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 实现经济行稳致远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是调整优化部门之间、主体之间、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其有序链接、高效畅通。
——————————
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是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是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指南和方向,具体又该怎么看待中国经济、怎么应对当前问题、怎么立足实际开展工作呢?
理性认识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2023年我国GDP比上年增长5.2%,2023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5%,比2022年全年增速快2.5个百分点,比2023年一季度增速快1.0个百分点,呈现明显的边际改善态势。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但经济恢复确实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从长期历史趋势和国际规律来看,随着人均GDP提高,各国经济增速都会出现下降趋势;而从国际比较视角来看,我国仍是主要经济体中增速最高的国家之一。
深刻理解中国经济恢复的“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关键是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着力扩内需、提信心、防风险。经济发展从来不是一马平川,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攻坚克难中发展壮大的。这既是历史规律,也是经济规律。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有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有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这是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形势的逻辑起点。综合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坚持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产业体系涵盖产业增长、要素驱动、产业创新、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政策等多个维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标志,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技术基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是独立论述的单元,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平行排列,成为经济工作五大重点之一。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是调整优化部门之间、主体之间、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其有序链接、高效畅通。例如,从产业部门来看,现代化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需一体推进;从主导力量来看,各类经营主体需共同发力。企业等经营主体是产业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为各类所有制企业、不同规模企业营造公平、透明、法治的发展环境,激发各类企业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从要素条件来看,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数据要素等需协同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做到“五个坚持”,即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能贪大求洋;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割裂对立;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因此,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也要与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所处的发展阶段、拥有的资源禀赋、设定的发展目标等方面相适应。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同时也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方针,为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对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作出了新部署。只有坚定不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才能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
2024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尤其是这9项工作要协调统筹、一体推进: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二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五是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六是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七是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八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九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全面贯彻新一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要格外注意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实现。要从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上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切实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一方面,要通过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发展战略不偏离中国式现代化前进方向。另一方面,要通过培育公平市场环境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从制度上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最终要实现的,是通过优化市场生态促进国企、民企融合发展。以政府“权力瘦身、服务健身、监管转身”为主线,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良性互动。
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首要的就是牢牢坚持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就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战略任务。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要求的,“全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季为民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东西问·荐书|中国茶叶如何塑造欧洲人的生活?
- 鳌江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
- (第20届东博会)第五届世界茉莉花大会开幕 推动产业向“绿”而行
- 广西防城港市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 铁路上海站公布“端午”小长假运输方案
- 金与正谴责韩国再向朝鲜散发反朝宣传单
- 马凯硕:中国崛起和亚洲回归不可阻挡 西方须学会分享权力
- 事关耕地红线!浙江推进“进出平衡” ,严控一般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
- 云南一乡村小学给每位优秀学生奖励一头小猪
- 最高时速385公里!贵南高铁联调联试开展逐级提速试验
- “海巡09”轮赴粤桂琼及北部湾海域开展联合巡航
- 解读西藏“九大产业”|清洁能源,澎湃“新”动力
- 我国经济运行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有信心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 国家数据局:进一步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 西藏林芝:无畏风雪 救援先锋展担当
- 大文豪苏轼,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超级“粉丝”?
- 东莞石排2024年潮玩产业集群总产值将突破120亿元
- 上半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7.6%
- 工业生产处于淡季 2月份中国PPI同比下降
- 单霁翔携万里少年团走古丝路 探秘戈壁滩上的千年古城
- 热门推荐
-
- 侨乡的侨胞心灵驿站:“疫”起护“心”
- 7大类120余款“贵品”参展 贵州来沪推介特色商品
- “银发经济”新机遇 一文梳理专项政策核心要点
- 江西本轮降雨集中期结束 仍需加强灾害易发区监测巡查
- 推动服装产业新发展 重庆上线数字化平台
- 雄安地下空间安全应急技术应用大赛决赛开赛
- 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今日开馆
- 大数据+算法精准推送 62.2%受访者感到陷入“信息茧房”
- 江西吉安乡贤义务剪发17载 聚新乡贤力量助发展
- 中新健康|反复眩晕就是梅尼埃病?如何避免老年时听力大幅受损?听专家解释
- 央行9月21日开展2510亿元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操作
- “退休比上班还辛苦” 低龄老人“两头照顾”难题待解
- 中新健康周报|人工耳蜗、外周血管支架集采开标;京津“同仁堂”合并
- “汉语言文学专业女生转投环卫行业”引关注 当事人回应
- 我国实现有线电视和IPTV开机广告全面取消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11月13日央行开展23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重庆山城步道:徜徉在绿水青山间的乡愁记忆
- 大模型促千行百业数智转型
- 浙江宁波“顺其自然”再捐款 26年共捐1686万元