!测测你是不是个文化人儿
- 中新教育丨专家:家校医社多方协同 科学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 酱油中的“门道儿”,一次性说清
- 浙江庆元以“侨”为桥 茶香四溢味更浓
- 江西专升本考试泄题?官方:未发现试题外泄和考试作弊情况
- “云上过中秋”获好评
- 2023湖南博物院华服大典举行 传递国风之美
- 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带来数智盛宴
- 中国企业500强营收超108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5.74%
- 当“一切皆可沉浸” 旅游产品如何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